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课前准备
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演示:利用课件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2、谈话:出示爱迪生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题)
二、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利用拼音和工具书把字词读准。
2、同桌互读互查,读准生字词。
3、识字游戏。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三、朗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练读。
2、指名几名学生接龙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4、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四、想像
1、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利用课件复习生字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二、感悟
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神态等,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如:从父亲对爱迪生前后的态度变化;从爱迪生的动作表现;从房间内的变化等方面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师生共同研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三、讨论
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拓展
积累爱迪生说的名言警句。
资料袋:
词语解释:
环顾:向四周看。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
相关链接:
生平简介
爱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1847 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他一生中的发明超过二千多种。他不但成为近代物理史上一位相当杰出的科学家,更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一生卓越的成就并非侥幸,而是他百折不挠、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成果。由于家境贫困,爱迪生只受过三个月的小学教育,十二岁就开始在火车上工作。虽然如此,他仍然努力不懈,刻苦自学。他在少年时代已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掌握了丰富的电学、化学等知识,还喜欢在车上和家里进行一些「小实验」。1863 年,他在一家铁路公司当服务员,他的发明生涯也从此开始。随着他的发明一个个地诞生,他的名子开始为人熟悉,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
1873 年爱迪生制造出双工式发报机,翌年又制造了四工式发报机。1876 年,他在门洛帕克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也就是「爱迪生发明工厂」。在往后的两年,他发明了留声机,轰动了全世界,使他获得法国爵士的衔头。
爱迪生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电灯。他做了 1600 多次耐热材料和 600 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灯泡。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为了推广电灯的使用,他研究出并联电路、保险丝、绝缘物质、铜线网络等电器系统的各种附加设备;又制造了电压稳定的发电机和经济配电的三线掣。1882 年他在纽约建立了一个电力网。虽然他使用直流电 的输电方法限制了传送电力的距离,但这项伟大的贡献,已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1883 年爱迪生发现热电子发射现象,为电子管的面世奠定了基础。1887 年,他在西奥伦治建立了更大的实验室。在那里他的发明更是多不胜数,其中较重大的有 1888 年的电影摄录机;1896 年的电影放映机和镍铁电池。他接二连三的发明,使他在1928 年获得了国会金质特别奖。
1931年,爱迪生在西奥伦治与世长辞,享年 84 岁。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2
课前透视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挂图或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题)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由于课文介绍了一个大多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人物,所以教师抓住这个线索,引导学生观察,谈话,拉近学生与文中人物和课文内容的距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增加了学生的体验。)
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利用拼音和工具书把字词读准。
2、利用生字词语卡片,互读互查, 生字掌握情况。
3、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教学实效。)
朗读
1、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4、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想像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结合课文插图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图画想像课文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重点词语的点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少,而且书写上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集中一课时指导的做法。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
第二课时
回顾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巩固学习内容,实现自然过渡。)
感悟
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神态等,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如:从父亲对爱迪生前后的态度变化;从爱迪生的动作表现;从房间内的变化等方面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师生共同研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抓住主要问题,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讨论
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与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拓展
1、你还知道关于爱迪生的哪些资料?在全班交流。
2、收集爱迪生说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实现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拓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词语解释:
环顾:向四周看。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4
【课前透视】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挂图或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题)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由于课文介绍了一个大多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人物,所以教师抓住这个线索,引导学生观察,谈话,拉近学生与文中人物和课文内容的距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增加了学生的体验。)
〖对话平台
一、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利用拼音和工具书把字词读准。
2、利用生字词语卡片,互读互查, 生字掌握情况。
3、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朗读
1、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4、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三、想像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结合课文插图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图画想像课文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重点词语的点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诱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注意积累词句。同过程阅读感悟,引导学生领悟爱迪生聪明、多动手、善发现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生字,会写9个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4.领悟爱迪生聪明、多动手、善发现的特点。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挂图或课件。
2.学生准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30.爱迪生救妈妈)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3.出示爱迪生画像
