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画小鸟,了解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掌握大致的结构关系。
2、能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学画不同动态的小鸟。
【活动目标】
1、初步学画小鸟,了解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掌握大致的结构关系。 2、能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学画不同动态的小鸟。
【活动准备】 范画及小鸟磁性教具一套,幼儿用书,水彩笔或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请小朋友翻开幼儿用书“小鸟”一页,看看上面有什么?你们都喜欢小鸟吗?
二、讲解示范
小鸟的全身有哪几部分组成?小鸟的身体和头都可以看做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可以把大圆当做头,小圆做身体,这样的小鸟比较有趣。翅膀在身体的两侧,可以分开点,也可以靠近点,有时只能看到一边的翅膀,因为另一边让身体挡住了。身体的后面是尾巴,头上还有眼睛和嘴巴。嘴巴放的高一点,小鸟的头就扬起;嘴巴放低一点,小鸟的头就低下。如果你想让小鸟换个方向飞,只要把身体、翅膀和尾巴的位置移一移,再把嘴巴动一动就行了。 (出示范画)这张画上有许多可爱的小鸟。
三、幼儿练习。
1、要求大胆作画,画出有趣、可爱的小鸟。
2、给小鸟的身体、翅膀、尾巴图上漂亮的颜色。
四、讲评。
请先画好的幼儿自由的走一走,看看同伴的作品,最后请他们谈谈最喜欢谁画的小鸟,为什么。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2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胶布组合成各种有趣的线条,丰富画面内容。
2.能大胆刷出各种美丽的颜色,感受色彩与空白组合后的美。
3.巩固大胆而细致的玩色习惯,提高合作技能。
二、活动准备:
1.胶布、颜料、刷子、铅画纸等
2.玩色经验
3.成品图若干、半成品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
1.欣赏比较,感受线条画的色彩和特点。
(1)你喜欢这样的画吗?
(2)发现画中的相同点。认识线条的多样性。
(3)了解图中线条的由来。
(意图:幼儿欣赏线条画中美丽鲜艳的颜色的同时,逐步理解画中的特点。幼儿的发现、表述都是为后面的设计和创作作铺垫,教师给予孩子的是行动上的引领,和语言上的指导。)
2.完整示范,学习线条画的做法和要点。
指导要点:
(1)找个同伴合作。
(2)动作练习,大胆涂色。
(3)共同完成作品。
(意图:中班孩子初次尝试合作的技能,所以教师会在行动上指导幼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体验都对孩子有示范的作用。另外,教师和孩子一起表演的粉刷匠的动作,也有助于孩子在涂色时能做到大胆而细心。)
3.幼儿合作,体验色彩和线条的组合美。
教师着重指导:
(1)合作贴线条,强调创意。
(2)大胆涂色,巩固常规。
4.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3
【活动目标】
1、用撕贴添画的方法,尝试表现斑马的不同动态特征。
2、根据斑马的不同动态,展开合理想象并愉快的与同伴分享交流。
【活动准备】
白色铅画纸、事先做好背景的牛皮纸、记号笔、胶棒、活动ppt、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今天,我在教室里发现了一本魔法书,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观察画面,归纳分析
1、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斑马的身体构成
提问:魔法书这一页上面的图符表示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回忆已有经验)
小结:原来斑马的身体可以分成四部分(出示图符,归纳总结)头——小椭圆形脖子——长方形身体——大椭圆形腿——细长方形
2、阅读步骤图,引导幼儿回忆撕贴步骤和方法导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魔法书的下一页讲了什么?
提问:这一页你看懂了吗?
小斑马是怎样做成的呢?你能来说一说吗?(幼儿分组讨论,个别回答)
3、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斑马的不同动态
导入:魔法书里真有趣,我们来看看下面还讲了些什么有趣的内容。
提问:这里有两只斑马,它们的动作一样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寻找变化规律)
小结:原来小斑马它的头部在不同的部位,就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经验迁移,表现动态。
提问:今天我也用魔法书里方法,制作了一只可爱的斑马,请你猜猜我的小斑马在干什么?(出示操作模板)你能贴出和这只斑马动作不一样的斑马吗?说说你的斑马在干什么?(鼓励幼儿展开合理想象,个别幼儿操作示范)
小结:小斑马它的头部在不同的部位,就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过渡:你也想用魔法书中的办法来制作一匹可爱的小斑马吗?
