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默读课文,会写垂、越、彩、蜘蛛等12个生字。
2、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变化特征。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一)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8课。学生齐读课题。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课件出示会认的生字,学生读字,组词。
(二)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生字这个拦路虎看来已经被我们的小朋友消灭了。在这节课中你想学会哪些新知识呢?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走进18课,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朋友知道作者都写了雷雨哪几个时期的景象?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2、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读课文最合适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可以找三个同学,按照雷雨前、中、后每个人读一部分;可以找8个同学来读,每个人读一个自然段。
教师抓住学生提出按照雷雨前中后的'顺序的读法,引导学生读文。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
指名读文。读后汇报。
3、过渡:小朋友想不想欣赏雷雨这三个不同时期的景色呢?下面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吧。
三、分段读议,朗读感悟
(一)学习雷雨前。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读一读雷雨前的这一部分,想一想,作者在雷雨前都写了哪些景象呢?
小组同学讨论后,学生自由说说,教师相机板书(乌云蝉大风树枝蜘蛛树叶)
教师引读课文,通过适当范读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并进行朗读指导。学生练习朗读,逐句汇报读,再整体读1—3自然段。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和学生一起欣赏范读。
(二)学习雷雨中。过渡: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紧凑热闹,雨马上就要下下来了。和老师一起看一看雷雨中作者又写了哪些景象?准备好笔,在树上圈一圈,画一画。
以同桌为单位,读一读,说一说。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也小了)师:雷雨是变化的,来的快,去的也快,那小朋友们应该怎样把雷雨的渐变过程读出来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指导朗读,学生汇报读,齐读。
(三)学习雷雨后。
过渡:万物经过大雨的洗礼,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那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
7、8自然段,看看作者在雨后都写了哪些景象?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师: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的唱着歌,这个时候你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读课文呢?(高兴、喜悦)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
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
生练读,教师指名读。
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配乐朗读。
师:刚才的同学配乐朗读读的很美,那全班同学想不想试一试呢?教师播放音乐和画面,学生随乐齐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
把书翻到82页,书上有12个要求大家会写的生字,看一看这些生字你认为哪个比较难写,老师给大家做指导?
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老师利用课件进行集中指导垂、越、蜘蛛、彩。
五、课外延伸
课文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雷雨中,第二幅是雷雨后,只有雷雨前没有插图,;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灵巧的双手给我们雷雨前的景象也配上一幅插图。
六、课后总结
1、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总结汇报
2、师:生活中除了有下雨这种天气现象之外,还有下雪,下雾,下冰雹等天气现象,那同学们都应该认真观察,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像作者一样写的精彩!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2
一、 谜语导入、就题质疑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个谜语大家猜猜看“一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他,不是刮风就下雨。”猜出来了吗?
2、书写“阳”,拿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写写阳字
3、当太遇到阳,阳就要怎么读?(轻声)跟老师读一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四个太阳》。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四个太阳都是什么样的?这四个太阳都有什么用?)
二、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己小声地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注意读课文时要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谁来说说这是四个什么颜色的太阳?
3、你喜欢哪一个太阳呢?把他所在的段落找出来,自己读一读罢。
三、品读课文,感受美。
A、绿色的太阳
1、文中哪一段写了绿绿的太阳,大声的读一读。
2、学“街”
(1)这段文字有个生字宝宝,大家一起喊出他的名字吧。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他的?
(3)你能用它组组词吗?
3、提到夏天,你想到了什么?
5、现在呢?
6、是呀,看到这绿绿的太阳,小花觉得清凉,小草觉得清凉,还有谁也觉得清凉?
7、对了,在炎热的夏天,有了这个绿绿的太阳。(出示课文第一段话)高山上的树会说( ),田野里的庄稼觉得( ),街道上的人们想( ),校园里的小朋友也会说( )
8、真是到处一片清凉啊!