这就是爱迪生,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现,你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他小时候还想过办法救妈妈的命呢(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他是用什么办法救妈妈的吗?请赶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吧,读后说说你最想对爱迪生说什么?(爱迪生真是聪明)
[设计意图]
由于课文介绍了一个大多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人物,所以教师以亲情谈话为契机,抓住这个线索,引导学生观察,谈话,拉近学生与文中人物和课文内容的距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增加了学生的体验。这样导入,亲切自然。
二、读文识字
1.亲情激励:今天,我们也来学学爱迪生,看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帮助大家把生字学得又快又轻松,谁就是我们班的爱迪生。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生字要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小组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4.小组推荐识字的好办法,班级交流。
5.大家评比班级“爱迪生”。
6.出示生字词;
(1)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2)学生自愿选择生字,读一读,并在文中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子,读给大家听。
7.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8.听拼音。出示生字卡老师读字音,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9.生字部件组字。老师给每个小组许多汉字部件,学生合作用这些部件组成学过的字。如:尸+出=屈
10.展示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教学实效。
11.指导朗读
①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②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④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环节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讲识字记忆方法。【加减法】
谈 — 讠 → 炎(炎热)
斤 + 丶 → 斥(斥责)
由 + 氵 → 油 (油灯)
大 + 亏 → 夸 (夸奖)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欣赏: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6.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设计意图]
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少,而且书写上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集中指导的做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
从巩固学习内容入手,实现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二、引导感悟
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神态等,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如:从父亲对爱迪生前后的态度变化;从爱迪生的动作表现;从房间内的变化等方面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师生共同研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思考讨论:
① 爱迪生的妈妈究竟处在怎样的危险处境?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内交流。
② 如果不及时做手术,妈妈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这可怎么办呢?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来?
指导学生看图,说一说。
③这个办法究竟怎样?找出相关的语句说明。
结合爸爸和医生的动作、表情来评议。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抓住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感悟语境,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体验讨论
1.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预设答案:爱迪生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在实践中发现了许多科学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与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2.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关于爱迪生的哪些资料?在全班交流。
四、拓展活动
1.课外搜集有关爱迪生的.故事。
2.收集爱迪生说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有效地实现了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拓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板书设计:
决定手术
28.爱迪生救妈妈{ 镜子聚光 } 善动脑 勤动手
手术成功
附:词语解释:
环顾: 向四周看。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蕴含科学知识的文章。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妈妈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炎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培养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因此,本教学设计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以读为本,诱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注意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本设计还安排了拓展练习的教学环节,有效地实现了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拓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促进了学生的积累,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6
目标: 1、会认“迪、检”等11个生字,会写“油、检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是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重难点:标1、3。
课前准备:收集介绍爱迪生生平事迹的资料,了解他小时侯喜欢动脑、动手的特点以及他长大后在科学发明上的伟大贡献。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侯的故事。请听老师读课文,看看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
二、师范读课文。说一说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2、齐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字音准确。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段就回家多读一读。
4、同桌合作学习我会认的字并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a、读出生字,要求字音准确。
b、互相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齐读生字,说说这些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型结构。
6、全班交流怎么记住生字的方法。
7、用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8、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9、车检测生字。
四、齐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句子读通顺、流利。
五、我会填。
jí jí
上医院已经来不( )了,爸爸很着( )。
zuò zuò
爱迪生长大以后,为电灯的发明( )了很多工( )。
六、作业: 1、收集有关爱迪生生平事迹的资料。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还记得爱迪生是怎样的人吗?
通过收集,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同时介绍爱迪生: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实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二、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有什么习惯?(爱动脑)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段。
正因为他爱动脑筋,所以,他的妈妈有一次得了疾病,他就靠他的聪明救了妈妈。
2、 四人小组自学2——5自然段。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妈妈得了什么病?当时的情况怎样。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爸爸的看法是什么?医生的看法呢?
3)、手术的结果怎样,医生是怎么夸爱迪生的?