四、操作实践,完成任务提出任务要求:
1、要注意仔细阅读魔法书步骤图,按照步骤制作。
2、注意要将斑马的重点部位添加完整。
五、分享交流,大胆表达。
1、寻找亮点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幼儿奇思妙想。
2、请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和朋友们讲一讲,你的小斑马在草地上干什么?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4
活动目标:
1、 根据已有经验,能看图画出受到威胁时的河豚鱼。
2、 能大胆想像进行添画,表现河豚鱼的不同形态,以河豚为主的水底世界。
活动准备:
勾线笔、河草底稿画。
动过程:
一、谈话唤醒经验,导入活动。
1、 师:上次我们去郊游去了哪里?看了什么?(河豚鱼村、河豚)
2、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看到的河豚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征。
3、 拓展知识:河豚鱼在收到威胁时,肚子会鼓起了。
二、出示受威胁肚子鼓起来的河豚鱼,进一步观察河豚鱼的特征。
1、(出示图片)师:这条河豚鱼怎么了?(肚子鼓着,受到了威胁。)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
师:它是什么样子的?身上有什么?(肚子鼓鼓的,上面还有小刺;身上有斑纹;鱼鳍;嘴巴、尾巴、眼睛等。)
三、教师示范画。
1、 师:河豚鱼呀真可爱,在水中游啊游得真开心。老师啊想变成一条河豚鱼,到水里去和河豚鱼宝宝做游戏!老师请来了勾线笔来帮助我!
2、 师:我们先画哪里?哪里最可爱?(鱼肚子)先画半圆形的鱼肚子。
再画弯弯的背部;嘟嘟的小嘴;长长的尾巴;圆圆的眼睛;鱼鳍;黑色的斑纹;圆肚皮上的小刺。
3、 回顾画河豚鱼步骤。
四、幼儿作画。
1、 师:想想看,河豚鱼除了这样子游,还会怎样游? 水里除了河豚鱼还会有谁?
2、 师:嗯!真开心!你们也来变河豚鱼到水里去找鱼宝宝们玩吧!
五、活动评价。
延伸拓展:
学习各种游泳姿势。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5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而在幼儿园绘画领域的人物画绘画活动中,常常出现幼儿不理解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无法产生共鸣,从而导致很难灵活地运用画笔来创作,唯有机械地临摹出人物面部表情。针对这一点,我展开了围绕以人物有趣的表情变化为主线,符合中班年龄特点,贴近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富有心理抚慰功效的主题式绘画活动。本节课为系列课程的第一课时,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与创意的游戏情节和操作环节等,旨在启发幼儿通过初步观察喜怒哀乐的表情下,人的眉眼鼻嘴不同的变化;给予幼儿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在初步感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发展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感官参与,帮助幼儿理解喜怒哀乐时,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变化规律。(教学重点)
2、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初步绘画出人物生动而丰富的表情。(教学难点)
3、鼓励幼儿细致观察,激发其对人物画的绘画兴趣。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幼儿用具准备:绘画纸、彩笔、五官操作教具、小镜子。
2、教师教具准备:音乐、展台。
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游戏情景中体验高兴、害怕、生气等情绪。
2、出示表情拼图,请幼儿根据需求,自由选择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脸型和五官造型来进行拼摆。
3、交流小结:你拼摆出的"脸儿"是什么样的表情,照着小镜子学一下。
4、提问:这样的表情说明他心里怎么样,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幼儿回答:皱眉的表情说明他不开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说明他非常开心……5、教师小结:我们的心里藏着一间小房子,当你不开心时,小房子里就会黑黑的,塞满了东西,感觉闷闷的堵堵的。如果这样下去时间一长,人就会生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像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让小房子打开窗,投进阳光,真正让自己快乐起来。
6、提供绘画材料,请幼儿自由绘画有趣的脸。(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幼儿边照镜子边做出各种表情,启发其认真观察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并主动尝试绘画创作。)7、幼儿间讲述自己的美术作品,游戏:学一学(模仿好朋友画纸上的面部表情)。
8、自然下课。
活动延伸:
1、亲子绘画活动:微笑的妈妈,打呼噜的老爸
2、幼儿园季节课程:小树叶的表情
3、结合日常生活,启发幼儿善于观察,会简单的自我排解烦恼和帮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绪。
4、在区角游戏区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继续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的规律。
5、名画欣赏: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梦》,蒙克《呐喊》等。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6
活动目标:
1.提供实物玩具餐具,引导近距离观察,了解餐具的外形和颜色特征,大胆地用线条表现餐具的外形特征及局部细节。
2.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色调,学习设计色彩背景,处理主题物与背景的色彩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图片观察
(一)整体观察
1.教师: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餐具)
2.餐具长什么样?它像什么?
