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

2019-06-08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朗读既是过程,又是方法,还是能力训练点;与之并行的还有在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探讨学习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与之并行的还有在对语句含义的理解中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展示两组画面:冰消雪融,哗哗奔流;种子破土,发芽抽叶。    2.学生欣赏画面,并由此生发联想。    3.教师导言:很多同学从这两组画面中联想到了春天、生长、生命。地球养育着无数的生命,但置身于这生机勃勃的大干世界里,我们常常感觉不到它的不平凡,更感觉不到生命这朴实的形式下面蕴藏着的丰富哲理。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读冰心的《谈生命》,来聆听这位文坛祖母对生命的思考。    二、整体把握    1.学生初读发现文章结构上的特点。    读后明确:全文只有一个段落。    2.听文章配乐朗读,按要求标记。    ①作者为了阐释生命的真谛,分别将生命比作什么?    ②文章最能体现作者思想的语句有哪些?    3.交流听读所得。    ③作者将生命比作了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    ④文章最能体现作者思想的语句有: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三、精读课文,悟情悟理  1.默读“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这一部分,说说朗读时感情有什么变化。    讨论明确:随着文章的展开,一江春水遇到的状况不同,朗读时感情要有起伏。遇到峭岩前阻时是“愤激”的,遇到红艳的桃花时是快乐羞怯的,望见大海、融归大海是平静的。在起伏变化中,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不变的。  2.学生练读,齐读。  3.提出问题:    ①作者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过程,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哪些状况和境遇?    ②面对不同的境遇,一江春水是什么态度?他的态度给了你什么启示?    4.学生自主学习思考。    5.集中交流:    ①“他曲折地穿过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喻示着人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浪漫的历程”喻示着人生中的顺境。“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大海,啊!他……的怀里”喻示着人生命历程的结束。    ②遇到困难,他勇往直前;遇到顺境,他永不停歇;走到行程尽头,他从容、大彻大悟。由此可见生命是一个进取斗争的过程,生命的本质在于奋勇前进。    6.按照上面的方法,分组学习“生命像一棵小树”部分。    7.比较“生命又像一棵小树”这一部分和前面“一江春水”的历程的异同。  “生命像一棵小树”这一部分几个连续的阶段与人的生命历程是一一对应的,而“一江春水”是比喻人的生命历程中所遇到的不同状况,不分先后。但这两部分文字在情感的表达上是一致的,所阐述的哲理也是一致的,都在形象地解说生命是一个快乐而痛苦的过程,生命历程中不只有坦途,也有坎坷。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