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质的质量分数》(2)

--思路

本课通过学生深入生活和经历市场调查入手,充分感受到表示溶液组成有多种方法。 接着又配置三种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过观察颜色的不同来感受溶液的浓稀,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所学知识上来。让学生从三种不同的经历,即市场调查、实验操作、生活经验,来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随后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即为所配置的溶液设计标有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标签。学生发现在多种表示方法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显得较为简单,从而归纳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认识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接着进行了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些应用,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最后通过创设模拟社会现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

教案

课  题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授课人

何晓艳

学校

山西太钢六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分辨溶液、溶质、溶剂;知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进一步加强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

过程与方法 经历配制溶液和设计标签的过程,学会配制溶液的简单方法及会用1—2种溶液中溶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溶液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经历市场调查、实验、设计标签、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体会多样化学习方式的价值。 

重点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及应用,配置简单溶液的方法。

难点

多种溶液组成表示方法所代表的含义,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应用。

教学方法

调查研究、实验操作、思考讨论式探究学习

仪器、药品

天平、钥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硫酸铜、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溶液引出课题]  出示几种常见的溶液,如葡萄酒、二锅头、果汁饮料、碳酸饮料、酱油、生理盐水。这些我们并不陌生的溶液,但对它们的组成却并不熟悉。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提出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所收集溶液的商标,找出商家为了让消费者清楚,设计的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填写调查表。

溶液名称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含义

[组织交流]  请小组汇报调查结果:商家常用的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多媒体课件展示)

[配制溶液]  现在同学们亲自来配置溶液。

要求——将0.5 g、1.5 g、2 g的硫酸铜分别放入三只装有10 ml水的试管中。

思考——所需的实验步骤和实验仪器。

实验——进行配制。

[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你知道这三只试管中的溶液哪个浓吗?在生活中你还有什么方法判断溶液的浓稀?

[设计标签]  通过观察颜色、尝味道等方法来判断溶液的浓稀,仅仅是判断溶液浓稀粗略的方法。我们应该学习商家向消费者介绍产品那样明确地表示出溶液的组成。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给所配制的溶液设计标签,要求必须有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进行评比]  以小组为单位简单介绍所设计标签的内容,着重说明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提出问题]  那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最简单?写出它的计算式并给它起个名字。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