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表的方式,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成电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互相转化;能制作“蛙声筒”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转化的探究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及能量转化的兴趣;初步体验能量守衡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并进一步了解多种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2.难点:应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描述生活中的变化事例。
三、教学准备:
有关能量转化的图片资料。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手摇发电机;瘪了的乒乓球、铁丝、绳子、开水等。制作 “蛙声筒”的材料(底部戳洞的塑料瓶(杯)、粗线、筷子、松香等。)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很多形式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那么你知道我们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能是什么吗?
(二)探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
1.提问:
说说家里有哪些用电的器具,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2.探讨:
家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输入的电能变成了其他形式的能输出来。(教师出示灯泡边亮灭电灯边说)如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我们现在用填表的形式来分析一下各种家用电器输出什么能量,能为我们做什么。
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以电灯为例,做记录示范。
3.学生分组讨论.填表.教师巡视 。
4.小组交流汇报.小结。
(表格这里输入的能量形式都是电能,表中列举的电灯为我们做的事是“照明”,输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热”。我们需要的是“光”,热能虽然不为我们所用,但它是伴生的。用电器往往不只输出一种形式的能,它们也不是利用了能量输出的全部形式,比如电吹风把电能转化成了风能.热能和声能,但我们并没有利用声能。学生对照着电灯的分析,通过对家用电器的讨论,对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小结: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5.引导学生们讨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的一些其他用电设备,比如电车.电动自行车,等等。它们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
小结: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见教材 59页)。
(三)讨论电能是怎么来的
1.提问
(1)电能通过各种家用电器能转化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那么电能又是怎么来的呢?哪些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转化成电能呢 ?
(2)学生先简单说说电能的来源。如电池.发电站等。
(3)教师出示手摇发电机,演示。
(4)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师生一起填写手摇发电机的能量转化形式。
2.分组讨论,记录完成表格。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发电站里的发电机将水能.风能等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简单介绍其他能量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
电池是常见的电源,干电池.蓄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太阳能电池则是将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因此电池是一个能量转化器。各种发电机也是能量转化器,它能把动能转化成电能。发电厂或发电站中的发电机由各种动力带动,比如水电站.风电站.火电站分别是由流水.风以及燃料燃烧引起的动力带动发电机运转而产生电的。因此,利用各种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化学能.原子能等转化为电能。
4.小结。
风.流水产生的机械能,煤.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能,以及原子能.太阳能等都可以转化成电能。
(四)能量的互相转化
1.提问:是不是只有电能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吗?
2.活动一:快速用力捋绳子,体会手的感觉;快速反复弯折铁线,体会弯折处的温度变化;两手快速互相摩擦,快速地在纸上擦橡皮。
(学生分组实验体验,教师巡视。)
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让学生意识到能量不一定只转化成电能,像上面的活动就证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成热能。)
3.活动二:制作蛙声筒
教师介绍学生制作.实验。思考蛙声筒是一个怎样的能量转化器,能量如何转化?
4.研讨:在日常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利用能量转化为我们做事的例子,它们分别怎样转化能量?
(如用热水泡可将瘪掉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热水器在有太阳时就把太阳能转变成热能,没有太阳的时候就把电能转变成热能等等)
5.引导学生设计其他的能量转化器,并说说这种能量转化器是如何实现能量转化的?
如制作风车.帆船,可以把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利用小电珠制作“小台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等等。
(五)总结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各种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
(六)课外延伸
寻找我们生活中、动物、植物能量转化的例子,并进行分析记录。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查阅有关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能够围绕白炽灯与荧光灯哪个效率高,展开探究活动。
3、能够对未来住宅如何利用自然能源作出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2、知道什么是新能源。
3、知道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
2、树立节能意识。
3、体验到要用发展的眼光开带能源问题。
二、教学重点:
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三、教学难点:
知道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方法及合理性。
四、教学准备:
白炽灯、节能灯、各种资料等。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效果分析
一、导入:
1、复习: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2、检查风能转换模型制作情况。
3、评比。
4、揭题: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面对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能源问题,我们人类该怎么办呢?
5、板书课题。
二、探讨如何节约能源。
1、了解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事例。
过渡: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学生交流。
我们为什么要节约能源?
小结。
2、探究白炽灯与节能灯的效率比。
出示:白炽灯与节能灯。
这两个灯泡大家都见过?
当灯泡点亮的时候,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你们家里主要用哪种呢?为什么?
学生交流。
实验分析:
预测哪个效率高
演示实验,学生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交流。
3、小结。
三、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及开发新能源。
1、过渡:人类为了提高利用自然能源,科学家想了很多方法。
2、看图思考:
这是一座未来的住宅,仔细观察,它在哪些方面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能源?
