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2、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锻炼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
4、通过听雨声写雨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听雨声写雨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设想】
1、以影片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感悟雨水对人类的重要性。
2、课堂活动分三大环节,学生、教师轮流主持:
⑴ 读诗文品雨韵:
通过抢答比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促使学生积累更多与“雨”有关的诗句等;通过朗诵,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让学生感受雨的韵味。
⑵ 听雨声写雨景:
通过倾听雨声、老师指导、学生写作、共同讨论、修改、交流、展示,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和写作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观察和体验雨的韵味。
⑶ 绘雨景说雨情:
通过展示部分学生绘制的雨景图,让作者描述图画的内容和介绍作画目的,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雨的诗情画意。
3、进行总结反思,了解学习效果,通过他评和自评,让学生扬长避短。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分组搜集有关雨的资料(图片、散文、诗词、谚语、格言、成语、传说、奇闻、雨的形成、雨的特点、雨的功过、雨的声音、雨的歌曲、雨的动画、雨的影片等等)分类整理、筛选压缩、熟读资料。
2、听取学生意见,设计教学方案;
3、布置学生绘雨景,写说明,推选优秀作品;
4、制作课件;
5、学生推荐朗诵者和主持;
6、训练主持。
【课堂活动时数】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堂活动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播放影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感悟雨水对人类的重要性。)
师: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而陆地上的水,大部分要靠天上的降水(比如雨水)补给的,因此雨水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非常重要。说到雨的重要性,我很自然就想起一部电影,里面的一些镜头深深地震撼了我。不知道如果是大家看了会有什么感受?(播放影片《美丽的大脚》片段)。
(之后提问)电影里,一名妇女拉着一根很长很长的绳子,干什么?(生:打水。)有水吗?(生:没有。)后来随着一声雷响,一大群人急急忙忙带着许多盛水的用具冲出课室,准备做什么?(生:等下雨时盛雨水。)结果呢?(生:没有下雨。)由此可见雨水对我们人类多么重要!如果大地上没有雨水,农作物能很好的生长,人类能有充足的粮食吗?(生:不能。)如果大地上没有雨水,我们还可以时时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吗?(生:很难。)如果大地上没有雨水,我们能看到天上美丽的彩虹吗?(生:不能。)
雨不但对人类很重要,而且还很有韵味。下面请“雨的使者”淑冰和超文同学带领大家体会雨的韵味。
二、展开活动
1、读诗文品雨韵(学生主持)(15分钟)
(活动目标:通过抢答比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促使学生积累更多与“雨”有关的诗句等;通过朗诵,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让学生感受雨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