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蜗牛教学设计

2023-11-08

语文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1

  设计说明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 zàiháizi wánquánbiàn huífāyá

  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

  hǎo jiǔwō niúwánbɑpáyɑpá

  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由扶到放”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独立感受文本内容,并逐步学会自学,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选手。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的分角色朗读会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心理活动。

  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练习自己眼中的四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对话。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节课我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中把歌曲、图画及角色朗读有效地融入到其中,使学生在欢快的音乐、美丽的图画和丰富的想象中学习知识,了解自然,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安排不太恰当,模仿练习对话环节显得仓促,学生说得不充分。

语文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2、会写4个字。

  3、认识偏旁:王字旁“王”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说明了要珍惜时间,时间有限制的,生命也一样,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无限的事。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你知道蜗牛这种动物吗?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小蜗牛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小蜗牛》,让我们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zhù  hái wán bɑ  fā yá pá yɑ jiǔ huí quán biàn duì

  住  孩  玩 吧 发 芽 爬 呀 久 回 全 变 对

  mā

  妈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玩:音节:二拼音节,偏旁:王字旁“王”,认识偏旁王字旁“王”,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发:多音字

  fā 发芽

  发

  fà 头发

  反义词

  对——错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王字旁“王”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五、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

  六、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写偏旁

  玩——( )

  爬——( )

  全——( )

  加偏旁

  主——( )

  元——( )( )

  王——( )

  反义词

  错——(对 )

  四、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

  五、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边分析边出示本课插图或者课件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8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8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

  (3)蜗牛一家住在哪里?(小树林旁边)

  反义词:小——大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

  (3)春天来了,妈妈对小蜗牛说什么?(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发:多音字

  fā 发芽

  发

  fà 头发

  反义词:里——外 来——去 大——小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句号。)

  (3)小蜗牛多长时间回来的?(好久)

  (4)他看见小树发芽了吗?(没有)

  (5)它对妈妈说看见什么了?(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很多草莓呢)

  (6)小蜗牛为什么没有看见小树发芽呢?看见的是小树长满了叶子呢?(因为蜗牛爬太慢了,它从春天出发,夏天才爬回来,听说蜗牛是爬三步退两步)

  长:多音字

  zhǎnɡ 长满

  长

  chánɡ 太长

  着:多音字

  zhe 笑着

  着

  zháo 喝着 ,着火,着急

  反义词

  多——少

  6、请第一行学生一起读第四自然段,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1个感叹号)

  (3)蜗牛妈妈说什么了?(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几:多音字

  jǐ 几颗

  几

  jī 几乎

  7、请第二行学生一起读第五自然段,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五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句号。)

  (3)小蜗牛多长时间回来的?(好久)

  (4)它摘到草莓了吗?(没有)

  (5)它对妈妈说看见什么了?(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6)小蜗牛为什么没有看摘到草莓?看见的是蘑菇,还看见树叶都变黄了呢?(因为蜗牛爬太慢了,它从夏天出发爬到了秋天才爬回来。听说蜗牛是爬三步退两步)

  8、请第三行学生一起读第六自然段,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六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1个感叹号)

  (3)蜗牛妈妈说什么了?(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9、请第四行学生一起读第七自然段,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七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句号。)

  (3)小蜗牛多长时间回来的?(好久)

  (4)它摘到蘑菇了吗?(没有)

  (5)它对妈妈说看见什么了?(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6)小蜗牛为什么没有采到蘑菇?看见的是雪,还看见树叶都掉了呢?(因为蜗牛爬太慢了,它从秋天出发,爬到了冬天天才爬回来。听说蜗牛是爬三步退两步)

  10、请第五行学生一起读第八自然段,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八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1个感叹号)

  (3)蜗牛妈妈说什么了?(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11、读完这篇课文,小蜗牛爬的慢,为什么妈妈不责怪它?

  因为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腹足纲;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区。蜗牛很小,爬得也很慢,这是它的特点。

  12、然后老师总结:小蜗牛爬行的过程就是认识四季的过程,我们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也说明了要珍惜时间,时间有限制的,生命也一样,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无限的事。我们人不可以象蜗牛那样慢的。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

  五、灵活朗读

  八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

  六、课文升华

  欣赏诗歌

  杂诗

  作者: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八、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背下来,背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对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对”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妈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妈”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全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全”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回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回”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六个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带拼音书写汉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