3、学生观察讨论。
4、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投影提醒)
你能看懂这幅图吗?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
这幢房屋是如何利用自然能源的?
这幢房屋为什么可以节能?
有哪些节能的方法?
5、小结。
6、认识太阳能的作用。
太阳能是能源之母,为什么这样说?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太阳能?
为什么太阳能将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7、了解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
阅读P52。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四、巩固应用
1、现在有很多购房着喜欢景观房,特别喜欢有落地窗的房屋,请想想,落地窗在能源的利用上有哪些优劣?
五、布置作业
1、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2、出份能源小报。
板书设计
4、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自然能源太阳能
(可反复利用)地热
风能……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3
1 .各种各样的能量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依据生活中各种现象,对能量及其形式做出合理的解释。
2 、能够制作火箭及其发射器装置。
3 、能够设计出能力大小与物体运动关系的实验方案。
4 、能够选者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书研究能量知识的过程和结果。
5 、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2 、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 、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使物体做不同的工作或运动。
4 、知道能量大小对物体运动有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愿意合作与交流。
2 、意识到能量对于人类和自然界的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三、教学难点:能控制变量研究能量对于物体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卷尺筒芯、吸管、橡筋、尺子、笔、胶带。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导入新课
1 、读诗:神奇的能量。
2 、过渡: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踏入能量世界。
二、初步建立能量的概念。
1 、出示 p42 页的图片。
2 、提问: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3 、学生看图分组讨论。(认同的观点进行记录)
4 、师生小结:什么是能量。
5 、讨论:能量看得见吗?
你能做个小实验证明给大家看。
6 、小结。
三、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和作用。
1 、过渡:生活中存在着各种能量,它们又有什么作用?
2 、小组比赛: 说说能量,讲讲它的作用。
3 、画卡通:能将一种能量表现出来,并能反映出作用。
4 、学生绘画。
5 、展评,思考:这种能量会给物体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你还在其它地方见过吗?
6 、提问:如果这个世界,我们这个社会没有能量会怎样?举例。
7 、小结。
四、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 、过渡:出示小水车,用怎样哪些方法可以让它转的更快?
2 、学生上台演示并说出方法。
3 、思考:这个实验我们有没有用到能量?
4 、过渡:通过实验我们再一次证明了能量就在我们身边,能让物体运动起来,那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通过下面实验来进行研究。
5 、制作火箭和发射器。
教师说明制作方法及具体步骤。
学生制作。展评。
6 、设计方案。
我们利用这套装置来研究什么?
(橡筋拉深后产生的能量与火箭发射高度的关系)
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它来了解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设计研究方案(预测、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
学生汇报研究方案。实验中我们还注意什么问题?
7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8 、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9 、小结。
五、巩固应用
1 、什么是能量?
2 、太阳能热水器工作需要哪些能量。
六、布置作业
1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板书设计:
1 、各种各样能量
工作 运动
2 .能量的转换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制作出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 、能用画图(模式图、卡通图)的方法揭示能量转换的过程。
3 、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能量转换就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 、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3 、知道模式图、卡通图是用来结实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2 、愿意合作与交流。
3 、体验到能量的神奇。
二、教学重点: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三、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四、教学准备:纽扣、线、赛车、电池、剪刀、画笔等。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效果分析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什么是能量?
举例说说能量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能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
2 、揭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能量的知识。
二、认识什么是能量转换。
1 、游戏研究:搓手。
请大家做个游戏,和我一起搓搓手,想想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
2 、学生游戏思考,学生汇报。
3 、这些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板书:食物的化学能—人运动的机械能—摩擦产生的热能
4 、通过简单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5 、小结:我们发现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是能量一个重要特征。
6 、请你举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能量转换的事例。
7 、学生汇报。
8 、实物投影或看 p45 图分析:
图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这些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9 、学生讨论分析并汇报记录。
10 、小结。板课题。
三、了解并描述能量转换的过程。
1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能量转换的问题,它们之间是怎样转换的呢,我们通过研究已经有共识了,那怎样具体的表现出来了?我们可以继续运用上节课画卡通画的形式来表现。
2 、学生自由构思绘画。
3 、展评小结。
四、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1 、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玩具,在这些玩具中也隐藏着能量转换的科学知识。
2 、如:小三轮车、小火车、遥控赛车、溜溜球……,你说说。
3 、我们一起来做个玩具,来研究它的能量转换方式。
4 、学生看图制作。
5 、学生分析,汇报。
6 、小结:科学知识隐藏在生活中,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
五、布置作业
1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2 、回家观察各种物品使用能量的情况。
板书设计:
2 .能量的转换
化学能→机械能→热能 ……
3 、能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调查并记录家庭使用能源的情况。
2 、能够制作太阳能灶、小水轮等装置。
3 、能够设计利用风能工作的模型装置。
4 、能够看懂统计图表。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能源与能量的关系。
2 、知道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
3 、知道可再生性能源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能源对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2 、意识到不可再生性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3 、体验到开发可再生性能源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知道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
三、教学难点:能够独立设计利用一种能量工作的模型装置。
四、教学准备:碗、铝箔、木塞、橡皮泥、瓶盖、塑料片、铁丝、塑料瓶、剪刀等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导入:
1 、检查上节课布置的课外作业。
2 、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表扬。
二、认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1 、看图说一说:
图中有哪些物品,各自使用什么能量?