3、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好下列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
1)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还是摇头”;
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
语言:“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读中感悟医生开始的束手无策,以及此后对小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的感情。
2)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
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3)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
表情:“委屈”;
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在读中感悟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4、指名表演。全班评议。
三、学习我会写的字。
1、齐读生字。
2、用学过的方法记字。
3、读一读,比一比:
捡——检;谈、淡——炎;斤、诉——斥;
由抽——油;才困——团;青贝——责;情生——性。
4、•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描红练习。
四、作业。
1、听写生字。
2、预习31课。
板书设计:
妈妈得阑尾炎要马上做手术
30、爱迪生救妈妈 伟大的发明家
(爱动脑筋) 爱迪生拿镜子照亮 ,手术成功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7
课前准备:收集介绍爱迪生生平事迹的资料,了解他小时侯喜欢动脑、动手的特点以及他长大后在科学发明上的伟大贡献。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侯的故事。请听老师读课文,看看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
二、师范读课文。说一说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2、齐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字音准确。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段就回家多读一读。
4、同桌合作学习我会认的字并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a、读出生字,要求字音准确。
b、互相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齐读生字,说说这些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型结构。
6、全班交流怎么记住生字的方法。
7、用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8、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9、车检测生字。
四、齐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句子读通顺、流利。
五、我会填。
jíjí
上医院已经来不了,爸爸很着。
zuòzuò
爱迪生长大以后,为电灯的发明了很多工。
六、作业:1、收集有关爱迪生生平事迹的资料。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会认“迪”等11个生字,会写“油”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的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中感悟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介绍爱迪生生平事迹极其伟大发明的资料。
2、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简介爱迪生,导入新课
1、示爱迪生像,老师板书“爱迪生”三个字,指名认读,说说怎样记“迪”字。
2、学生介绍课前了解的爱迪生生平及发明
3、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了解他小时的故事吗?
4、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带生字的词语和感兴趣的词语,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查,纠正读音。
3、老师初识字卡,学生找出带着各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随机进行音练习。
4、课件出示“开火车”或“夺红旗”游戏,分组竞赛认读词语、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
三、演读课文,感悟内容
1、小组内推荐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让学生听后说说故事大意)
2、老师范读或不播放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悟课文。
3、小组合作,分角色演读课文。(当叙述语读到某个角色的活动时,该角色扮演者要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老师巡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鼓励学生互相提意见,出主意)
4、选一两个小组进行演读比赛。台下的同学进行评议,要求说出演读好或不好的原因:
重点评议:
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迟疑”“还是摇头”“夸奖”;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语言:“连连------”“今天多亏了这小家伙,它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演读中感悟医生开始时的束手无策,以及随后对小爱迪生相处的办法感到的满意和夸奖。
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演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以及他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表情:“委屈”;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在演读中感悟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五、布置作业
1、课外练读。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欣赏,品味。
2、出示“我知道”图标,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二、巩固识字
1、游戏“加一加”。
2、游戏“对口令”。
3、小组内比赛找本课的形声字,看谁找得快。
4、生字扩展组次比赛。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图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
2、出示“我的发现”图标,说说发现了什么。
3、学生临摹,老师巡视,注意纠正书写姿势。
四、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2、说说你想积累本课那些词语。可以是带生字的,也可以是不带生字的,写在黑板上,然后读一读。
3、让学生小组内将一件发生在课堂上或家里的小事,争取把课文中学的词语用上几个。
五、拓展阅读
1、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学生阅读。
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抓住爸爸、医生、爱迪生这几个人物的言行,来感悟人物当时的内心世界以及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通过朗读对话来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学生多能准确的抓住一些重点的字词来体会理解,特别是体会出爱迪生的聪明机智、沉着冷静。课后再让学生搜集有关爱迪生的故事,进一步了解爱迪生的优秀品质。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会认“迪”等11个生字,会写“油”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A案
〖课前准备
1、让同学查阅介绍爱迪生生平事迹及其伟大发明的资料。
2、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简介爱迪生,导入新课
1、出示爱迪生像,老师板书“爱迪生”三个字,指名认读,说说怎样记“迪”字。
2、同学介绍课前了解的爱迪生生平及其发明。
3、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你们想了解他小时候的故事吗?
