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看懂图意,了解景物特点;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
1、学会14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言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黄山奇石》这一课。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我们这课介绍的是黄山的石。(板书课题)从课题中我们知道本课讲的是黄山上奇形怪状的岩石。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书上的图。
二、观察图。
出示挂图或指导学生看课文中插图。逐幅观察图,初步了解黄山有山峰、云海、树木苍翠、一派壮观、秀丽的景色。还有各种形色的石山。
三、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介绍了哪些黄山景物。
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迅速扫读拼音,读熟后再连起读句子。
第二遍,要求看看课文介绍了黄山的几种奇石。用笔画出各称。(仙桃子、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出示小黑板,指名学生读生字和生词。)
四、生字教学。
1、指名读、齐读小黑板上的`生字,用生字组词语。
2、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区”半包围结构,笔顺是:。
“省”上下结构,上面的“少”字不带钩,上下两部分要写得太长。
3、指导抄写生字。新词。(每个字词、抄三遍)
五、巩固练习:
自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看懂图意,能抓住景物特点。
2、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子.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秀丽风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观察第一幅图,指名学生读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各讲了什么?
1、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先指名学生回答,师再讲解。)第一句:安徽省南部有个世界有名的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闻名”:有名。“中外”——:指中国和外国。“闻名中外”就是国内、国外都有名。
第二句:“那里”,指黄山风景区,前半句是说黄山景色很美,后半句是说黄山的怪石更加有趣。“尤其”是特别、更加的意思。全班朗读第一段。
二、观察第二幅图,读第二段。
1、提出问题:这段介绍了哪种奇石?为什么叫它仙桃石?(仙桃石,它像一个大桃落在大石盘上。)
2、朗读第二段。小组讨论回答上面之问题。
师小结:这段话先告诉我们奇石的名称,后告诉我们奇石的样子。
三、观察第三幅图,读第三段。
1、提问:这段又向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朗读后,小组讨论。
3、指名回答:(猴子观海、猴子抱着腿、望着云海。)
4、理解词语:陡峭——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云海——从高处往下望时,下面的云像海一样。
5、小结:这段先告诉我们奇石的样子,后告诉我们奇石的名称。
四、引导学生用学习前三段的方法,学习第四、五段。
1、观察第四幅图。
2、提出问题:第四、五段介绍了什么奇石,它的样子是怎么样?
3、朗读后讨论回答:
(第四段讲山峰的石头像一位仙人在指路,第五段讲有座山峰上的巨石,像一只雄鸡在啼叫。)
理解词语:仙人——神话和童话里指长生不老,并且有种种神通的人。著名——出名。
五、自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一段概括介绍了几种奇石。指名学生回答。(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球。)
六、总结全文,朗读全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3、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5、朗读课文、试着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 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2、 、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4、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中国政区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点击课件,欣赏黄山风景)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今天,老师领着大家一起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一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起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点击课件“学习生字”)
指名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规则:先里边后外边。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与“着”区别。
状:与“壮”区别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起解决。
重点: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象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略)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中国政区图:介绍黄山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指政区图说),是著名的风景区。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面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点击“ 欣赏”)
二、逐段学习。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点击第一自然段段落指名读。
(2)结合刚才的欣赏说说黄山风景怎么样?
板书:秀丽神奇 怪石有趣
(3)能谈谈你对“尤其”的理解吗?(点击“尤其”特别、更加的意思)
(4)指导朗读。你能用喜爱的语气读读这段吗?指几名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点击“仙桃石”图:
你知道这块奇石叫什么名称,是什么样子的吗?(板书:名称 样子)
(2)课文是怎么介绍这块仙桃石的样子的?
点击“段落”。自由读。说样子。(板书:仙桃石 飞 落)
(3)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奇石的“奇”的语气来吗?这个同学读得字音标准,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齐读。
(4)小结学法。点击“小结”。(指板书说,名称 样子)
过渡:看完了“仙桃石”,我们继续沿着黄山崎岖的山路往前走。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点击“猴子观海”图:
现在你看到的奇石像什么?叫什么名称
(2)点击第三自然段段落:齐读。
作者是怎么介绍这块奇石的?(板书:猴子观海 抱 望)
(3)理解“翻滚的云海”:
你坐过飞机吗?看见过翻滚的云海吗?你愿意给小朋友介绍一下吗?