3.教师小结。
(二)局部观察
1.师:这是什么形状的餐具,这样的餐具看起来像什么?
2.出示多种餐具的样子,这样的餐具像什么?
3.第二个餐具像什么?
4.这一个餐具又像什么呢?
二、示范点拨
1.教师选取一只餐具让幼儿互动观察,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把餐具比较形象地刻画下来。
2.现在请你也来画一画餐具,画好后马上拿上来。
三、幼儿作画
要求:
1.把你看到的餐具画下来,注意线条的粗细搭配,在背景的装饰上要大胆用色,涂色均匀饱满。
2.画的时候不说话,不能打扰别人;画完盖好笔盖放回盒子
3.自己把学号写在画纸上,不会写的请老师帮忙
4.听到钢琴声后自己把画钉在KT板上,画和画要并拢
四、互动评价
1.谁能介绍以下自己的餐具,你的餐具有什么独特之处?
2.同伴评价:你最欣赏哪个餐具?哪里画的最好?
3.教师肯定评价。(结合目标)
小结: 你们的想象力真的是丰富多彩,将餐具变得那么美,下次我们再来画画其他东西吧。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我是通过在观察、感知餐具,了解餐具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地把自己看到的餐具的描绘下来,能表现餐具的局部特征,并用喜欢的色彩装饰背景。在看看、想想、画画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力和表现力。乐于观察,积极探索,萌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名画中向日葵的勃勃生机,探索向17I葵花盘的颜色和构成。
2.能运用渐变和叠加的方式描绘向日葵花盘。
3.感受秋天丰收的景象。
活动准备
1.水溶性炫彩棒,油画棒,勾线笔,素描纸。
2.凡高《四朵向日葵》,凡高《向日葵》。
活动过程
1.扮演蚂蚁妈妈,导人故事情节。
(1)教师扮演蚂蚁妈妈讲述故事:蚂蚁妈妈带着小蚂蚁到秋天的田野里寻找秋天,他们爬到了向日葵姐姐的肩膀上,想看看秋天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说说自己印象中的秋天。
2.欣赏作品,观察向日葵。
(1)欣赏作品,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向日葵的颜色渐变,叠加的变化。
(2)教师:小蚂蚁爬到向日葵上,会发现哪些秘密呢?
例如:小蚂蚁在向日葵姐姐的肩膀上走着,发现前面有花格子,再往前一看,又发现了国际象棋棋盘……
(3)教师:其实呀,所有的东西都是向日葵姐姐的花格子裙。
3.创作别样的向日葵花园。
(1)教师:我们要用神奇的格子画向日葵,这样就能看清楚小蚂蚁藏在哪里了。
(2)教师:向日葵姐姐的花格子裙需要什么颜色才能画出来呢? (好朋友颜色)
(3)教师:每个格子里的颜色也不是只有一种,要一层一层地加上去……
强调渐变和叠加的效果,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
4.互相欣赏作品,讲讲小蚂蚁找秋天的`故事。
【评析】
本次活动的作品可以看作一个微观世界,以小蚂蚁的角度看向日葵的花盘,从中体验色彩渐变和叠加的运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中班美术:五彩鸟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条画的手法表现美丽的鸟,利用已有经验和教师讲解,会画鸟的大致样子。
2、尝试运用各种丰富的颜色和图案装饰鸟。
活动准备:
勾线笔,白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
1、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小朋友们在春天的时候能看见什么小动物啊?(幼儿回答)
2、哦,我们能见到许许多多的小鸟。大家来说说看小鸟是什么样的?