4、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自身感兴趣的词语,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查,纠正读音。
3、老师出示字卡,同学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随机进行正音练习。(要提醒同学:看清“斥”的声母,看清“性”“阑”“堂”“检”“炎”等字的韵母;“恍然大悟”的“恍”和“晃”字音相同,但意思不同,“晃”在“明晃晃”一词中应变读为一声)
4、课件出示“开火车”或“夺红旗”游戏,分组竞赛认读词语、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
三、演读课文,感悟内容
1、小组内优秀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让同学听后说说故事大意)
2、老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带,让同学初步感悟课文。(提示同学留意哪些地方读得好,给自身留下较深的印象或使自身发生了某种感受,做个记号)
3、小组合作,分角色演读课文。(当叙述读到某个角色的活动时,该角色扮演者要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老师巡视,引导同学进入情境。鼓励同学互相提意见,出主意)
4、选一两个小组进行演读竞赛。台下同学进行评议,要求说出演读好或不好的原因。(目的是让同学在情境中感悟理解文中的词语、句子)
重点评议:
⑴ 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踌躇”“还是摇头”“夸奖”;表情:“踌躇”“满意的笑容”;语言:“连连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小朋友!”在演读中感悟医生开始时的束手无策,以及随后对小爱迪生想出的方法感到满意和夸赞。
⑵ 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演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以及他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⑶ 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表情:“委屈”;语言:“俺没胡闹,俺想出方法了。不信您瞧!”在演读中感悟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四、安排作业
1、课外练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欣赏、品味。
2、出示“俺知道”图标,引导同学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字词、内容、思想、学习方法等)
(老师要注意引导同学回顾初学课文时对课题的质疑,让同学认识爱迪生救妈妈的聪明方法是利用了玻璃镜子对光线有聚集作用这一科学知识。爱迪生之所以从小就这么聪明,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在实践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
二、巩固识字
1、游戏“加一加”:
如:尸+出=屈 火+火=炎 忄+生=性……
2、游戏“对口令”:
如:竖心旁,光字边──“恍”字记心间。其他字处置方法相同,师生对、同桌对、男女对、小组对
3、小组内竞赛找本课的形声字,看谁找得快:
如:溜、悟、晃、恍、聪、伙、油、检
4、生字扩展组词竞赛。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俺会写”图标,让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
2、出示“俺的发现”图标,说说发现了什么。(如:“油”“检”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团”字里面的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炎”字下面的“火”要比上面的“火”大一些。“责”字中间一横要写长些……)
3、同学临摹,老师巡视,注意纠正书写姿势。
四、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练习“俺会填”。
2、说说你想积累本课哪些词语。可以是带生字的,也可以是不带生字的,写在黑板上,然后读一读。
如:检查、急性、一溜烟、明晃晃、呵斥、委屈、亮堂、恍然大悟……
3、让同学在小组内讲一件发生在课堂上或家里的小事,争取把课文中学的词语用上几个。
五、拓展阅读
1、把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同学阅读。
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10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还记得爱迪生是怎样的人吗?
通过收集,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同时介绍爱迪生: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实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二、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有什么习惯?(爱动脑)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段。
正因为他爱动脑筋,所以,他的妈妈有一次得了疾病,他就靠他的聪明救了妈妈。
2、四人小组自学2——5自然段。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妈妈得了什么病?当时的情况怎样。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爸爸的看法是什么?医生的看法呢?
