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2-3分钟)
师:请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不错,现在是秋天。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秋天》这篇课文,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秋天的特点。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果子甜了、大雁南飞、庄稼熟了)
师:除了我们学过的秋天,一年中还有春天、夏天、冬天(PPT展示图片)
春、夏、秋、冬就是我们一年的四季,一年是按照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四个季节不断更替变化,我们要学会掌握四季的规律并且能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四季的美。
二、学习新课
(一)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举起手来跟着老师一起写本课的课题。
jì
板书:4四季
齐读读课题两遍
2、师:现在老师给大家朗诵一下课文,请大家圈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jiān shuō chūn qīng wā xià wān de jiù dōng
尖说春青蛙夏弯地就冬
1、PPT逐个展示生字
2、师:我们请坐得最好的小老师来带我们读一下(一个学生带一行)
3、老师带读一遍
4、生齐读一遍
5、开火车查看掌握程度(抽查一两列)
师: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6、师:我们已经学过很多识字方法了,有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谜和组词法。现在给一分钟你和同桌讨论一下,你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宝宝
师:时间到生:我知道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你们刚才讨论的结果,看谁的方法更棒。
加一加:尖(小加大)
猜字谜:(1)自有一日出头天——春
组词法:说:说话的说春:春天的春
7、学习难点生字
说蛙夏地
板书
说:言字旁
蛙:虫字旁
夏:折文
地:土字旁
de(慢慢地)(轻轻地)
地
dì(土地)(地面)
(二)进入课文
1、播放课文音频,请同学们认真听并且感受四季的特点
PPT同时展示课文
2、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朗读指导:“尖尖”要读得轻细,表现出草尖的柔嫩
读“圆圆”时声音微微上扬,体现荷叶的美丽
3、分组朗读,每组读一个季节,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4、师:请问同学们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东西
板书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5、学习第一节
(1)请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春天的活力
(2)请生根据课文补充完整
板书
春天的
(3)学习拟人手法
师:这里的“他”指的是什么?草芽可以说话吗?
这里把不是人的东西当做人来写就称为拟人句
板书
nǐ
拟人句
第二课时
一、整体巩固
(一)复习拟人句
1、齐读全文
2、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拟人句,拟人手法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修辞手法。
举例:(1)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2)风儿清唱著歌
(3)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4)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说一下拟人句
提示:唱歌跳舞
(二)把握全文
1、根据课文填空
师:我们课本里还有很多拟人句,请同学们找出其他季节的拟人句
草芽对小鸟说荷叶青蛙说谷穗鞠着躬说雪人顽皮地说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把括号补充完整。
PPT展示
春天(尖尖)的(草芽)
夏天的
秋天的
冬天的
师(总):春天气候变暖,万物苏醒,小草开始发芽了。荷叶喜水喜暖,只有在夏天才会生长起来。秋天庄稼都成熟了,谷穗也被成熟的果实压弯了腰。冬天天气变冷,冰天雪地,小朋友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啦。
3、模仿造句
师:四季除了课文提到的景物还有很多其他景物,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现在我们请细心的、善于观察生活的小朋友来像课文那样补充句子说一说。
PPT展示
,他对:“我是天”
(桃花)(红红),他对(蜜蜂)说:“我是(春天)”
(梅花)(点点),他对(雪花)说:“我是(冬天)”
(细雨)(绵绵),他对(柳叶)说:“我是(春天)”
(烈日)(炎炎),他对(蛐蛐)说:“我是(夏天)”
(白雪)(皑皑),他对(腊梅)说:“我是(冬天)”
二、学习生字
1、PPT展示田字格生字
2、师黑板展示写法
3、生在课本描红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教学建议
一、识字
本课6个生字以三字一组分两行的方式呈现,易于学生朗读、记忆。针对课文编排的特点,建议教学时以3个字为一组进行教学。第一组可以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在看图说话中引出“天地人”3个字。第二组可以通过师生对话引出“你我他”,把识字和日常表达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日常用语进行听读、正音。
本课要认的6个生字中,“人”的声母是卷舌音,“你、我”是第三声,单个字读要注意读到位。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建议借助图片、听读、创设情境交流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1)图片示范正音。可以依次出示一组相关图片,如“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教师手举对应的生字“人”示范读,学生跟读,理解字义。
(2)场景听读正音。如,借助生活场景认读“地”,教师可以用枚举法展示各种生活场景:铺满土的叫土地;铺满沙的是沙地;长满草的'是草地;铺满雪花的是雪地。教师手举生字卡片“地”,听学生的发音,并及时正音。
(3)日常交流正音。“你我他”是日常交流用语,可以衔接入学教育的内容,创设交流氛围。如教师一手举生字“你”,问“你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你”递交给学生;一手举生字“我”,说“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出示生字“他”,指学生问“他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他”递给这名学生。在交流递送生字卡片的过程中正音识记生字。
本课要求识记6个生字。“天、人”结构较简单,“地、我”结构相对复杂,“你、他”带有相同的部件。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动作、生活场景等,形象化地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1)生活语境识字。本课6个生字都是常用字,我们可以呈现各种生活中带有生字的图片,通过不同语境帮助学生识记、认读生字。