教师小结:这些小鸟都有共同的特征,都有尖尖的嘴巴,翅膀和尾巴,它们还有五颜六色的花衣服。
二、 学习鸟的画法。 欣赏感知鸟的基本结构刚才啊,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不同的鸟,我们大家一起来画画小鸟,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1、 教师示范讲解 注意:
1、画纸的构图
2、示范不同身形的鸟(还包括鸟的不同动态表现)
3、重难点处要重点多次强调
教师:我们画小鸟的时候啊,可以先画小鸟的头(圆圆的脑袋),然后再画小鸟的嘴巴,还有圆圆的小眼睛,小鸟的身体可以画半圆型,也可以画椭圆型、或者是圆形都可以。最后,我们再画小鸟的翅膀和尾巴。
教师:现在啊,小鸟已经画好了,接下来我们给小鸟穿上漂亮的衣服。(教师边讲解边画)
2、 尝试用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来装饰小鸟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该给小鸟穿上怎么样的衣服呢?(可以提示小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的线条,颜色给小鸟穿衣服)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建议,将可以用来装饰的线条(波浪线,曲线,直线等)进行绘画示范
3、 教师提绘画要求 注意:不同颜色之间要分割清爽,不混合
教师:现在该轮到小朋友大显身手了,那我们用各种线条和颜色来画小鸟吧。小朋友们可以给小鸟穿上各种好看的衣服,画一个你认为最漂亮的小鸟。老师这边有几只穿好衣服的小鸟,等会等小朋友们画好的时候,我们来比比看,谁画的小鸟最美丽。(教师出示示范的画)
4、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8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发现蝴蝶翅膀大小、颜色、花纹都是对称的,理解对称的含义。
2、通过拼摆、绘画的方法表现蝴蝶对称的翅膀和花纹。
3、在创作时体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套油画棒、一支胶水棒。
2、若干形状图片(偶数量),画有蝴蝶身体的白纸人手一份。
3、PPT《蝴蝶》,实物手工蝴蝶。
4、《梁祝》音乐;《喜洋洋》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
教师:头上有着两根须,身上穿着花衣服,喜欢飞在花丛中,快快乐乐在跳舞。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二、引导幼儿欣赏各种蝴蝶,发现蝴蝶翅膀的秘密——对称。
1、教师:让我们跟着蝴蝶姑娘到蝴蝶王国去看看吧!(欣赏PPT)。
2、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各种蝴蝶的图案和线条。
3、教师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一只蝴蝶图片,发现对称的秘密。
4、出示手工蝴蝶,让幼儿感受蝴蝶的对称。
三、师幼共同探索用各种形状以及对称图案来表现蝴蝶。
1、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个别幼儿上来摆蝴蝶翅膀。
2、进一步探索运用绘画对称的方法来装饰蝴蝶。
四、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同时播放《梁祝》中"化蝶"的音乐。
五、展示和分享作品。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9
活动目标:
l、通过观察、模仿、操作,尝试在吹塑纸上表现舞蹈动作。
2、体验在各种色彩的底板纸上进行拓印,感受黑色与色纸的强烈对比。
3、能耐心地拓印,直到底板纸透黑。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过一段舞蹈。
2、舞蹈视频及节选的舞蹈动作画面。
3、各部分可自由活动的操作小人。
4、吹塑纸,5B铅笔,有色纸作品和白宣纸的作品各一幅,各种颜色的蜡光纸,黑油墨,玻璃板,胶滚,夹子,拓印用的小茶杯。
活动过程:
◎第一步: 欣赏、创作并制版
l、幼儿随乐舞蹈,体验动作的美感,回忆以前学过的舞蹈动作。
(1)教师:我们刚才跳了段舞蹈,你们心情怎样?你喜欢舞蹈里的哪个动作?