3)、手术的结果怎样,医生是怎么夸爱迪生的?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好下列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
1)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还是摇头”;[
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
语言:“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读中感悟医生开始的束手无策,以及此后对小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的感情。
2)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
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3)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
表情:“委屈”;
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在读中感悟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4、指名表演。全班评议。
三、学习我会写的字。
1、齐读生字。
2、用学过的方法记字。
3、读一读,比一比:
捡——检;谈、淡——炎;斤、诉——斥;
由抽——油;才困——团;青贝——责;情生——性。
4、·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描红练习。
四、作业。
1、听写生字。
2、预习31课。
目标:1、会认“迪、检”等11个生字,会写“油、检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是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重难点:标1、3。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挂图或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课
1、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题)
2、演示:利用课件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的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同座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4、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读通顺流利。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5、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7、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三、朗读想像感悟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结合课文插图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图画想像课文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重点词语的点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词语。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二、研读理解
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神态等,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如:从父亲对爱迪生前后的态度变化;从爱迪生的动作表现;从房间内的变化等方面理解。(随机演示镜子聚光实验)
3、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师生共同研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课件对比出示:爱迪生用镜子聚光的前后情景)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三、讨论深化
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与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关于爱迪生的哪些资料?在全班交流。
2、收集爱迪生说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或做过哪些小实验说一说。
五、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爱动脑筋
30、爱迪生 救妈妈
聪明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12
教具准备
1.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一个人读一段吧。
8. 读的真好!几乎一点都没错。谁来说说自己画了哪些词语?
9阑尾,就是人们平时说的盲肠,它长在我们的右下腹。它一发炎非常疼痛,还能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的又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也叫急性盲肠炎。小朋友,你们听懂了吗?
10. 为什么画这个?
11. 溜是个生字,你记住了吗?
6. 认识了。
7. 轻读课文。
8. 我画了“急性阑尾炎”,但是我不懂它的意思。
9. 我画了“一溜烟似的”。
10. 因为这能形容人跑得非常快。
11. 记住了,很简单,就是三点水加上留下的留。
6分钟
1. 聪明的孩子们,能用你们的聪明帮助大家把本课要写的3个字和3个词写好吗?
2. (出示课件:要求写的字──油、检查、团、斥责、炎、夸奖)请大家先自由读读
3. 小朋友,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词齐读两遍吧。
4. 现在请大家开动脑筋,睁大眼睛,看看、想想,想想、看看,书写这些字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几个红色的字要特别注意哦,很容易写错的。(范写“炎、检查、夸奖”)
5. 在座的小朋友,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动手,把这写字认真地写两边,看谁写的最漂亮。
6. 下面我们一起做个认字游戏。将认识的字组词。
1. 能──!
2. 自由读字词
3. 齐读字词
4. 观察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5. 写字
朗读全文
1. 这片课文很有意思,大家回去后可以表演,也可以做个小实验,看看镜子能不能把灯光聚在一起变得更加明亮。为了表演的更好,我建议大家再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大家愿意吗?
2. 好了,下课。
1. 愿意。(集体朗读全文)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13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小时候的故事。生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质疑。师梳理问题。(能解决的直接处理,大问题板书问号)
二、合作学习效率高
师:想解答疑问还需要我们读好课文,读准生字。
出示
1、小对子互相检查横线里的字,教一教读错的字,能用上恰当的识字方法就更棒了。
(学生按照提示学习交流,师巡视了解学情。引导走入下一环节。)
出示:
2、你有困难我来帮:
3、既然大家都会读,我们再来挑战一下,谁有信心领大家组词读?
4、有个字想和大家单独见见面,通过查字典子发现了什么?依次出示“晃”的读音和组词,进而总结读音不同,意思不同。你想不想也查查字典,看看认识多音字“溜”? (认识了生字,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来读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有补充出示
1、组内分段读课文,读完后将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在小组内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过会一起交流。
2、再思考你们(刚才提出的)“爱迪生是怎样救妈妈的?”,划出相应的句子,小组内补充。
3、课堂中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师适当补充。
4、课堂中指名读划出的句子以及自己的感受。出示段落。略微指导字音或停顿。
读完这段话,你最想对爱迪生说什么呀?明确:爱迪生你真聪明。
5、爱迪生和爸爸在这一段中有一段有趣的对话,想不想分角色读读?出示对话。
指名两组比赛,在比赛中体会:要想读好对话,要注意提示语和标点符号。并且利用动作和表情传到人物的心情。
如果学生做的不到位,老师就参与示范。加入动作、表情。让学生明白读好对话要抓住提示语,读好标点符号,还可以加入恰当的动作、表情。
6、一开始爸爸不明白爱迪生那么做的目的,可等他看完爱迪生的做法后,他一下子明白了吗?用个文中的词语来说,就叫:恍然大悟
7、你会用这个词吗?
