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标要求
2 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并可做出初步判断。
3 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二 实验准备
1 直流电源、水槽、带电极导线若干、试管2支、硫酸(或氢氧化钠);
2 酒精灯、火柴。
三 课堂程序
1、水的认识简介
2、水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
熔沸点
密度
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水凝固成冰时,密度变小,故冰浮于水面(有什么好处?)
重要性能
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等
3、水的组成
(1)做实验3-1
现象:
结论:
通电
文字表达式:水 → 氢气+氧气(什么反应类型?)
体积比 2 1
简记为:负氢(父亲)
4、认识氢气
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想一想:氢气可用什么方法收集?
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相同条件下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5、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分类
单 质
化 合 物
概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元素组成纯净物
举例
氧气、氢气、铁、铜
氧化铝、二氧化硫、过氧化氢
联系
它们均属于纯净物,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
思考:由同种元素能否组成混合物?
四、阅读45-46页《资料》,体会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五、课外活动:试设计实验验证植物体内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