(2)集体讨沦:你还看到过怎样的舞蹈动作?学学看。
2、出示舞蹈视频及画面,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肢体形态及表情。
(l)教师:我们来欣赏一段艺术家的舞蹈,仔细观察她的动作,记下你喜欢的造型。
(2)交流讨论:你喜欢怎样的造型?她的手和腿是怎样的?表情怎么样?模仿一下。
3、出示舞蹈动作图片和各部分可自由活动的小人,进一步观察人物的肢体动态。
教师:模仿图片里的动作,用活动小人摆一摆。
4、幼儿创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表现人物的不同动作形态。
教师:在绘画前可以用小人摆一摆动作,要画出优美的动作。
5、相互欣赏、,谈谈自己喜欢的画面中的舞蹈动作。
◎第二步:拓印
1、通过比较、观察和操作,巩固拓印的技能。
(l)教师:比一比,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有色彩的底板纸和黑色的画面看起来有什么感觉?在拓印时除了要滚匀油墨,还要注意什么?
(2)教师:在拓印时要稍用力,直到底板纸透出油墨的颜色才可以。黑色的画面在彩色的底板纸上看起来很突出。
2、个别幼儿示范拓印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纸进行印制。
要点提示:
1)要较用力地拓印,直到底板透出油墨的颜色。
2)底板纸覆盖后不能移动。
3、集体欣赏、交流、。
引导幼儿欣赏作品中的黑墨与彩纸的强烈对比,肯定不怕困难以及能独立完成自己作品的幼儿。
活动建议:
☆日常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动态的人物活动,如欣赏舞蹈、体育、杂技等视频影像。
☆区角活动 多种彩色纸等供幼儿印制,体验用相同模版创作出不同颜色的作品的乐趣。
☆家园共育 收集可供幼儿观察的人物动态图。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10
活动目标:
1.能用手工制作表现美丽的菊花。
2.体验手工制作过程带来的快乐。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材料袋(剪刀,铅笔、圆形卡纸、长方形彩色纸,绿色叶子,白乳胶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欣赏菊花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菊花颜色及特征。
提问:
(1)这些菊花有什么颜色?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状?它像什么?
(2)菊花有什么用处?
2.利用PPT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
(1)展示制作材料,提问幼儿这些材料分别可以怎么用?
讲解:怎样使用铅笔把条纸卷一卷,让菊花花瓣卷起来,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操作。
(2)出示菊花的制作方法,让幼儿说说菊花的制作步骤。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1)提出操作的常规要求:(卫生、安全等)
(2)重点观察并指导幼儿用剪、卷等动作技能使菊花的花瓣弯曲,使菊花更好看。
(3)做好了菊花,送到老师的花园里来。
4.展示作品,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菊花的美丽,体验创作活动表现美的乐趣。
花园里开满了美丽的菊花,你最喜欢哪一朵呢?为什么?
教学反思:
手工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用他们的双手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创造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心理和其他能力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我制作了课件。通过观看课件,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对菊花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感知。这次活动采用了用铅笔卷菊花瓣的方法做出漂亮的菊花。这种新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的表现方式带来的乐趣。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1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和作品,感知妈妈的情感。
2.尝试调出具有温柔、幸福感的色彩,运用多种方式创作妈妈的肖像。
3.积极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水溶性炫彩棒,素描纸或彩色卡纸。
2.马蒂斯《妇女像》。
3.妈妈哄宝宝睡觉的摇篮曲。
活动过程:
1.情境导人,进入感知世界。
(1)播放音乐,幼儿仔细聆听妈妈的声音,在甜美、舒心的音乐旋律中,感受妈妈的温柔和爱抚。
(2)欣赏作品,感知描绘妈妈的颜色,色彩情感油然而生。
2.挖掘色彩感知潜能。
(1)引导幼儿凭着感觉,找出适合描绘妈妈的颜色。
教师播放甜美音乐,幼儿闭上眼睛,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调动起来,找出描绘妈妈的颜色。(一种淡淡的、舒心的、柔和的颜色)
(2)自己动手调出有喝的颜色。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发现白色在颜色调和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白色能使各种彩色变幻出朦胧、柔和的色调。
3 . 示范,用色彩表现妈妈的温柔。
(1)教师:你能用这些颜色打扮你心中的妈妈吗?
