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和聚落复习教案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l       教学目标l       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l       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l       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l       重点内容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重在运用地图资料说出(1)着眼的是全世界(2)用不同年代的人口数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变化(3)用人口增长速度指标比较人口增长的快慢(4)根据数据绘制简单的人口统计图(5)在人口分布图上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6)阅读按人口密度绘制的等值线图——人口分布图       2.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举例说明       3.世界三大人种——说出特点,在地图上指出主要分布地区l       逻辑联系居民--人--人口数量--人口问题   --人口分布   --人种分布l       学习方法:数据资料分析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l       重点内容1.世界的语言——运用地图说出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l       2.世界三大宗教——说出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逻辑联系居民--文化--语言                --宗教l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l       重点内容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重在运用图片比较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聚落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4)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l       逻辑联系聚落的多样性--形成多样性的原因--发展与保护                       --自然环境                       --历史文化l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1.读图p66 4-5 世界人口的分布,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  人口稠密地区: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地区: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雨林地区(亚马孙平原),高纬度地区(亚洲、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高原山区(青藏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不要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的,其中与经济条件的关系最密切。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就稠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湿、冷、高的地区,不适合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人口就稀少。2、读图4-1,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总数:1999年达到60亿变化趋势:缓慢→加快→更快→变慢世界各地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标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以18xx年为界,世界人口增长分三个阶段,经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目前仍以较快速度在持续增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例57:为什么要以18xx年为界来划分人口增长的阶段?(工业革命)例58:p65活动1-3题。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快、欧美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例59:p40计算湖南省xx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例60:近年来,人口处于负增长的国家有(    )a.印度、意大利、日本                                 b.意大利、德国、瑞典c.泰国、印尼、缅甸                                    d.德国、瑞典、巴西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例61: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    )a.人口增长数     b.人口总数         c.人口出生率     d.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例62:中国的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其人口数为12.67亿,则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澳大利亚领土面积为768万平方千米,人口数为0.19亿,则人口密度为(   )人/平方千米。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高寒的高原、湿热的雨林都不适合人口长期居住。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东部等。例63: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①亚马孙河平原  ②我国东南部地区  ③西伯利亚  ④阿拉伯半岛  ⑤印度  ⑥加拿大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大。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增长过快乡村人口涌入城市产生问题交通堵塞、饥饿贫困、就业困难住房紧张、垃圾污染、噪声污染造成影响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措施和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在原因:①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②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城市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乡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条件比乡村好。乡村人口迁往城市对城市的影响:①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力的支持了城市的建设与繁荣;②过多的涌入,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膨胀,以及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交通、治安、环境等问题。例64:一个国家是不是人口越少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劳动力短缺)例65: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与以往相比会有什么特殊负担?(人口老龄化)例66: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快越好b.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越好c.人口问题只是在少数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d.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现环境、资源相协调★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将世界上的居民划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人种的区分只有身体外部的特征不同,没有优劣之分,任何各族歧视和压迫都是错误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三大人种

体质特征

分布地区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白种人

色浅

波状

鼻高唇薄

较多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

黄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东亚

黑种人

黑色

卷曲

唇厚

很少

非洲、大洋洲、美国例67:区别人种的主要根据是(    )a.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b.居住地区和生活水平c.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d.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质特征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例68:南亚的居民大多数属于(    )a.黄色人种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世界的居民,分布最广泛的是白色人种,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黑色人种。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例69:关于三大人种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只有黑色人种分布b.黄色人种都分布在亚洲的东部c.印度南部分布着白色、黑色人种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南极洲例70:阿拉伯人和印第安人分别属于(    )a.白种人、黄种人b.黄种人、黑种人c.黑种人、白种人d.白种人、黑种人例71:为了预先加温和湿润即将进入肺部的空气,欧洲人的鼻子有何特点?p72图4-11 活动1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比利时、瑞士为法语国家;巴西为葡萄牙语国家;俄语在东欧具有广泛影响;伊拉克、埃及主要为阿拉伯语。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俄语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它许多国家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西班牙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例72:拉丁美洲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a.英语和法语  b.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c.英语和西班牙语d.法语和葡萄牙语例73:把英语和法语都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是(    )a.中国 b.法国c.加拿大d.澳大利亚★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三大宗教产生地区分布地区建筑特色基督教亚游的西部欧洲、美游和大洋洲教堂,尖顶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清真诗,圆顶佛教创始于古印度,后传入亚洲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佛塔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民裕、经济、哲理等诸多要素,所以,宗教发展到今天不能简单的视为迷信,而是就该看成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对信仰宗教的人不能歧视反地,应尊重信教人的信仰自由、保护宗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回教和清真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少数民族中,信仰该教的是维吾尔族和回族。我国的藏族和回族多信仰喇嘛教,是佛教中的一派。例74: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b.基督教、犹太教、佛教c.犹太教、印度教、佛教d.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例75: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例76:可以列表比较三大宗教的创立地点、主要经典、影响范围。例77:耶路撒冷被哪些宗教称为圣城(    )a.基督教、佛教、犹太教b.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c.基督教、道教、犹太教d.佛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人口越来越集中、房屋越来越高大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环境越来越嘈杂与污染。例78:填表比较城市与乡村聚落的特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