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教案2

[教学目的]
1、 在反复研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旨。
2、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研究、探讨问题的能力。
3、 认真揣摩、理解重点段落、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
4、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探讨中心意思。
2、 理解难句含义。
[教学设想]
1、 方法构想:
★ 做好预习,引导学生课外读《伊索寓言》,激起学习本课的兴趣。
★ 鼓励发散思维,采用研讨式,通过集体讨论理解文章的句子和主旨。
★ 学习时,可先整体把握,再抓住重点内容评析学习。
2、 课时安排:二课时。
 ★ 第一课时,整体把握,了解文章基本内容及结构框架,探讨作者对九则寓言的评语
 ★ 第二课时,重点段落语句的探讨分析,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完成相关练习。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你读过《伊索寓言》吗?从谈看法入手。
    人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是怎么理解那些寓言的?钱钟书先生也读过《伊索寓言》,他写了 一篇见解深刻的读后感。大家想读一读吗?
二、 读前提示:
1、 关于作者钱钟书:阅读圈划“附录”材料。
2、 关于寓言及《伊索寓言》:
[小黑板]提示:(1)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的小故事。(2)《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伊索编,共有寓言故事350余篇。
[提供] 《伊索寓言》样本。
三、 速读课文,整体把握:
1、 提示:文章比较艰涩难懂,但全文思路清晰,请在预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框架。
2、 点拨并明确:文章有两大块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四、 研讨作者对九则寓言的“评语”:
1、 学习步骤说明:阅读---思考---讨论---明确
2、 研讨问题设计:
  ⅰ 哪些寓言讽刺了社会上某类人的劣根性?具体   说明讽刺了什么。
     [明确:1、2、3、4、9   结合社会现实说明。
  ⅱ 哪些寓言揭露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
     [明确:5、6、7、8   联系社会现象讨论说明。
  ⅲ 作者对每则寓言的看法和态度是不一样的,哪些是从寓言引申的,哪些是直接反对的?
     [明确:  引申 ---2、3、4、5、8
              反对 ---1、6、7、9
3、 小结:
    作家很善于透过表面挖掘出事物的新意来,常常 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这便是发散思维。文章所揭示的社会人事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五、 当堂训练:
a级:①练习一  1、2、3、4、5、6
      ②哪些“看法”对你印象最深?说说理由。
b级:练习一  1、2、3、4   
      分组讨论,采用抢答式。
六、 课下作业:
1、 将第一题整理到课本上。
2、 完成练习四。 

               第二课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