地球和地球仪,

2018-06-05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建立在学生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具体化。
    (应该让学生在小地球仪上指出来,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教具。)
    师:强调:地轴、经纬线都是人们假想的。以两人为小组做教材第6页活动1。
    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让每个同学参与,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说服别人和接受别人的意见。
    然后首先询问学生小组成员是怎样进行使用的?
    通过问题的提出,把内在需要的知识,即经度纬度的知识提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并总结出更科学有效的合用方式。
    书中前3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教师简单总结。
    第4题在地球仪上找本初子午线和赤道较难。
    而且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这条纬线是赤道,这条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因为学生不知道经度纬度的划分)。
    这时教师继续问:你们所指的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一定与其他的经线纬线不一样,那么你们是怎么样区别经纬线呢?
    生:会说出很多答案,如:用数划分;用区时划分;用颜色划分;用度数划分,因为是球体,在圆上通常用度数大小,所以用度数比较合理;用正负数划分。
    为了引出经度、纬度的知识,给学生创设自由发表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想像。
    ②经度和纬度
    师:经度和纬度是怎么划分的?我们先讨论纬度的划分。
    生:答案会很多,如:参照书中1.11定位20°为一条纬线;参照地球仪定位15°为一条纬线;应该先订0°纬线,再划分。因为做任何事情,如数数,不都是从零开始吗?经过讨论,达成一致:赤道位于中间,长度最大,应为0°纬度。但纬度的划分还是有多种意见,再经过讨论,有的同学可能提出疑问:如果有的地点在纬度15°以内,怎么确定位置呢?所以不应以15°划分,应该范围再小点。(学生不清楚经纬线的作用——确定位置)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学生自己互相评价、质问、解答,得出结论。
    师:如果学生没有讨论出结果,可启发:我们研究经纬线就是为了确定某点的位置,在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应该有准确的位置,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地球表面没有纬线穿过的地方怎样确定位置呢?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的能力,为了引出地球表面有无数条纬线的知识。
    生:很快得出结论: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应该有纬线穿过,纬线应该无数条。
    师:纬线有无数条,有0°纬线,最高的纬线应是多少度呢?
    生:答案很多:有70°、80°、85°等等。(学生忘记了最小的纬线应该为北极点和南极点)也有学生证明,一条经线是半圆,180°,赤道平分,应各为90°,所以最高纬度应该是90°。还有的同学认为南北半球度数应该不一样,因为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教师简单做一解释)
    师:南北半球应该怎样划分?
    生:容易得出结论,并找到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抢答)南北半球比较熟悉的国家和地形。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