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教学反思 篇1
物理是初二学生刚接触的一门新课程,教材在编写课程时有意识的进行了安排,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声》安排在第三章,学生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通过一个月的教学实践,二次练习结果却与老师的想象相甚远。就其根源有以下几点:
1、满足于表象,思考不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老师例举的事例有很高的认知度,但要求学生举例时往往无从说起,对生活的事情缺乏思考。
2、对学生了解不够,师生缺乏互动。教学中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和结论,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新课标渗透了STS(科学、技术、社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有时课上讲得太多,学生练习得太少,没有把握好校正时机,基础知识夯实得不牢固。学生很大程度上满足于听,不去思考,回家后并不去记忆,对基本概念掌握的很差,作业情况很不理想。
4、对学生认知过程认识不够。对一些知识的讲授时,总自以为很容易,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能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而一笔带过。没有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的,对于一些重点特别是难点的知识点,不但要讲透而且要针对性地加强练习、加强运用。
在今后,我将从以下方面来改进教学:
1、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继续做好分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后进生辅导。
2、对基础知识讲解透彻、分析细腻;准确把握重点、难点,避免课堂教学中,重点知识不突出,误将“难点”当“重点”讲的现象,避免重点、难点错位、失衡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3、向扎实有效课堂努力。力求多种教学模式并用,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有效的学习形式。
4、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齐抓共管。
初二上册物理教学反思 篇2
初中物理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的科学。
首先对于学生而言,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观念应该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个人认为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太适用,我们应该让学生大胆的去猜想,不能对于学生的猜想不加考虑的一票否决,当有学生问到:房屋究竟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人站在车里向上扔东西东西会怎么样物体为什么下落而不向上掉?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却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当初牛顿没有在苹果树下看书或者牛顿坐在榴莲树下看书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无疑是学生的创新思想,学生的思想很活跃,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是我们教师所不及的,当我们所讲到这些知识的时候的'答案也就一目了然的呈现出来,对于学生提出的答案当他们知道答案后印象非常深刻,这样不断的质疑不断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端。物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去找到问题也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