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政治知识要点复习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知识要点

2019-06-13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知识要点
第 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p2
一、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
1.中国公民:具有中国国籍的人。2.中国公民除必须具有中国国籍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都是中国公民。3.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4.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5.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百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怎样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第一,
 要树立国家观念。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三、公民权利: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四、公民权利的分类:第一,公民的平等权利。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第二,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第四,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第五,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如: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等。
五、公民怎样维护权利?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权利体现国家对公民提供的权益保护。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六、公民怎样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候,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3.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八、公民的义务: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九、义务的分类:第一,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第二,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第三,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等。
十、公民怎样才能自觉履行义务?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公民懂法守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富强。
十一、我国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十二、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第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等根本问题。第二,宪法具有最到的法律效力。表现为: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其内容不能与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如相抵触,将被视为违宪而宣布无效。第三,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