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热衷:十分爱好某种活动。
茶卤l :很浓的茶水。
熠y 熠y :形容闪光发亮。
乖觉:机警、聪敏。
哆嗦:由于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身体激动。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呵h 叱ch :发怒吆喝。
名伶l ng:旧时称著名的戏剧演员为名伶。
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猜疑;犹疑。
2.作家作品
关于作者
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小说家。1883年2月20日生于宫城县,卒于1971年10月21日。1906年经由学习院升入东京大学英文系,1910年中途退学。在此前后,与友人合办传阅杂志《望野》,并写下了《一个早晨》、《到网走去》等短篇小说。1910年4月,与武者小路实笃和有岛武郎等人创办同人杂志《白桦》,《到网走去》在创刊号上刊载,以其准确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获得广泛好评。继之,发表的优秀作品有短篇小说《清兵卫和葫芦》、《范氏犯罪》等。其后由于辗转迁居和自我省察,辍笔数年。1917年先后发表《佐佐木的场合》、《在城崎》、《好人物夫妇》、《赤西蛎太》和《和解》等名篇,其中《在城崎》被誉为日本近代心境小说之代表作,《和解》则以表现作者与父亲的冲突及其和解过程为题材。从1921~1937年间,作者花费许多精力写作平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暗夜行路》。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时任谦作关于出生秘密、妻子过失等烦恼的描写,象征性地表现了作者本人自我成长的曲折过程,被认为是志贺文学的高峰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者保志留纪生物示意图持沉默态度。战后发表的小说有《灰色的月亮》和《白线》等。志贺的作品大多从身边取材,以观察细腻、描写精确为特色。
3.背景链接
1910年,志贺直哉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武者小路实笃、木下利玄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和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志贺直哉是“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体现了“白桦派”的文学主张。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小说通过清兵卫与葫芦的故事,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剥夺孩子爱好的做法,呼吁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日本与中国属于东方国家,文化受中国影响较深,封建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文化传统上强调统一的意志,缺少个性和自由空气,因而扼杀个性的现象比较普遍。小说中,清兵卫的爱好被剥夺,被贬得一无是处,这是多么令人悲哀啊!更令人深思的是清兵卫在这些压力下,自觉地放弃爱好,是多么可惜啊,他将永远无法正确估计自己天才般独特的审美力,而这一切与他擦肩而逝,永远地消失了,这难道不令人感叹吗?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46小节,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开头交待清兵卫放弃了自己对葫芦的爱好,转而热衷绘画了。
第二部分(2-6),写清兵卫如何痴迷地喜爱着葫芦。
第三部分(7-20),写清兵卫独立的个性。
第四部分(21-44),写小说的中心事件即小说开头交待的“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