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实现有效学习。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了解陆地、海洋、大洲、半岛、岛屿、海峡等概念。
3.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能在世界两半球填充图上准确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能绘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简图。
(能力目标):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阅读图文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
(思想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勇于向未知挑战。
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
教学准备:地球仪、课件、学习提纲、学具。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法、分组学习。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引导):有人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其实更应该叫“水球”,为什么?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然后展示课件图片,这是一张地球卫星图片,蓝色代表……,绿色代表……,白色是……,虽然有的地方被云层遮挡住了,但还是能明显地看出海洋的面积远大于陆地。从海陆的分布比例来看,地球上几分是海?几分是陆?(学生看课件图片回答)陆地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看图回答)。那么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尤其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而各种勘测、探测手段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就要靠远行,当然远行需要激情,而支撑激情的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展示如下图片,点击文字可出现相关介绍)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到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这里列出的是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远行活动,可能有些在当时只是一种贸易往来或者为了其他的目的,但在客观上的确对人类认知世界做出了贡献。当然有些就是纯粹的探险。
同学们,你能在图上分辨出这些地理事物吗?
再放一遍录像,利用暂停键由学生判断哪些是大陆、半岛、岛屿、大洋、大洲、海、海峡。
提问:你能概括一下它们的概念吗?
我们先来学习与大洲有关的知识。同学们手中有一个学具袋,里面有一份学习提纲,请根据提纲内容进行自学。5分钟后抢答有关问题。
板书 :七大洲
1、名称及轮廓
第一步:(学习提纲第一题) 回答一组抢答题:
⑴、说出地球上七大洲的名称?
⑵、亚洲是哪个洲的简称?
⑶、“阳光灼热的大陆”指哪个洲?
⑷、大洋洲怎样得名?
第二步:利用发给学生的学具(一组空白的大洲的轮廓图),练习识认大洲的轮廓 展开你的想象,描述一下七大洲的轮廓特征
第三步:教师用空白的七大洲轮廓图和课件让学生来抢答
过渡 知道了七大洲的轮廓后,我们来看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展示课件)
板书 2、分布及位置
第一步:提问:(学习提纲第3、4题)
⑴、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几个?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几个?
⑵、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哪几个?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