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美丽的蝴蝶教案

2023-10-03

小班科学美丽的蝴蝶教案 篇1

  教案目标:

  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其变化过程。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

  3、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案准备:

  蝴蝶玩偶,教学图片。

  教案过程:

  一、通过猜谜,引出蝴蝶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请你们猜猜一个谜语它是说的是什么的小动物呢?"有样东西真美丽,四片翅膀像花衣,春天飞到花园里,停在花上好神奇",你们来猜猜是什么小动物呢?

  (蝴蝶)

  老师:你们说说为什么是蝴蝶呢?

  (幼儿回答)

  老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蝴蝶!你们真的很棒呢,给自己拍拍手吧!

  二、出示蝴蝶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形特征。

  老师: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美丽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师设置以下问题进行提问:

  (1)蝴蝶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椭圆形的)

  (2)蝴蝶的头上面有什么?(两个触角)

  (3)蝴蝶的胸部有什么呢?(有脚)

  (4)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翅膀上面有花斑)

  (5)蝴蝶有几只脚呢?(六只脚,脚也叫做足,两只脚就是一对足,那我们数一数有几对足,三队足)

  (6)蝴蝶在哪里生活呢?(蝴蝶喜欢花,生活在花丛中)

  (7)它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是在干什么呢?(蝴蝶喜欢吃花蜜,所以它们就喜欢待在花丛中)

  老师小结:刚刚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蝴蝶的身体是长长的椭圆形的,头上有两个触角,胸部有和腹部长有三对足,翅膀上有花斑,喜欢生活在花丛中,因为它们很喜欢吃花蜜,它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就是在寻找自己喜欢吃的花蜜哦!它们只要找到了自己喜欢吃的花蜜就会赖着不走。

  (8)那小朋友知道蝴蝶是怎么来的吗?

  三、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1、老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一只美丽的蝴蝶妈妈在她要死去之前在树叶上产下了一批像菜籽一样大小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名字就叫做卵。这个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成长,慢慢的蜕变成了一只毛毛虫;因为天气的变化,这个毛毛虫就把自己藏到了一个椭圆形的小篓子里,这个椭圆形的小篓子的名字就叫做蛹,慢慢的这个蛹长出了翅膀,长出了椭圆形的身体,两只触角,三对足,身体上也长出了花斑,漂亮极了。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蝴蝶姑娘们都出来了,看!她们正在吃着甜甜的花蜜呢!

  2、老师进行提问,帮助幼儿了解蝴蝶生长变化的过程。

  (1)蝴蝶妈妈在树叶上产的什么呢?(卵)

  (2)蝴蝶的卵是什么样子的呢?(像菜籽一样大小的东西)

  (3)这个卵经过成长蜕变成什么了?(毛毛虫)

  (4)毛毛虫在小篓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长出了翅膀,还有三对足,两个触角)

  (4)蝴蝶是由什么变的,怎么样变的?

  3、鼓励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变现蝴蝶的生长过程。

  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蝴蝶蜕变的过程,好吗?

  四、结束部分:

  我们美丽的蝴蝶仙子们我们一起出去吃花蜜吧!跟我们后面的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幼儿有秩序的离开,活动结束)

小班科学美丽的蝴蝶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蜕变过程。

  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活动准备

  1。将幼儿收集的蝴蝶标本、图片布置成展览台。

  2。幼儿用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和蝴蝶的趣事。

  2。阅读幼儿用书《美丽的蝴蝶》,引导幼儿自由描述观察到的蝴蝶的外形特征和翅膀上的花纹特点,了解有关蝴蝶的生活习性。

  教师小结:蝴蝶是一种昆虫。蝴蝶的种类繁多,爱吸食花蜜。蝴蝶的翅膀阔大,颜色美丽,静止时四翅竖于背部。蝴蝶的腹部瘦长,翅膀和身体上有各种花纹。

  3。初步了解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a、阅读幼儿用书《毛毛虫变蝴蝶》。

  教师: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

  b、幼儿尝试讲述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教师提升幼儿的认识结果。

  c、幼儿用图片排序,了解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用书《美丽的蝴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云南大理蝴蝶泉的风景。

  资料包:

  云南大理蝴蝶泉位于苍山云弄峰下,泉水清澈如镜。每年一到"蝴蝶会",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泉边漫天飞舞,大如巴掌,小如铜钱。无数蝴蝶还钩足连须,首尾相衔一串串地从大合欢树上垂挂下俩直至水面,五彩斑斓,蔚为奇观。最大的蝴蝶展翅是可达24厘米,最小的蝴蝶展翅是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更引人注目,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的标本。

  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不仅能使蝴蝶艳丽无比,还像蝴蝶的一件雨衣。因为蝴蝶翅膀上鳞片里含有丰富的脂肪,能保护蝴蝶,所以,即使下小雨是,蝴蝶也能自由的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