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的教学设计

2023-08-05

位置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从实际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景中用数对确定位置

  1、故事引入《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同学们大家都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吧!聪明的阿里巴巴赶走了四十大盗,和女仆莫吉娜来到了强盗们藏宝的山洞。洞的尽头有两扇巨大的石门,紧紧地关着,阿里巴巴和莫吉娜使出浑身的力量,可石门纹丝不动,怎么办呢?忽然阿里巴巴看到这两扇石门上刻着许多文字和数字。阿里巴巴笑了,他兴奋地告诉莫吉娜:“我找到了打开宝库之门的密码了!”莫吉娜和阿里巴巴打开了宝库的大门,把强盗的宝藏分给了乡亲们。那你们知道开启宝藏的密码吗?

  (同学们举手)看来有的同学知道有的同学不知道,阿里巴巴看到这些数字和文字乐了,他找到了开启宝库的密码,那这些数字和文字有什么关系呢?不知道密码的同学你们想知道吗?知道密码的同学你们想不想知道你的答案是否正确呢?那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像这样的数字。

  2.请班长起立,他们的描述准确吗?

  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长的位置,有的.同学说第几组,第几行,第几排)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还可以从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行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班长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如果大家是站在老师这个位置看全班的座位,这张图应该怎么放?(课件

  把座位图转过来,班长的位置变了吗?为什么?

  (没变,还是第四列第三行,因为老师和我们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但位置没变)

  (2)探究新知。

  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

  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

  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吗?

  板书:(3 ,5)

  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位置吗?

  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板书)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板书)

  (3)巩固新知。

  A、谁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指名两个,说出数对的含义,板书出来。

  老师板书:(5,2),请这个同学起立,回答问题:(2,5)(5,2)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2、5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B、老师出示图中的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1,5)(4,2)(3,3)

  当出示(3,3)时,问: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

  如果有个班级最后一个同学的位置是(7,7),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为什么?

  (49个,因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先让学生在心中想好你想叫得同学的位置。

  二、通过多种练习(课件)

  三、解决上课时的难题《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四、小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利用一个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把学生带入一个故事的王国,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创设了本班学生的座位位置的情境,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同时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中通过设计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

  根据老师的描述找位置、根据同学的描述“猜猜他是谁”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从两个维度描述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总之,整堂课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单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让我让学生说出自己和前后左右的同学的位置,并从中找出规律,看看前后的两个同学和左右的两个同学和自己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而没有让学生发现:左右的同学和自己在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自己在同一组,这部分比较欠缺。

位置的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平面图上使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导学】

  课前激趣导入课题 板书:确定位置

  (一)自学课本例1、

  1.认识“列”和“行”

  你知道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用几个数据吗?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 着的一排是列,( )着的一排是行。

  2.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

  现在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一下小丽和小军的位置吗?

  3.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 )个数据。你能把“第二列第三行”换成一种更简洁的.方法吗?( )

  现在你能用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小丽和小军的位置吗?(请表示出来)

  这两组数对的两个数字一样吗?它们的先后顺序相同吗?两个数的位置能随意调换吗?为什么?

  4.确定第几列一般从( )往( )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 )往( )数。

  (二)学生独立完成例2

  组内交流,班级展示。

  课中

  【小组合作】

  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自学中出现错误的人在组内学会。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班级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质疑探究】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来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

  【测评反馈】

  1.填空

  (1)竖排叫做( ),横排叫做( )。

  (2)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 ),第二个数表示( );两个数之间用( )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 )括起来。

  (3)小红坐在第3列第5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4)(1,3)表示第( )列第( )行;(3,1)表示第( )列第( )行。

  (5)在电影票上表示座位用( )和( )表示。

  2.选择

  (1)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的数据是( )个。

  A.1 B.2 C.3 D.4

  2.判断。

  (1)点(3,2)与点(2,3)是 同一个点。( )

  (2)小明在班上的位置是(4,5),表示他坐在第4行第五列。( )

  (3)(4,5)和(5,4)位置上坐的是同一个人。( )

  【游戏升华课题】

  利用所学知识学生互送礼物。

  课后

  练习三第五题

位置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

  师引导、生探究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引入。

  上课时间到了,我们班同学坐的整整齐齐的,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呢?(让每位同学写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板书:列行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班级座次表)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师指图:这是谁的位置?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吗?板书:(2,5)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位置吗?

  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板书)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板书)

  2、巩固新知。

  A、谁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指名两个,说出数对的含义。如:老师板书(5,2),请这个同学起立,回答问题:(2,5)(5,2)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2、5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B、老师出示图中的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他同学判断对错。(1,5)(4,2)(3,3)

  当出示(3,3)时,问: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

  如果有个班级最后一个同学的位置是(7,7),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为什么?(49个,因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C、小游戏:接龙老师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起立,说出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以此类推。

  D、寻找新位置。

  1、收拾好你的东西,根据你手中的数对,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

  2、出示特殊数对位置,例如(5,)、(,)谁能帮助这两个同学找到他们的位置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1)你能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2)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2)周六,小红和妈妈去动物园玩,她们的游玩路线如下:

  (3,0)——(1,1)——(0,3)——(3,5)——(6,4)请你说出她们的参观路线。

  2、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9,8)这个格已经涂好了,你能接着涂一涂吗?

