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A)

一、触摸感悟(27分)
    1.对《故乡》中“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一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害怕“希望”实现时,自己受到冲击。
    b.害怕实现“希望”要付出巨大、艰苦的代价。
    c .害怕闰土等人反对我的“希望”。
    d.害怕宏儿、水生不愿为“希望”奋斗。
    2.关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这篇小说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来表现的,所以没有主人公。
    b.小说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因此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
   c .“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作者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反复无常的态度来揭示主题的。
    d.“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自始至终是写“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
    3.下面关于小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c.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d.小说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景物和时代背景。
    4.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3)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4)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a.借喻    明喻    暗喻    明喻
    b.暗喻    借喻    明喻    借喻
    c.暗喻    明喻    暗喻    借喻
    d.借喻    借喻    明喻    明喻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所以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b.鲁讯《自嘲》诗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是作者品质的真 实写照。
 c.《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陛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长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主人公是于勒。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