先让学生说说看,不会的时候再引导。
四、在比较中提高
1、出示孩子写得字和规范的字“恍”“悟”,孩子观察竖心旁怎么写才规范。
2、总结并范写。生写,挑写得好的张贴。
五、引申交流
1、出示自己的图片,引导孩子明白道理。
2、出示作业超市
3、了解爱迪生的名言和故事。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抓重点词句品读,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实际感受感悟情况危急和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并通过朗读领会爱迪生的聪明。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想办法把生字学得又快又轻松,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小组推荐识字好办法,介绍给同学们。
偏旁加熟字:迪性尾溜恍团
谈—讠→炎(炎热)
斤+丶→斥(斥责)
由+氵→油(油灯)
大+亏→夸(夸奖)
4、多种方法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情况。
翘舌音:斥
平舌音:责
5、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品词析句,感悟文意
(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感悟妈妈病情的危急。
1、过渡:妈妈怎么了?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急性阑尾炎”的知识。
2、她的情况危险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在二、三自然段中勾画出表现当时情况危急的句子,再读一读。
3、学生汇报、交流
重点品读:
(1)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什么叫“直打滚”?为什么会这样呀?想一想,妈妈在疼得直打滚的同时,还会有哪些表现呢?她可能还会叫些什么?指名读、分小组读、齐读。
(2)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
“急忙”还能换成哪些词?
想象一下爸爸焦急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
(3)去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马上在家里做手术。
医生急吗?你是从哪个词中感受到的?为什么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4)大家急得团团转。
团团转是什么样儿的?想象一下,急得团团转时会怎么样?能不能演一演?
比较句子:大家急得团团转。
大家很急。
你认为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5)用( )得( )练习说话。
4、分角色朗读医生和爸爸的对话,体会医生和爸爸的无奈。
(1)大家为什么会这么急呀?指名说,板书:暗
(2)医生想过办法没有?结合“环顾四周、迟疑”等词语体会医生的无奈。医生在向四周看什么呢?他又在迟疑什么呢?
爸爸的办法可行吗?你又是从哪儿知道的?
结合医生的动作、表情体会爸爸办法的不可行。
(3)分角色表演读对话。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悟爱迪生怎么救妈妈,领会爱迪生的聪明。
1、过渡: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2、自主、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自然段;
画一画:用直线画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
说一说:与同桌的伙伴交流交流。
3、学生交流。
品句:
(1)(出示)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结合“突然、一溜烟、不一会儿”等词语体会爱迪生的速度快。透过文字,你能体会此刻爱迪生的内心吗?
指名读、评价读、自由读。
(2)(出示)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板书:镜子)
师生合作读,学生想象房间里的情形。(板书:亮)
(课件出示插图)情境表演(师扮演家长)问:孩子,今天你们学了《爱迪生救妈妈》,能不能给我讲讲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吗?(引导学生用上文中的词来复述。)
4、爱迪生的办法可行吗?你是从哪儿看出的?文中又是怎么写的?
理解“恍然大悟”。爸爸对爱迪生是什么态度?后来呢?
爸爸恍然大悟,医生呢?
