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词的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领会“吾至爱汝,既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文言基础知识】
1.注音释义
意映卿卿如晤(晤,音wù,相遇、见面,引申为面对面)
的的非吾所忍(的,音dí,实在、的确)
2.通假字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近)
3.一词多义
[竟]
a动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终了,本课)
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追究《汉书、霍光传》)
轻舟竟川(从头到尾,曹操《善哉行》)
b副词
道竟何为耶(究竟、终究,刘禹锡《天论上》)
神农竟不知(竟然、居然,杜甫《游何将军山林》)
[身]
a名词
首身离合心不惩(身体、躯体,《国殇》)
且以汝有身也(有身指怀孕,本课)
b代词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自己、自身《出师表》)
身是张翼德也(我《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c副词
将军身披坚执锐(亲自《陈涉世家》)
4.词性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汝幸而偶我(婚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尊敬。幼,疼爱)
b. 名词用作状语
汝泣告我(哭着)
瓜分之日可以死(像分瓜一样)
c. 动词使动用法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使……完毕)
当尽吾意为幸(使……尽)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完善)
e. 形容意动用法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以……为乐)
5.古今异义
汝可以模拟得之(模拟 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
6.句式解析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
【难句解析】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全句译为:当我写这封信(的时候),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把信写完就搁笔了,又很担心你不能深深地了解我的苦衷,说我忍心丢了你去死,说我不了解我的不要我死去(的心情)啊,因此忍着悲痛跟你讲讲这种苦衷。
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春衫”实际是“青衫”,原句是《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太上”就是“太古”,最远最古的,引申为最高尚的人。全句译为:江州司马的青衫(湿了),我不能学那些修养高超的人忘怀于世理人情。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乐”意动用法,以……乐。全句译为:你在哭不成声以后体察我的苦衷,也能把天下人(的福利)放在心上,(那么),就应当也把牺牲我跟你的福利作为乐事,去为天下人谋福利啊!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适”,合适的意思。“筛”名词兼动词,既表动作又表动作使用的工具。“依稀”作“仿佛”、“朦胧”讲。译作:新婚三四个月,恰巧是冬天的某个月半的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就象筛孔一样,筛出了稀疏的月影,(梅影和月影)朦胧地互相掩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