  (9,8)、(12,11)、(13,0)、(6,11)、(5,10)、(14,5)、(6,9)

  2、生活中的数学

  (1)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教师出示:地图、围棋图。

  (2)出示练习一的2题,这是国际象棋,你能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位置

  数对(3,5)

  列,行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

  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位置的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地球的位置妙不可言”的缘由。

  3、培养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激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了解太阳系

  出示地球的图片,猜猜这是什么?

  继续出示各种图片,师:地球上有美丽的草地,有茂密的森林,有清澈的湖泊,有可爱的动物,当然还有我们人类。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地球吗?

  师过渡:对啊,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地球。在太阳系,目前知道的有八大行星,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颗行星,也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会这么特殊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课件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位置

  1、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要求。

  ①把课文读通顺。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

  ①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的读给同学们听。(指名读,随机指导。)

  ②师: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地球之所以这么美丽,是由于地球所处的位置……(让学生接着说。)

  出示句子:齐读

  句1:地球所处的位置真是妙不可言。

  3、快速浏览,找找地球在太阳系中处在怎样的位置?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句2:地球在太阳系中,是距太阳由近到远排序的第三颗行星,正是由于地球所在的位置,使它成为宇宙的一个奇迹。

  ①自由读,指名介绍一下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强调由远及近)

  师:如果老师把“由远及近”这个词去掉,你们来读读,行不行?

  ②、师:你了解太阳系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资料,课件出示太阳系图及其简介。

  句3: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它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员。

  a、自由读,从这段话中你了解了太阳系那些知识?

  b、让学生找找哪颗是地球,并说说是怎么找到的.?(再次强调“由远及近”的顺序。)

  师:就这么一个词,让我们很容易就在图上找到了地球的位置,作者用词可真准确。

  ③看课件,出示其他行星的名称读一读。你能不能象课文介绍地球一样介绍一下并金星和水星的位置?指导学生把话说好(金星在太阳系中,是距太阳由近到远排序的第二颗行星。)

  师:为什么说地球的位置是妙不可言的呢?

  三、深入阅读,感悟“妙不可言”的距离

  1、请同学们认真读2-4自然段,找找原因。

  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地球上有液态水。

  师:水的存在的形式有三种:分别为气态(如水蒸汽)、液态、还有就是固态(如冰),确实液态水是产生生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液态水呢?再找找原因。

  预设2:学生可能会说:因为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80摄氏度。

  师: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80摄氏度,正如课文中所说的,那真是一个地狱。而这样的高温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预设3:学生说:这是由于它们距离太阳的远近不同造成的。(师:我们来看看它们离太阳的距离有什么不同,出示句3。)

  句4:地球距太阳1.496×108公里,而金星距太阳只有1.082×108公里,这使得金星受到太阳的照射要比地球强得多。

  ①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好数字(1.496乘以10的八次方公里。)

  ②师:地球距太阳约为1.5亿公里,这到底有多远,你能想象吗?(先让学生说说这距离有多远)然后说:我们来看《太阳》一课中的一句话,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距离有多远。

  句5: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a、齐读。师:读着这句话,你对这距离有多远是不是清晰了些?拿我们熟悉事物同我们不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比较,能帮助我们认识不熟悉的事物。

  b、的这个距离让我们无法想象。而就是这个距离却让地球有了液态水,让地球有了生命。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距离。师边说边完成板书:

  地球

  液态水

  如果比这距离近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找句子读,并根据课文概括地说。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近 ← 地球

  被分解 液态水

  如果比这距离远会出现什么情况……(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近 ← 地球 → 远

  被分解 液态水 冰

  师:离太阳近了水被挥发,离太阳远了水以冰的形式存在,而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让地球有了液态水。这位置真是……(回读句1)

  b、师:现在谁能看板书来说说这位置“妙不可言”在哪里?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不远也不近,恰到好处,这是一个孕育了生命的位置,这是一个充满奇迹的位置,这个位置确实……(回读句1)

  2、师:北京时间20xx年11月9日11时33分,欧洲宇航局的向金星发射了一颗名为“金星快车”的探测器,这是欧洲首次向金星发射探测器,(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美苏双方共发射了20多个探测器。)也是十多年来人类探测器再次探访金星。在“金星快车”发回的照片中,你看了怎样的情景?发挥想象写下来。

  我从照片上发现,金星上没有,没有,没有。

  3、师小结:是呀,相似的大小、质量、构成,但地球上有的金星上都没有。正是有了这妙不可言的距离,才有了我们人类,才让地球成了奇迹。

  出示句6齐读:地球所处的位置真是妙不可言,它使地球成为宇宙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