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中国画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尝试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了解水与墨的相互关系。
2、在体验、探索、欣赏中感受中国画的独特美感。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两幅幼儿水墨画作品;大师的水墨画作品一幅;
2、水墨画常规用具(毛笔、墨汁、抹布、洗笔桶、宣纸等);
3、一次性水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较,引出主题
1、出示两幅幼儿作品,对比:“这两幅画在墨的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
二、探究水墨
1、交代要求: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很多杯水,请你让水和墨一起做做游戏,看看有什么变化?
2、幼儿尝试、探究。
3、交流,小结。
三、欣赏水墨
出示大师的画,讨论:画上画了什么?墨的颜色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四、表现水墨
1、交代要求:请你运用我们刚才调好的不同浓淡的墨去画画自己最想画的东西。
2、幼儿作画。
3、展示作品,同伴间互相交流。
活动反思:
通过对水墨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将会使幼儿体会成功。每个幼儿的点滴创造不单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唤起幼儿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让幼儿开始尝试各种美术表现方法,对美术能力的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墨画长期被儿童美术教育所忽略,认为它陈旧、僵化,会束缚孩子。其实,水墨画自有其随机、变通、接近童趣的一面。让幼儿们在水墨中玩起来,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就开辟出了一块儿童绘画活动的新天地。
中班美术中国画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彩墨表现秋天的树林,注意色彩美,初步学习画面的布局。
2、尝试运用中号笔侧锋画树干,进一步尝试运用中锋点画树叶。
3、继续注意规范用笔,体验国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秋天的树林。
2、树干范画一张,完整的树林范画一张。
3、国画工具,冷色系与暖色系的颜料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上次活动添画的树林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这是我们上节课画的《彩色的'树林》,小朋友们用毛笔点一点、按一按,给树林添画了很多很多漂亮的叶子。我觉得太美了,又去树林看了看,还拍了很多照片。这次的照片和上次的不太一样,我们一看。
2、师幼共同欣赏树林图片(树干部分明显的图片)。
(1)教师:这些树林里的叶子怎样?从这些照片上看,树林里的树干也特别明显,树干都是什么样的呢?
(2)教师:树叶很漂亮,有很多种颜色。树干有粗有细,有高有低,还有的有分叉。
3、师幼共同探索树干的画法。
(l)教师:树干怎么画呢?是从下往上阃还是从卜往下i呢?哪种更好?
(2)教师:可以将毛笔倒下来躺着画树干(侧锋);也可以用不同大小的毛笔侧锋来画树干,粗细各不相同;还可以从下往土侧锋画树干,画到顶端的时候要轻一点。 (幼儿尝试)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注意引导幼儿画出错落有致的树林。
5、集体欣赏、交流,引导幼儿从树林的色彩以及树叶和树干的画法等方面来。
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你是怎么画的?树叶是怎么画的?树干又是怎么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