(2)比较识字。比较“地”和“他”,说说不同在哪里。
(3)动作猜字。辨认“天”和“人”,可以根据字形请学生上台演示动作,其他同学猜汉字。学有余力的话,可以结合生活,积累“天地、他人”等词语。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朗读课文,因此读正确是本次朗读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要重视正确示范和听音纠正。教师示范朗读时,要把声调读清楚,特别注意“你、我”的声调都是第三声,三字连读时,“你”要读成半上,与第二声相似,“我”的声调要读完整。
本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仅呈现了6个汉字,中间没有标点符号。朗读时,教师应结合内容理解,引导学生一组三字连贯读,要避免6个汉字一字一顿地读。
2、理解运用。在语境中理解运用。“天地人”的教学在借助插图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语境带学
生读一读,在新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字义。如:
晴天、阴天、雨天
草地、菜地、雪地
男人、女人、老人
“你我他”的教学可以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拿着生字卡片进行自我介绍、询问他人的方式,在交流中巩固生字,如,“我叫李小明。”“你叫什么名字?”“他是你的同桌同学吗?”
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的形式,但要重在生字的识记、认读,避免将这一实践活动变成口语交际。教学时,可以为三人小组准备一套“你我他”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以选生字、递送卡片的方式促进对生字的识记认读和理解运用。
教学资源
1、国画《一望大江开》。配合课文,用一幅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品作为铺底。画面近景是岩石松枝,龚半千和费
密同游,吟诗唱和,眺望远处。中间大片留白,远处空旷无垠,咫尺之间似有万里之遥,让人可以充分感受天地之广袤。取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意。
2、“天地人”三才之道。
“天地人”来源于《周易#8226;说卦》,天地人被视为宇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才”是指本质,“三才”是三方面具有实质的内容,在《周易》中具体指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了。“天道”是阴和阳,“地道”是柔和刚,“人道”是仁和义。“三才之道”的探讨和论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广泛,在古人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也有“三才者,天地人”的说法。民间春联也有:“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由此可见,“天地人”三才之道在我国经几千年而流传不衰,对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3
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抽读卡片:声母z、c、s,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师: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还记得吗?来,谁跟它们打个招呼?
2.指名读,齐读。
3.z、c、s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平舌音。)zi、ci、si我们又叫它们(整体认读音节)。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复习旧知入手,利用游戏使学生打开思维,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条理、有目的地复习,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课,自主互动
1.学习zh、ch、sh、r的音和形。
(1)(出示情境图)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能在情境图里找到相应的声母朋友吗?请把声母卡片贴在对应的图下。(老师在黑板上打乱顺序摆出zh、ch、sh、r四张拼音卡片和课本中的情境图。)
(2)请学生上台摆卡片。
(3)学生说说这样摆放的理由。
预设:
学生甲:我看到这幅图上有小猴子在织毛衣,所以我把卡片zh放在它的下面。
学生乙:因为图上的小板凳和椅子合起来有点像zh,所以我把zh这张卡片贴在它的下面,我还看见了长颈鹿在值日,她正在认真地擦黑板,黑板上写着“日出”两个字。
学生丙:我还看到小刺猬在椅子后面,合起来就像ch,所以我把ch放在它的下面。
……
(4)老师领读声母zh、ch、sh、r,引导学生比较zh、ch、sh和z、c、s发音时舌头位置的不同,知道zh、ch、sh是翘舌音,z、c、s是平舌音。(zh是翘舌音,发音的时候舌头要翘起来。教师用手演示舌头翘起来的动作。提示z和zh发音的区别。)
(5)老师出示带有zh、ch、sh、r、z、c、s的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
(6)师生共同做游戏:听音举卡片。
(7)学生自编儿歌。比如,“小猴织毛衣,zh zh zh;刺猬吃苹果,ch ch ch;一只石狮子,sh sh sh;小苗小苗,r r r。”
2.学习zhi、chi、shi、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zhi、chi、shi、ri。
导言:声母z、c、s有自己的双胞胎姐姐,它们分别是zi、ci、si,zh、ch、sh、r也有自己的双胞胎姐姐,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谁能在黑板上的紫色方框里写出来。(老师在声母zh、ch、sh、r的卡片旁边画上方框。)
(2)请四个学生上台写。
(3)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四声。(强调声母要读得轻短,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得稍响且长。)
①出示zhi、chi、shi、ri及它们的`四声,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同桌检查,认不准的可以请教老师。
③教师指名读。
④学生选音组词。
3.练习巩固。
(1)游戏:魔力耳。
①首先由老师任意抽读zh、ch、sh、r、zhi、chi、shi、ri、z、c、s、zi、ci、si中的一个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然后由学生准确地找出相应的拼音卡片。比如,老师:“请你仔细听,争当魔力耳!”然后抽读声母、音节,由学生找出相应卡片。
②学生每找对1个卡片,就在自己的“星星本”上记1颗“☆”。最后,请紧邻的前后四人小组比一比,看看谁得的“☆”多。
(2)游戏巩固,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手形游戏)