(4)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奇石的.“趣”的语气来吗?你能超过他吗?男女生比赛读。
(5)指导背诵:你能背下这一段吗?(指名背诵)
4、分两组比賽讨论自学第4节和第5节,分别说出奇石的名称和样子,再试着背诵。
(1)分组自学
(2)检查汇报:
板书:仙人指路 伸、指
金鸡叫天都 伸、啼
(3)提问: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呢?(小组讨论)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4)指导朗读。
课间休息:齐唱《幸福歌》
过渡: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只有这些呢?
5、学习第6自然段。
(1) 自由读这段。
(2) 分学习小组,任选一种奇石展开想象,仿照书上的介绍,说出奇石的名称和样子。
(3) 点击图画,请2-3组指派一个代表到台上给小朋友说一说。
三、小结:
今天,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欣赏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看到了那里秀丽神奇的景色,尤其是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让我们遐想翩翩。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怪石、温泉,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四、巩固练习:(点击课件)
1、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3、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五、作业:
朗读课文,再从课文中选出两段背下来。
板书设计:
名称 样子
仙 桃 石 飞 落
黄山奇石 猴子观海 抱 望 秀丽神奇
仙人指路 伸 指 怪石有趣
金鸡叫天都 伸 啼
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弓字旁”,会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弹”这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
3、能够结合语言文字和自己的想象体会出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2—5自然段,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语言文字和自己的想象体会出黄山奇石的有趣。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释课题,检测易错生字:
1、学生齐读课题,初步理解“奇”的意思: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6课黄山奇石。(教师板书—学生跟写)注意:“奇”中间的一长横要托住上面的“大”字,这样这个字才能写稳。
(2)学生读课题,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奇’的意思:
咱们一起读读课题,同学们谁能用“奇”组个词啊?学生说,教师副板书:奇怪、奇形怪状。
教师解题:从这些词看,“奇”的意思是,不常见的,特别的,与众不同的。那课题的意思就是:黄山有特别的,少见的的石头。带着对“奇”的理解再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题目的理解重点是对“奇”的意思理解。但让低年级的学生直接解释“奇”的意思很难,所以我就采用让学生组词和教师讲解结合起来的方法理解课题,在组词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2、复习第一自然段和易错生字,利用课件反馈:
(1)用填空的形式复习第一自然段内容。
(2)听写易错字词(南、尤)
教师小结: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都很认真,都抓住了第一遍记忆生字的最佳时机,牢牢地把生字记住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主要是复习,利用这个填空一个目的.是复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另一目的是巩固本课的四字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最后一目的是检测本课易错生字词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初读课文,带着问题读书,整体感受:
教师要求:请同学们轻声读书,找一找文中都介绍了哪些奇石?读完后在书中圈出它们的名字。
学生汇报:文中介绍的奇石有……(“都”的读音)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贴。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孩子从整体上知道我们都要学习哪些奇石,并从读书中初步感受这些奇石是有趣的。)
过渡: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到底怎样有趣呢,哪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
三、了解奇石的样子,体会奇石的有趣: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受有趣:
教师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奇石的样子,用笔划一划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再读一读。
学生默读,教师检查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
过渡:作者先介绍的“仙桃石”,我们就先来看看“仙桃石”吧。
(二)具体学习奇石样子,随机指导朗读:
仙桃石:
1、自己出声读读仙桃石这段,说说哪里有趣。
2、教师指导(大,飞来)。
(1)我们平时见过的桃多大,想象一下这个桃有多大,用手比一比这个大仙桃。
(2)生活中你见过吗?这么大的桃子哪来的?不是长出来的,是飞下来的。师述:看来此桃只应天上有,人间只在黄山见。
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导。(自己读——指名读)
4、观察写作顺序:
(1)观察介绍顺序:同学们看看这个自然段,小作者是怎样介绍的,先介绍了奇石的——学生接(名字),再介绍了——学生接(奇石的样子)
(2)找相同介绍顺序的奇石:细心的同学们找一找,书中还有哪一块奇石是先介绍名字,再介绍样子的呢?(齐说:仙人指路)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孩子在自己读的基础上,说说有趣的地方,教师采用抓住重点字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文字进行想象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仙桃石”的有趣。最后进行朗读的指导,使学生在体会有趣的基础上带着感情进行朗读)
仙人指路:
1、巩固作者的介绍顺序。
2、自己读文,介绍样子。
3、边做动作边朗读。
4、练习朗读两个自然段。
朗读练习:自己试着想奇石的样子,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男、女生分读这两段。
过渡:我们先欣赏的两块奇石都是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介绍奇石的样子,另外的两种奇石介绍的顺序可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是——学生接(先介绍奇石的样子再介绍奇石的名字。)
师述:剩下的奇石,你们想先看哪一块?(随学生选择学习)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是略处理的,主要是在学生了解样子的基础上,用边读边做动作的方法体会奇石的有趣。)
猴子观海:
1、自己读读这个自然段,说一说你觉得哪儿有趣?