9、你能从你的朗读中让老师体会到夏天的清凉吗?先自己试试(指名读,同桌互读)
10、跟老师合作把清凉送给大家吧。
11、完成填空
我画了个( )的太阳,挂在( )的天空,( )、( )、( )、( ),到处一片( )。
12、指名填,集体读,集体背诵。同学们,其实背书并不难,只要抓住关键词句,你一定能成功的。
B、金黄色的太阳
1、喜欢金黄色太阳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板书丰收)
2、带着你的喜爱之情去朗读这段。
3、这段有三个生字宝宝,跟老师认识认识。
(出示熟、伙伴)
(1)谁来说说熟的反义词
(2)用伙伴造句。
4、果园里,果子熟了。到处都弥漫着香甜的气味。那到底是哪些果子熟了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吗?
果园里,果子熟了,有( )、( )、( )……(逐层深入引导学生从颜色、味道、形状等方面来说)
6、请女生带我们一起走进那金色的秋天去感受那丰收的喜悦吧!
C、红色的太阳
过渡:金色的秋天很快就过去了,随后来的是猛烈的北风和满天的大雪(课件出示冬季图),在这寒冷的冬天,你有什么感觉?(引导理解冻僵)
1、小明画了一个怎样的太阳送给寒冬呢?
2、出示:红红的太阳升起
3、现在是什么感觉?
4、老师也想通过朗读让大家暖和暖和,该怎样读?谁来教我?
5、生自由练读,师学读
6、结合老师出的填空题,用刚才教你们的办法背背课文。
我画了个( )的太阳,照亮( ),阳光( )着小朋友的手和脸。
7、指名背、男女赛背
D、彩色的太阳
过渡:小画家给夏天送去了凉爽,给秋天送去了丰收,给冬天送去了温暖,那它给春天送去了什么呢?
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哪里,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提供句式:
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 , 变成了 色。
小画家画了个多彩的太阳送给春天,是他给春天带来了万紫千红,就让我们跟随音乐,去感受春天。(边放音乐边读,你觉的春天怎么样?你能用以前学过的词来赞美春天吗?)
(:柳绿花红、莺歌燕舞、草长莺飞、春回大地、百鸟争鸣、百花齐放、泉水丁冬……)
春天真美啊?就让我们沐浴着彩色的阳光去感受这迷人的春天吧!自己练习读读。
小结:是啊,这位小男孩真是一个对生活对他人充满了爱心的小朋友,让我们带上自己的爱心,一起来个配乐朗诵吧!会做动作的也请你做做动作!
五、拓展
1、(播放《种太阳》)静静的听听这首歌,说说看唱了什么?
2、其实每位同学都有种太阳的愿望,就请你把心中的太阳播种到卡纸上,将你心中的话以这样的句式写下来吧!
3、出示句式:我画了个 太阳,送给 ,让他 。
(生写诗)
展示学生作品。(投影)
4、就让我们将温暖的种子洒遍大地,让所有的生灵都能幸福健康!
教学反思: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花了四个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了作者美好的心愿。
我在设计教学时,结合课标及文本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想象之美、音乐之美,从而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并将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内化,从而创造美。
开课伊始,质疑学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有一个,而且只有一种颜色,可书上怎么会有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尊重每位学生的发展潜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读、去想、去说、去做,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
同时,借助文本,再造想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试图在活动化的教学时空里,让学生学习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给师生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提供激发想象、即兴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想象王国里驰骋。
如在教学“彩色的太阳 ”这一段时让学生说说“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哪里,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有的说:“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柳树上,柳枝绿了。”有的'说:“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桃树上,桃花红了。”有的说:“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油菜花上,油菜花黄了。”这一设计使学生从书本世界回归于生活世界,当学生感悟到了“春天的色彩”后,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四字词组来描绘春天的景色,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感悟到小画家想象之美。这样既有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有再造想象的升华。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七八岁的孩子,是一株株的幼苗,让他们在想象中创造,在想象中积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学完课文后,播放音乐《种太阳》,让学生利用准备的材料,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太阳,并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给谁?为什么要这么画?最后展示作品,发表想法和意见。此时,配乐画面,表达交流,把美术、音乐和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想象力无疑插上了翅膀,学生们的眼亮了,语言也闪光了。有的说:“我画了个蓝色的太阳送给大海,让大海蓝得像宝石。”有的说:“我画了个心形太阳送给灾区儿童,让灾区儿童感受温暖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