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案范文

2023-11-04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在观察和实践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手拉手”,“想一想”,“走一走”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体验一千米有多长。

  2、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长度单位,都有哪些呢?

  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指生回答:米,分米, 厘米,毫米并板书。)

  师:说得真好。那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呢?(生分别用手势比划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

  师:还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我们一般用米、分米、厘米、毫米。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单位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千米有多长”(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在你的印象中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生:我觉得1千米

  大约得围着阳平关镇绕一圈吧。

  生:1千米

  就是1000

  个1米。

  生:也就是10个100米

  对不对老师?

  师:对,你们说的很好,1千米就是1000个1米,也是10个100米那么长,那谁能告诉大家1千米是多少米?

  生:1千米当然是1000米了

  师:真聪明,那哪个同学能用手比划一下1000米有多长呢?

  生:啊!老师我不能。

  (生纷纷想办法怎样能体会1000米到底有多长)

  师: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到操场上体会一下呢?(想)那你可要听清尚老师的要求,咱们到操场上走一走。为了节省时间,课前老师在操场上为每个小组测量了 10米的距离,咱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做好记录,看看10米的距离你能走多少步,大约用了多长时间。(注意走路的时候要自然地走,不要故意迈大步,好吗?)下面咱们轻轻地走到操场不要打扰别人上课,能做到吗?  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走一走,师旁边指导,小组长做好记录。

  (一)走一走:体验100米

  有多长

  1、在操场上,请3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再请第四个小朋友来测量,向大家汇报测量结果。

  2、想一想:几个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是10米

  长?确定10米

  长的距离。

  走一走;10米长的距离大约要走多少步?(提示:步子要像正常走路时大小,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

  3、多少个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是100米

  ?测出100米

  的长度。

  走一走,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走完后示意

  老师,帮助你记录所需要的时间。

  (二)估一估:推测1千米

  有多长

  1、回到教室。我们已经感知了100米

  的长度,想一想:10个100米

  是多少米?1000米

  也可以说是1千米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2、汇报数的结果,并进行比较。并完成表格。

  米数

  10米

  100米

  1000米

  所走的步数

  所用的时间

  约多少同学手拉手

  3、小组交流后再汇报:你能结合刚才的活动,说一说,1千米

  大约有多长?。

  ①10个100米;

  ②100个10米;

  ③走1千米大约需要20分钟;

  ④1000米能走多少步;

  ⑤学校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⑥50米的跑道,走20个那么长就是1000米。

  ……

  4、教师小结:1千米

  =1000米

  或1km

  =1000m

  (1)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让人一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学生试读、齐读。

  (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指名板演。

  (三)估一估(用走1千米

  所需时间作参照)和我知道

  1、从自已家到学校的距离够1千米吗?

  2、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1千米吗?

  3、你还知道哪些情况下用“千米”作长度单位?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适时演示课件

  4、教师小结

  表示较远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将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1千米和1000米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相同的点。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A、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B、评价自己的表现如何?说说哪个小组表现的。

  要求:课后由组长负责在小组评比表中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加分。

  四、习题设计

  基本练习

  书中37页

  1、填完后说一说为什么选用这个单位?

  2、填完后说一说怎样想?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案范文 篇2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者在讲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同学科教师)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或交流活动。下面是关于二年级下册《1千米有多长》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

  二年级下册《1千米有多长》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第四册第44页至第 46页《1千米有多长》,我准备从以下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1千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抽象出长度单位“千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抽象,教材通过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会1千米有多长:第一步:通过同学们手拉手站成一排,体会10米大约有多长;第二步:通过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和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体会100米有多长;第三步:通过10个100米跑道的长是1千米等场景,体会1千米有多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拉一拉、走一走、想一想等这些简单的活动,真正体会到10米、100米的距离到底有多长。在进行认识“千米”教学时,充分联系前面100米有多长,10个100米长就是1千米,然后结合?校实际,学校操场的跑道有400米,那么2圈半就是1千米,使学生体会到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要用“千米”作单位,并介绍怎样用字母表示以及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

  二、说学生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多数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困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操场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实地拉一拉、走一走、想一想等活动,充分感知“千米”这一长度单位到底有多长;对于学困生,以和他们玩游戏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感知1千米的具体长度,从多角度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并让他们积极汇报自己的亲身体会,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原则。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观经验。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受并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的关系,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拉一拉、走一走、说一说、想一想、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1千米有多长的过程,感受长度单位的实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长度单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四、说教学重难点

  找准重难点是上好课的前提,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在活动中体验千米的含义,正确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五、说课前准备

  记录单、大屏幕

  六、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本课教学采取“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交流中学习。

  教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复习引入、情景激趣、引导发现、学用结合。

  学法:观察、想象、验证、类比推理。

  七、说教学流程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一)引入新知;(二)探究新知;(三)巩固新知;(四)拓展新知;(五)总结新知.

  (一)引入新知

  1、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谁能比划出1米的长度?

  3、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____千米。告诉老师,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巩固旧知,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测一测(在操场上进行)

  ⑴、同学们自由组合,手拉手站成一排,看一看几个人才能站成大约10米长。数清人数,并记录下来。

  ⑵、请同学们以刚才站成大约10米长需要的人数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大约有多少步,做好记录。

  (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测量,为感知1千米长度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想一想(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手拉手站成10米需要的人数,想一下,我们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长?你认为多少个同学才能手拉手站成一排呢?

  ⑵、我们测量出10米大约走多少步,你知道100米大约需要多少步吗?1000米呢?

  (通过这些简单的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10米、100米的长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算一算

  ⑴、如果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400米,算一下,沿操场走几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

  ⑵、小结:沿操场走2圈半,也就是走1千米。1千米=1000米 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要用千米作单位)

  4、填一填。 [第一范文网-]

  ⑴、我们已经知道1千米有多长,你是否知道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完成书中 46页填一填)

  ⑵、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千米的标志?学生回答后,大屏幕播放\\\"你知道吗\\\"

  (加深对千米的认识,同时感受长度单位的实用性)

  ⑶、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比较远的距离。

  5、估一估。

  ⑴、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

  ⑵、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课下,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感受并体验1千米有多长)

  (三) 巩固新知(大屏幕出示)

  1、在(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a.沈阳到北京的铁路长8000( )。

  b.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全长1943( ),平均海拔4000( )。

  c.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6700( )。

  d.月亮绕地球每秒运行8( )。

  (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