这些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2 、提问:你知道家中使用的能量是哪里来的?
(引如能源) 有哪些能源?
3 、分类:
将刚才所讲的能源分类。
小结:能源分成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板)
4 、提问: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举例。
5 、看图了解世界与中国能源对比情况
看图 p48 ,思考通过图表你有什么启示?
你对中国禁止小型煤矿、造纸厂的生产或关闭的行为有何想法?说说理由。
有人说:一次性纸杯是伟大的发明;也有人说:一次性纸杯的发明是最糟糕的发明。你支持哪种观点?
三、学习利用可再生能源:制作太阳能灶或小水车
1 、过渡: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不可再生资源制造的,而这些物品又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如:汽车、家里用的煤气灶、电热水壶等。你还能举例。
2 、为了改变这种浪费能源的这种状况,科学家做出巨大的贡献,你能告诉大家吗?
3 、制作太阳能灶。
讲讲太阳能灶的作用。
说说制作的材料和步骤。(还有什么方法制作?)
自己制作。
4 、活动:看谁制作的效果好。
室外活动,烤土豆片。
5 、小评,如何改进这个装置?(能量使用效率高)
6 、自选:制作小水轮(可安排课后)
说制作方法与步骤。
简便的方法:铁丝为支架。
瓶盖(内有橡皮泥)为轮。
浆叶为塑料片。
四、设计一种利用风能工作的模型装置。
1 、出示:风能转换电能的模型。
学生上台游戏。
2 、学生分组画图设计。
3 、展评。
说出设计意图及能源转换的过程。
一周后看模型。
五、巩固应用
1 、垃圾为什么要提倡分类回收? 2 、我们怎样保护不可再生能源。
六、布置作业 1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板书设计:
3 、能 源
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水
风能 矿产 不可再生资源
木材
4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查阅有关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 、能够围绕白炽灯与荧光灯哪个效率高,展开探究活动。
3 、能够对未来住宅如何利用自然能源作出解释。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2 、知道什么是新能源。
3 、知道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
2 、树立节能意识。
3 、体验到要用发展的眼光开带能源问题。
二、教学重点: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三、教学难点:知道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方法及合理性。
四、教学准备:白炽灯、节能灯、各种资料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导入:
1 、复习: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2 、检查风能转换模型制作情况。
3 、评比。
4 、揭题: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面对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能源问题,我们人类该怎么办呢?
5 、板书课题。
二、探讨如何节约能源。
1 、了解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事例。
过渡: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学生交流。
我们为什么要节约能源?
小结。
2 、探究白炽灯与节能灯的效率比。
出示:白炽灯与节能灯。
这两个灯泡大家都见过?
当灯泡点亮的时候,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你们家里主要用哪种呢?为什么?
学生交流。
实验分析:
预测哪个效率高
演示实验,学生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交流。
3 、小结。
三、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及开发新能源。
1 、过渡:人类为了提高利用自然能源,科学家想了很多方法。
2 、看图思考:
这是一座未来的住宅,仔细观察,它在哪些方面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能源?
3 、学生观察讨论。
4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投影提醒)
你能看懂这幅图吗?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
这幢房屋是如何利用自然能源的?
这幢房屋为什么可以节能?
有哪些节能的方法?
5 、小结。
6 、认识太阳能的作用。
太阳能是能源之母,为什么这样说?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太阳能?
为什么太阳能将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7 、了解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
阅读 p52 。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四、巩固应用
1 、现在有很多购房着喜欢景观房,特别喜欢有落地窗的房屋,请想想,落地窗在能源的利用上有哪些优劣?
2 、
五、布置作业
1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2 、出份能源小报。
板书设计
4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自然能源 太阳能
(可反复利用)地热
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