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 田忌赛马 教学设计

2023-08-18

小学五年级 田忌赛马 教学设计 篇1

  田忌赛马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孙膑巧用计使田忌先败后胜的故事。说明要办好事情,应对主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也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节),主要写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失败了。

  第二段(第二节至“那就来吧”),写孙膑帮助田忌准备再赛。

  第三段(从“一声锣响”至完)写孙膑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办法,二比一胜了齐威王。

  二、教学要求

  1.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一)教学重点:

  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

  解决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

  (二)教学难点 :

  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是孙膑计策制定依据,学生容易只理解为这是田忌误以为挖苦之言;

  3.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

  解决的方法:运用设疑、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

  彩色图画六匹马,黑、白各三匹,并注明:上、中、下三个等级。

  部分板书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审题诱趣、理清文路。

  板书课题后谈话

  1.从课题上,你们知道什么?

  2.从课题上,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和谁赛?赛几场?怎么赛?赛的结果?教师过渡语(承上启下):

  同学们的求知欲很强,想的问题很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看看你们想知道的这些,课文告诉我们没有。

  (二)指名学生读全文。

  读后了解阅读情况。

  1.读了课文,你们又知道了什么?(解答了哪些问题)

  a.田忌和齐威王赛马。b.赛了两次。c.田忌先输后赢。

  2.课文里还写了哪个人物?他和第二次赛马有什么关系?

  (孙膑。他用计使田忌转败为胜)

  板书:孙膑献计

  设疑:这两次赛马各是怎么赛的?孙膑的计策妙在什么地方,道理是什么?

  看来,有些内容我们读一遍课文就能了解,而有些内容,需要我们仔细地读,深入地想,才能很好理解,我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地阅读思考,是能弄懂这些问题的。

  (三)给课文分段。

  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一下课文,看看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一次赛马的事,从哪儿到哪儿是写第二次赛马。

  1.读后学生发表意见。

  2.分的不一致、不统一,老师加以引导。

  方法:先看看这小节主要写什么,再看看它是和上面讲的意思联系紧密,还是跟下面联系紧密,或是单独讲一个意思。

  3.设问:这两次比赛之间的内容是什么?

  4.确定分段依据。

  我们是依据什么来给这篇课文分段的?

  (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时间先后顺序均可)

  (四)了解兴趣点。

  你们对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从预习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比赛时的情况最感兴趣。)

  (五)从兴趣点入手,组织讲读。

  教学手段:将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运用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形式。

  目的:启发思维、培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贴马图的形象直观。

  教学形式:自学、画批。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这两场比赛各是怎么赛的?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1.组织自学。

  2.读后学生发表意见。

  主要有三处相同:

  ①二人的马没换。

  ②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主要有三处不同:

  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②比赛的结果不同——田忌第一次败,第二次胜。

  ③人物心情不同:

  3.教师据情指导,须讨论明确的问题:

  ①“扫兴”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

  ②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输?——马的每个等级都低于齐王。

  第二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赢?——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③追问:为什么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理解比赛规则“各自”。

  4.概括段意。

  复习方法: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什么样的句子?——陈述句。

  它包括哪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怎么样)

  ①概括第一次比赛内容(第一段)。

  ②概括第二次比赛情况(第三段)。

  (六)质疑导趣,将学习兴趣迁移到第二段。

  1.启发质疑: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需要仔细读才能弄懂?

  追问:你们想到些什么问题?

  例如:①为什么田忌开始以为孙膑在挖苦他?

  ②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没信心?

  ③为什么孙膑对再赛能胜胸有成竹?

  2.组织学习第二段。

  教学方式:自学画批→议论交流→讨论明确。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全班讨论,教师据情指导。

  ①理解描写孙膑的语言

  ②抓住齐威王的语言、神态。理解齐威王的骄傲、轻敌,使得孙膑的计谋得以实施。

  为什么“胸有成竹”?

  (对田忌、齐王的了解。)

  5.理解后分角色练习朗读。

  6.教师小结。

  设问:你们觉得孙膑的这个主意妙不妙?妙在什么地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七)“投石”激趣。

  1.设疑:你们想过吗,还有没有其他调换方法?

  2.组织学生“试验”。

  你们拿出一张纸来,写上上等、中等、下等各两行,用线连接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调换的方法,结果各是什么?可以用“×”表示输,用“√”表示赢。从中你们悟出什么?

  3.指一名学生上前面“演示”。

  例:

  四种调换方法,均输两场,胜一场。

  1.从中悟出道理:要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

  2.从中体会两个“让”字用得贴切、精当。

  (八)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

  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两人一组,设计对话内容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

小学五年级 田忌赛马 教学设计 篇2

  田忌赛马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教师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摆出对阵形势图并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以完成本课教学。

  (二)学生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究。用简笔画图片摆对阵形势图,弄清马的出场顺序及其根据,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难点

  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

  (三)疑点

  使田忌转败为胜的办法看起来十分简单,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

  (四)解决办法

  重点可结合课件演示和学生动手摆出两次赛马时的对阵图来解决。

  难点可结合看课件的演示以及对“思考·练习”第二题的句子的分析、比较来解决。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小组操作、表演、讨论、集体议答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由表达,小组间相互补充,以求最佳理解。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提示课题

  同学们,你了解我国古代的赛马吗?你知道赛马不仅体现了马的实力,还体现了人的智慧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提出:田忌为什么赛马?田忌跟谁赛马?田忌赛马的结果怎样?)

  2.利用多媒体,放录像,听录音并思考:①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②田忌和齐威王赛了几次马?结果怎样?

  3.交流回答并板书: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胜利

  田忌:

  齐威王:

  4.简介赛马的原因及规则。

  (三)熟读课文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教师指导。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结果怎样?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们每人用自己的简笔画图片摆出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的对阵形势图,教师巡视,请一名同学板演讲解一下两次赛马的情况,根据演示让学生自己板书:

  第一次失败

  田 忌:上中下

  齐威王:上中下

  第二次胜利

  田 忌:下上中

  齐威王:上中下

  2.小结:同样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这么好的办法,田忌想不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出示句子:“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分析这个句子的意思,得出这个结果是孙膑经过认真观察,分析比较而得出的。)

  5.总结板书:认真观察,仔细分析

  6.假如“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强很多,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田忌能反败为胜吗?为什么?

  (l)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可以转败为胜的根据是“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如果快得多,田忌就没有取胜的可能了。

  7.通过以上分析,你看出孙膑是怎样一个人?

  (三)角色表演

  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一下课文内容,老师可以选出一组表演好的给全班同学表演。

  教师提示学生:要揣摸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等,要表现出每个人物的特点。表演时,可依据课本,进行合理的想像设计。

  (四)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后,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创新

  小组讨论完成:除了文中出现的两种对阵方式外,还可以有哪些对阵形势?田忌还有取胜的可能吗?将其他对阵简图画出来。

  (将学生设计的对阵简图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同学)

  (六)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八、布置作业 

  课后围绕“怎样成为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