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浣溪沙》(晏殊)、《江城子》(苏轼)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情志。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朗读。
2、词中所表现的情志。
教学难点:“词”的有关知识(婉约词和豪放词)。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三分钟演讲。
2、抽背古诗词。
二、导入新课:
唐诗宋词在中国古代史上因为作家众多、题材广泛、形式丰富而素负盛名。本节课我们来欣赏两首宋词。
三、知识链接:
1、词,又称“长短句”。是一种配乐可唱的诗体。词有词牌,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宋时鼎盛。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少于58字)、中调(59---91字)、长调(多于91字)。
2、诗词的欣赏方法:
熟读诗歌懂大意,
关键词句细分析。
发挥联想想画面,
把握情感知寓意。
四、教学《浣溪沙》。
1、把握该词的感情,指导学生朗读。
2、作家作品: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初期著名词人。14岁以神童招试,赐同进士出身。当时名臣范仲淹、欧阳修和词人张先等均出其门。他工诗文,尤善词。其词擅长小令,内容狭窄,多写春花秋月的闲愁。词风和婉明丽,意境清新,语言工巧凝练,善铸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