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与风格,把握融汇贯穿于两封家书中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进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耐人寻味的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阅读课文,在读中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与风格,感知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望;在读中品味语言,联系生活实际,感知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并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家书的学习,感知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望,进而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深情;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进而激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重点难点 
1.由于本文是书信,书面色彩较浓,抒情、描写也比较细腻。而且表达时逻辑性强,思维严密,需要反复阅读某些段落、思考、品味。
2.联系生活实际,感知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了解书信的格式。
2. 展示图片,引入本文《傅雷家书》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展示教学目标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2、简介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3、第一关:(1)“字词关”(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第二关:预习课文 “比较阅读关”
(1)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而写的?
(2)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分小组讨论)
明确:第一封: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提醒儿子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这是学习文章的第一步,通过阅读,让学生大致感知这两封家书写作的时代、内容虽不同,但都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做一个坚强的人,从而体会编者将这两封家书编在一起的用意。
(3)这两封家书,作者分别以什么样的风格展现出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明确:第一封: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的鼓励。第二封:满怀欣喜、激情洋溢的勉励。
(要求学生结合原文具体语句分析情感。有感情朗读。)
三、抓住文眼,领悟主旨
让学生在读中,结合语句,结合自身的积累与生活,通过对“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饱含哲理的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并为学生思考“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打好基础。
四、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1. 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