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简析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它是新时期戏剧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小花。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就是它的象征性,象征是现代戏剧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本剧所具有的丰富深厚的思想内涵,是与象征手法的运用密不可分的。这个话剧小品的思想内容,具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的双重性,以及内涵的多样性。因此,剧本的思想内容可以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多样化的理解。
创意说明
质疑+点拨
教学预设
一、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然后为《枣儿》这个话剧小品设计一段演出海报中的剧情介绍。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二、理清思路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请理出剧本的结构图。
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结尾以“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与开场相呼应。结构图如下:
童谣开场
枣 枣儿来历 呼 感
儿 老人念儿子 枣儿尿脖子 唤 动
为 男孩与老人邂逅 枣儿尿树 亲 亲
线 藏枣留父亲 人 情
索 枣儿思父亲 吃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