2、随学生发言指导体会奇石的有趣:
(1)体会“一动不动”:
【1】学生自己先说
【2】教师引导:对比平时猴子好动的特点,想象说说为什么会一动不动?(观云海)小石猴看着这翻滚的云海,都看得出神了,会想什么呢?
(2)体会表示样子的句子。(两只胳膊抱着腿)
【1】生说自己觉得有趣的词语,说感受。
【2】对比句子:情景设置:老师也看着奇石写了一句话,你们感觉哪句更有意思?
猴子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
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
【3】教师引导: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加上“两只胳膊抱着腿”你就觉得有意思了呢?(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通过这些词使我们看到奇石不只外形像猴子,连它的胳膊和腿都那么清楚,那么逼真。不是人工雕刻,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真是太有趣啦。
【5】训练朗读:这么神奇,有趣的语言,让我们多读读,记在脑子里。
(3)体会“翻滚的云海”:
【1】自己说说你认为云海什么样啊?
【2】观看云海的图片。感受云海的美丽:看完黄山四绝之一的云海,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连接语:这么美丽的云海,难怪小石猴会看得入迷呢?
(4)体会“望”字的准确性:
【1】细心的同学,快帮老师挑一挑,老师打错了一个字。(望)有什么不一样?这个字用得太准确了。
【2】文中也有一个字表示“看”这个意思——“观”。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看”的字(瞧、盯、瞥等)
3、训练朗读:通过同学们的讲解,我觉得“猴子观海”太有趣了,这只小石猴太可爱啦!,你们能用读的方式,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猴子观海”这块奇石的有趣吗?(同桌互读——推荐读)
过渡:“金鸡叫天都”和前几块奇石不一样,是由几块巨石组成的。那我们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在学生读文基础上,说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教师采用比较句子、比较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想象画面、利用视频理解词语等方法帮助学生体会奇石的有趣,同时采用不同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金鸡叫天都:
1、自己读书,用读告诉大家金鸡叫天都很有趣。
2、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学生汇报:睁开眼,你在脑海中出现怎样的画面。
3、对比写作顺序:
如果我们都把奇石的名字放在前面写,样子放在后面写,(课件出示名字放前)你读起来有什么感觉?对,写同一种东西,在顺序上有变化,别人在读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重复和单调。
过渡:除了具体介绍的四块奇石外,课文还介绍了——学生接(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再造想象,帮助学生理解奇石的样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三)学习另三种奇石,同时练习说话。
2、学生选择介绍顺序,介绍奇石样子。
教师要求:课文中有三种奇石,只说了名字,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奇石的样子吗?
3、指导生字:
介绍到“仙女弹琴”时:这里边有一个生字,给我们带来一个新偏旁,这个字念“弹”。
(1)复习“弓”笔顺。
(2)对比独立的字和偏旁的不同——观察生字结构(左窄右宽)
(3)重点指导:写好哪笔这个就很好看了。(横平竖直,该压线要压线)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6)学生评写,巩固要点。
四、整体回顾,带着感情读书
:
黄山奇石不仅形状奇特,还引起我们神奇的想象。黄山的奇石真是太有趣啦!请同学们再美美地读一下课文,体会一下黄山石的神奇和有趣。
追问:奇石这么有意思,为什么只重点介绍4种,另3种也这样介绍不好吗?
五、作业:
1、利用老师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一遍。(先说再把它写下来)
2、选你最喜欢的奇石一两块,介绍给你的父母听。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