(2)教师:我想给妈妈烫一个卷卷的发型,还是彩色的呢。看,我先请深一点的颜色来跳圈圈舞,再请浅一点的颜色跳不同的圈圈舞,有大圈圈,还有小圈圈,妈妈彩色的卷发烫出来喽!
(3)教师:妈妈微笑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用什么颜色表示妈妈微笑的表情呢? (淡淡的粉红色。.)
要点提示:
①虽是彩色的头发,但加入白色调过的颜色,有一种朦胧的、棉花糖般的甜美感。
②用绕圈的方法哈粗妈妈的卷发,圈圈要有大的。
4 .创作心中妈妈的肖像。
(1)幼儿依据自身的经验和感觉,选取颜色,描绘妈妈的发型。
(2)添加五官和表情。
幼儿笔下不同的眼睛、鼻子和嘴,塑造了不同妈妈的形象,但都体现了妈妈特有的温柔之美。
(3)用彩色的笔添画作品的背景。
背景色的选择应和描绘妈妈的颜色形成对比,可以是不添加白色的、比较深的颜色。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12
科目:音乐律动
年龄班级:小班
活动名称:小蜜蜂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音乐、欣赏的兴趣;
2、认识并学习基本舞步小碎步和蜜蜂飞舞的姿态;
3、能够辨别不同的乐段,表现不同的动作。
活动准备:奥尔夫音乐《蜜蜂》、蜜蜂图片两张、丝巾若干、道具花若干。
难点与重点:难点:对不同乐段的辨别及反应;
重点:在不同的乐段能及时做出反应活动流程:
一、暖身活动——开场舞
1、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拍拍手
2、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节奏踏踏脚
3、全体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慢慢后退成大圈
4、全体手拉手慢慢前进成小圈
二、出示蜜蜂图片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许多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一起来和客人老师问个好!(客人老师好!)老师还带了一个特别的朋友来和大家认识呢!
2、出示蜜蜂图片一,播放歌曲《蜜蜂》
三、学习基本舞步———小碎步
1、师:蜜蜂漂亮吗?
2、出示图片二哪里漂亮了?
3、师:蜜蜂是怎么飞的呢?
幼儿自由想像各种蜜蜂飞的样子,教师总结:
1、飞的时候后跟离地,小脚尖点地,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我们把这种脚的动作叫做“小碎步”。
2、教师示范飞这边飞那边,飞高飞低;转圈;中间间接音乐蹲下来休息
3、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和老师示范表演
4、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教师一起来表演一遍小碎步。
四、围绕花朵飞舞
1、教师示范跳一小段蜜蜂舞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师来当蜜蜂妈妈,你们来当小蜜蜂,蜜蜂们!妈妈会跳一支蜜蜂舞,学好这个舞以后你们就可以跟妈妈去花园啦,先来看妈妈跳蜜蜂舞!(教师出示绑着红黄蓝三种颜色花的凳子,围着花朵跟随音乐完整演示,以花朵布置一个花园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蜜蜂的欲望。)
2、请三名幼儿跳蜜蜂舞
师:这支蜜蜂舞好不好看,请两只能干的蜜蜂上来和蜜蜂妈妈一起来表演蜜蜂舞吧!
3、集体跟音乐跳一遍蜜蜂舞
师:蜜蜂们,我们一起来为去花园跟音乐跳蜜蜂舞吧!(以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及学习蜜蜂飞的兴趣,在幼儿自己想像飞、的动作后,教师总结动作,并以蜜蜂跟蜜蜂妈妈学本领这一情节,来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五、持丝巾飞舞动作
师:我这里有很多花衣裳,蜜蜂们穿上花衣裳跳舞吧!教师示范拿丝巾。
每人有一条~2条丝巾,在教室内自由飞舞,一下高一下低。(请注意不要再原地,尽量让幼儿有空间感,在中途可略作停顿.乐句共4个乐句,在第三乐句时,蹲下当花,其余走动。
六、结束舞步
转圈圈做出舞蹈结束姿势后下课。
活动延伸:今天学习了小蜜蜂飞舞的样子,下朋友们还喜欢别的什么小动物,回去后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是怎样玩耍的,下节课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略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13
一、活动过程。
(一)“树叶舞”导入。
我们一起来带着树叶来玩个游戏吧!(一边念儿歌一边手举着小树叶跳舞)噢!它们玩累了,让他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二)了解叶子的结构。
1、刚才,小朋友和小树叶一起做了游戏,真开心!
