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
1、会判断。
2、能说出燃烧的条件并能说明常用灭火方法的原理。
3、能说明爆炸和自燃的原因。
技能目标:
1、提高观察、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析、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提高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分析提高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2、学会用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看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教学方法:
自学、讲述、实验法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演示实验:白磷的自燃。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准备回答: 1、什么是燃烧? 2、燃烧的条件?如何用实验验证? 3、灭火原理?常见方法? 4、爆炸原理?利?害?举例说明。 5、缓慢氧化?利?害?举例说明。 6、什么叫自燃?原因? | 观察实验 看书 |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自学能力 |
二、总结: 1、燃烧的概念: 板书: 燃烧:可燃物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 ||
2、燃烧的条件和灭火 问题:图1-8实验的目的? 提示: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温度和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结合日常生活常识谈谈对燃烧条件的认识。 结合日常生活常识谈谈你曾见过的灭火方法。 板书: 燃烧条件: (1)、温度达到着火点 (2)、有充足的氧气。 灭火条件? | 学生讨论: | 1、通过对实验目的的讨论教会学生一种科学实验方法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
3、爆炸 危害和好处? | 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爆炸 | 教育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 |
4、缓慢氧化 有何意义? | 举例: 铁生锈---不利 垃圾腐烂---有利 | 教育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 |
5、自燃 演示实验:白磷在空气中自燃 解释原因 如何防止自然火灾? | 举例: | |
三、作业 : 1、作业 本第二节 2、自然科学同步第二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