小朋友伸出手,老师读平舌音和翘舌音,如果听到的是平舌音,就把手举得平平的;如果听到的是翘舌音,那么就把手翘起来。(师读声母,生做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自主学习中,初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体现了开放的教学思路,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让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图与字母是有联系的)来猜字母的读音,教会学生利用以往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合作交流的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了探究的命题,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音,体会发音过程,探究发音方法,在熟悉的事物中去找新的未知点,从而,产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三、拼读音节
1.学习zh、ch、sh、r和韵母相拼的音节——“大显身手”。
(1)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拼读音节。(教师范读、学生个人读)
zhā zhè zhù zhuā zhuō zhí
chá chě chū chuā chuō chī
shǎ shè shù shuā shuō shī
rè rǔ ruò rì
(2)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组,分别是“智慧组”“可爱组”,每组分发4张图片。
shǔ shù数 数
chǐ zi尺 子
shí sì十 四
rì lì日历
sì shí四 十
rì qī日 期
hē chá 喝 茶
shí zì识 字
①每组选两个小朋友上讲台拼读音节,看看哪组最先把4张图片上的音节拼读出来。
②再从各个小组里面选3个拼读速度最快的同学当“智多星”,上台接受另外两个组同学的挑战。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可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巩固知识,而且学生通过共同参与游戏,可以逐步养成互助互爱,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品德,并感受到浓浓的伙伴情,从而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获得了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四、正确书写
引言:同学们,你们能把zh、ch、sh、r四个声母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吗?
1.教师指导学生说说zh、ch、sh、r四个声母的组成。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线格里的拼音朋友都占哪一格呢?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课件出示拼音写法,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写zh时,两个字母要靠紧一些。
3.教师重点指导r的写法,看看r的形状像什么,是不是像小草发芽了?来,跟着老师一起读:小草发芽r r r。(书空r。)
4.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提示:同学们写字时,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笔握好。)
5.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写得好的给予鼓励,写得不好的给予指正。)
6.教师指导学生修改自己书写的字母,同桌互查书写是否正确规范。
设计意图:本环节指导学生在认读的基础上进行书写的练习,有张有弛,有静有动,使课堂气氛活跃。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开放互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体现。
五、谈话结束
今天学到了哪些本领?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入,也有利于教师发现不足,及时弥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温故知新”,教师指导学生读音节。
—a z—e z—u sh—u—o
ā shè shǔ chù zhuō shuò
3.sì shí rì qī hē chá shí zì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二、学习生字、儿歌
1.识字学词。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适时出示“擦桌子、折纸”两个词语。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这两个词语。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桌、纸”,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教师指导学生记忆字形,介绍好的识记方法。
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认识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①引导学生指出:“桌”是有光滑平板,由腿或其他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家具。可以用来吃饭、写字、工作。
②形象记忆“纸”:出示纸张,引导学生明白这就是“纸”,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
2.“书声琅琅”。
(1)出示《绕口令》,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看谁最认真。
(2)指导学生把读不准的音节画下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教师巡视指导。
(3)强调“四”和“十”的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读。
(4)多种形式读《绕口令》,学生感受韵律美。
设计意图:采用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地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总结激励
今天我们与声母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交上了朋友。同学们拼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非常好!要继续努力呀!
教学反思:
这堂课学生基本上是在编儿歌,做游戏、学中玩、玩中学中度过的,教师有意识地注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扩大了学生的学习容量和知识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整堂课老师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来使每个环节自然地过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拼音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声韵成音的方法,使之能够自主学习拼读音节,并形成能力,提高其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