2、你们看到这些树叶是什么样的?跟自己旁边的小朋友比都一样吗?(不一样)哪儿不一样?
3、谁能向大家介绍下,你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
4、虽然他们长的都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结构都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清楚的看看树叶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播放PPT)
5、树叶都是由:叶脉、叶缘和叶柄组成。
(三)各种各样的树叶。
1、小树叶,真神奇,它们的形状不同,像那么多东西。看看老师带过来的树叶都像什么。
2、小朋友,这片树叶是什么形状的?它像什么?(像手掌、像孔雀、像扇子)
3、这么漂亮的树叶,老师想把它变成一幅画,小朋友帮老师一起完成,好吗?
(四)树叶漂流记。
1、原来每片叶子都不一样,有的像手掌、有的像轮船,有的像…他们飘啊飘,飘到海上变成一艘轮船;飘到天上,变成一只小鸟;你们想想看,叶子还会飘到哪里呢?
2、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让叶子飘到更多的地方去吧!
(五)幼儿创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六)作品展示。
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创作的画带上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叶子都飘到哪些地方去了!
二、活动反思与意见。
这节课通过小伙伴之前的对比,让他们说出“我的树叶像什么”他们开动自己的小脑筋让树叶变成一幅美丽生动的画,从这个活动中我感觉孩子通过实物的观察、想象,最后能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孩子的探索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但是由于自己对“写意”课的认识不足,让这节课后面环节变得有些像想象画。听了几位评课老师的见意,应把课第二环节,认识树叶的结构放为重点,让幼儿认识、了解树叶的结构,并能画出叶子的脉络、形状等基本特征。在这个基础上让幼儿想象添加背景,让树叶漂流到自己想象的地方去。
自不足之处:自己在上课时候的引导语言较啰嗦,不简明扼要,希望以后多尝试此类课程,不断提升自己!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 篇14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大胆运用线条夸张地表现嘴巴的各种不同的样子。
2、乐于参与美术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勾线笔、白纸。
2、表情图,事先认识嘴巴构造。
三、活动过程。
1、玩游戏《猜五官》,引出嘴巴。
“我们一起玩个《猜五官》的游戏,好吗?”
2、“我们的嘴巴作用可真呀,可以说话,也可以吃东西,那么,我们的嘴巴里有些什么呢?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嘴巴里有嘴唇、牙齿、舌头、悬永垂(小舌头)、牙齿,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用处,我们要保护它们!
3、看图片,帮助幼儿复习嘴巴结构。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卡片,你们想像一下,它们像嘴巴里的哪个地方?
4、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嘴巴真有趣!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的嘴巴还会根据不同的表情发生变化呢?你们看看!”
出示带有表情的嘴巴图片。(生气、高兴、惊讶)
“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嘴巴还有哪些变化呢?”(对着镜子看一看)
5、游戏:嘴巴和我开玩笑。
“嘴巴还会和我们开玩笑,做鬼脸呢,!”
请幼儿逐个表演,提示幼儿注意观察他们的嘴巴。“请你的小伙伴和你一起来试试,看你都会做出什么样的鬼脸呢?”
小结:我们把这些有趣、夸张地嘴巴画出来,订在一起,就会做成一本有趣的书。
6、幼儿尝试作画。
“原来表情变化,嘴巴就会有变化,今天就让嘴巴摆出各种不同的造型,我们给它画个像,好吗?”
介绍作画要求,幼儿作画。
7、评价。
把做好的书拿到游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