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小房子》 篇1
教材分析:
陀螺,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是他们在科学区经常玩的玩具之一。美工活动“彩色陀螺”其制作方法简单,色彩搭配多样,易于幼儿操作。通过将三原色组合变出新颜色进行涂色,再将纸片、中心轴组合即可完成。但在操作过程中又渗透一些科学知识,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并在一次一次探索中发现转轴与纸片的关系,来解决影响纸陀螺转动变化的难点,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玩陀螺的经验
2、物质准备:
(1)各式陀螺
(2)幼儿用书配套材料:圆形纸片、火柴棍、水彩笔、双面胶等
活动目标
1、设计、制作不同图案的陀螺卡片,发现陀螺转动时色彩和图案的奇妙变化。
2、探索火柴棍插在圆片的圆心陀螺才能转动的原理,能用流利的语言表达。
3、喜欢动手制作陀螺,体验陀螺转动的成功感。
活动建议
1、玩陀螺,探究陀螺转动的方法,萌发制作陀螺的愿望。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陀螺转起来的?你还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小结:有的陀螺用手转,有的用发射器,还有的用鞭子抽,他们转动起来颜色很好看。
2、出示制作材料,了解陀螺的组成及制作方法。
提问:陀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中心轴要插在圆形纸片什么位置才能转动?为什么?这三种颜色涂在圆片上,会出现什么效果?
小结:陀螺是由纸片、中心轴组成,将火柴棍插在圆心位置就可以让陀螺在转动时保持平衡。
三原色组合涂在卡片上,就能出现巧妙的色彩变化。
3、幼儿设计制作陀螺,探索保持陀螺长时间转动的'技巧。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陀螺转的更持久一些?圆卡片插在火柴棍的位置与转动的时间有什么联系?
(1)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图案,制作陀螺。
(2)与同伴比较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
小结:圆形卡片的下面留的火柴棍短一点,陀螺转的稳,转的时间长,反之,转的时间短。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小房子》 篇2
活动名称:小房子
适用年龄:大班幼儿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2.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活动准备:
1.纸板、剪刀、胶水、彩色纸、颜料、画笔等材料。
2.老师准备好小房子的样板。
活动流程:
1.老师向幼儿展示小房子的样板,让幼儿观察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2.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剪切、拼接。
3.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贴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4.老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但要尽量保持幼儿的自由创作。
5.制作完成后,幼儿可以在班级展示区或家长会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活动总结:
1.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观察每个孩子的作品,赞美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2.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小房子的各种形态和颜色,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表达。
3.老师可以将幼儿的`作品拍照留存,作为班级美术展示或家长会展示的素材。
4.老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与幼儿一起清理活动现场,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延伸:
1.老师可以将幼儿的小房子放在一个大的房子里,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生活和社会。
2.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让幼儿合作制作一个大的房子。
3.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小区、城市等更大的环境创作,让幼儿感受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小房子》 篇3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静物苹果篮子
活动名称:
静物苹果篮子
活动目标:
1.欣赏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感受画面中色彩的鲜艳,体验画家用水果的暖色和瓶子、果篮黑色搭配产生的平衡感。
2.大胆讲述自己的对画的感觉。
3.喜欢参与欣赏活动。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塞尚《静物苹果篮子》活动课件。
活动过程:
1.猜苹果的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演示课件(塞尚《静物苹果篮子》原图)
(1)“在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感觉?”
(2)“你喜欢画面上的哪样东西的颜色?为什么?”
3.教师演示课件(塞尚《静物苹果篮子》颜色替换图)
(1)“你们都喜欢暖色的苹果,那我们把黑色的酒瓶和篮子也换成暖色,看看会有什么效果好吗?
(2)“看了这幅图你们有什么感觉?”
4.幼儿同时欣赏塞尚《静物苹果篮子》颜色替换图和原图
(1)“你喜欢哪幅图?为什么?”
(2)引导幼儿体验黑色的酒瓶和篮子与暖色的水果搭配而给画面产生的.平衡感。
5.请幼儿给画取名字。
6.教师介绍画家塞尚和作品的名称。
活动建议:
塞尚的静物作品很多,可以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欣赏。
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