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案2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许多困难?你是勇敢地克服它,还是畏惧逃避呢?  
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名字叫《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  汤问》。这则寓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愚公毕力平险,移去两座大山的故事。故事的内容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很有启发意义。 
一、1、出示教学目标 
        2、首先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听,完后举手纠正。 
        3、出示小黑板,给课文中生字注音。 
        4、范读课文。 
        5、学生齐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理解。 
二、1、我提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把它列出来,大家一齐说,我来写。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人物表,同学们看,这个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且:将近) 
那么,这个智叟是个年轻人吗?(叟:                          ) 
那么,遗男呢?(龀:                                              ) 
这么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让他去吗? 
                             (孀妻、遗男) 
三、1、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五人:愚公、荷担者三夫、遗男)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参加了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好,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则故事写了一个什么事情?————移山。为什么要移山?原因:                             画山。) 
这事做起来难吗?难!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方七百里,高万仞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