5、分角色练读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
抓住“又急又气、斥责、委屈”提示语引导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教师随机抽同学读医生夸奖爱迪生的句子。问:你为什么夸奖爱迪生是个聪明的孩子呢?(板书:聪明)
3、学生夸夸爱迪生。
4、师质疑,引出第一自然段。
师:大家都急得团团转时,年仅七岁的爱迪生却急中生智想出办法救了妈妈的命,是什么原因呢?(板书:爱动脑勤动手)
四、总结延伸
1、师补充爱迪生不同时期的照片、图片、名言,(课件)更全面地了解爱迪生。
2、总结全文,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
3、课外收集有关爱迪生的名言或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
2、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说发现了什么。(如:“油”“检”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团”字里面的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炎”字下面的“火”要比上面的“火”大一些。“责”字中间一横要写长些……)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指导
贝: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了竖弯勾。
斥:联系“斤”的书写,第三笔在横中线,第四笔在竖中线,最后不要忘写点。
责:上下结构,上面要写得扁写,中间横短,第三横最长,下面的“贝”略长,横折的横在横中线上。
夸:大字头撇捺不超过横中线,要盖住“亏”。
奖:大字要托住上半部分,最后笔是捺。
炎:上小下大,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
3、学生认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优秀作业,师生共议。
5、完成课后“我会填”。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15
一、品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欣赏、品味。
2.出示“我知道”图标,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字词、内容、思想、学习方法等)
二、巩固识字
1.游戏“加一加”。(如:尸+出=屈 火+火=炎 忄+生=性……)
2.游戏“对口令”。(如:竖心旁,光字边──“恍”字记心间。其他字处理方法相同,师生对、同桌对、男女对、小组对)
3.小组内比赛找本课的形声字,看谁找得快。(如:溜、悟、晃、恍、聪、伙、油、检)
4.生字扩展组词竞赛。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图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
2.出示“我的发现”图标,说说发现了什么。(如:“油”“检”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团”字里面的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炎”字下面的“火”要比上面的“火”大一些。“责”字中间一横要写长些……)
3.学生临摹,老师巡视,注意纠正书写姿势。
四、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2.说说你想积累本课哪些词语。可以是带生字的,也可以是不带生字的,写在黑板上,然后读一读。
(如:检查、急性、一溜烟、明晃晃、斥责、委屈、亮堂、恍然大悟……)
3.让学生在小组内讲一件发生在课堂上或家里的小事,争取把课文中学的词语用上几个。
五、拓展阅读
1.把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学生阅读。
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教学反思:
《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妈妈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前已经让学生收集了爱迪生的资料,因此上课的时候,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学生交流和老师简单介绍之后,便设置了这节课的第一次读:让学生读“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学生对爱迪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能自然地带着感情读,给这节课的学习开了个好头,并在学生思维中定下基调。
朗读是我这节课的重点,也是特点,我注重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但是我觉得我还有些不足。朗读还训练地不够扎实。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有层次的.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的个性在朗读飞扬。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篇16
教具准备
1.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迪生的聪明才智。
3.学习爱迪生细观察、爱动脑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感情朗读,感悟爱迪生的聪明才智。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引入
2分钟
1. 谁知道爱迪生的故事?
2. 大家知道这么多爱迪生的事情,看来我想考考大家的一个填空也难不住大家了。(出示课件:爱迪生长大以后,为电灯的发明( )了很多工( )。
3. 小朋友,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大家互相说说。
4.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大家齐读课题。
1. 自由发言。
2. 填空练习。
4. 爱迪生救妈妈
自学生字词
结合词句朗读感悟
1. 大家都读过课文了吗?
2. 还想读吗?
3. 好。那就请大家再把课文读读。读完后,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 请大家说说,读完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5. 关于生字你们都知道了什么?这样吧,请大家再把课文默读一遍,做这样两件事:(1)把生字连词勾画出来,看看懂不懂这个词语的意思,如果不懂可以和同学商量也可以问老师。(1)其他的词语你要是喜欢也可以勾画出来,也要考虑一下它的意思。小朋友,咱们一起读书勾画吧。
6. 生字都认识了吗?请大家先齐读一遍。(然后在跳读(
7. 谁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大家都想读,那我们就一个人读一段吧。
8. 读的真好!几乎一点都没错。谁来说说自己画了哪些词语?
9阑尾,就是人们平时说的盲肠,它长在我们的右下腹。它一发炎非常疼痛,还能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的又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也叫急性盲肠炎。小朋友,你们听懂了吗?
10. 为什么画这个?
11. 溜是个生字,你记住了吗?
12. 谁接着说。
13. 哎呀,老师没讲你就知道意思了。你事先查过成语词典吗?
14. 那你怎么知道的?
15. 啊,真聪明!能够根据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小朋友,咱们一起看看他是怎样理解的。
16. 真了不起呀。同学们,我们要学习这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好方法!这个词语里有两个生字哦,你是怎样记住的?
17. 请继续说说。
18. 是啊,晃是多音字。老师这里要告诉你们,晃在明晃晃这个词中读成第一声,大家跟我读一读:“明晃晃”。(出示词语卡片:明晃晃、晃荡)大家跟着老师读读这两个词语。
19. 还有别的吗?
20. 为什么要画这个词呢?
21. 其实你也很聪明。既然你画出了聪明,我建议大家再画一个词语。请看第一段,请大家把“爱动脑筋”画下来。
22. 知道我为什么请大家画这个词语吗?
23. 对。这是一个原因。
24. 呵呵,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25. 啊?注意了,咱们好好听听。小朋友们,你们也听听这个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深刻含义。
26. (与学生握手)天哪,你把我的心理话都说出来了。那么你愿意这样做吗?
27. 是的,老师相信你愿意,因为你现在就是一个爱动脑筋的聪明的孩子!小朋友。你们愿意多动脑筋吗?
28. 现在就请大家动脑筋。请看大屏幕:(课件──课后“我会填”:上医院已经来不( )了,爸爸很着( )。)那位小朋友会填?
1. 读过了。
2. 想
3. 自由读书
4. (1)我知道爱迪生很聪明。(2)我知道爱迪生用镜子把光聚在一起,使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让医生给妈妈成功地做了手术。
5. 默读课文、勾画生字、互相讨论,询问老师。
6. 认识了。
7. 轻读课文。
8. 我画了“急性阑尾炎”,但是我不懂它的意思。
9. 我画了“一溜烟似的”。
10. 因为这能形容人跑得非常快。
11. 记住了,很简单,就是三点水加上留下的留。
12. 我画了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就明白了的意思。
1.3. 没有。
14. 看课文知道的。
15. 课文第四段写了,爱迪生和几个小伙伴拿来大镜子以后,被爸爸斥责:什么时候了还胡闹!这说明爸爸不明白爱迪生的意思。等到镜子把灯光聚在一起,病床上明亮起来后,爸爸一下子就明白了大镜子的作用,就不骂爱迪生胡闹了。这就是恍然大悟。
16. 很简单。这个词语是形容心里明白的,所以这两个字都有竖心旁。竖心加上光就是恍,竖心加上吾就是悟。
17. 我画的是“明晃晃”。我发现这里的晃字读音和前面学过的“晃荡”的晃字读音不一样。
18. (跟读)
19. (简单说说“环顾四周、斥责委屈、夸奖”等。)我还画了“聪明”这个词。
20. 因为爱迪生很聪明。
21. 画词语
22. 您想让我们多动脑筋。
23. 您可能是想说,爱迪生聪明的原因是爱动脑筋。
24. 我还知道您的深刻含义。
25. 您的深刻含义是让我们以后要多动脑筋,不能光靠自己的小聪明,如果耍小聪明,就不能把学习搞好。
26. 愿意。
28. 填空并读读。
写字
6分钟
1. 聪明的孩子们,能用你们的聪明帮助大家把本课要写的3个字和3个词写好吗?
2. (出示课件:要求写的字──油、检查、团、斥责、炎、夸奖)请大家先自由读读
3. 小朋友,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词齐读两遍吧。
4. 现在请大家开动脑筋,睁大眼睛,看看、想想,想想、看看,书写这些字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几个红色的字要特别注意哦,很容易写错的。(范写“炎、检查、夸奖”)
5. 在座的小朋友,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动手,把这写字认真地写两边,看谁写的最漂亮。
6. 下面我们一起做个认字游戏。将认识的字组词。
1. 能──!
2. 自由读字词
3. 齐读字词
4. 观察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5. 写字
朗读全文
1. 这片课文很有意思,大家回去后可以表演,也可以做个小实验,看看镜子能不能把灯光聚在一起变得更加明亮。为了表演的更好,我建议大家再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大家愿意吗?
2. 好了,下课。
1. 愿意。(集体朗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