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比尾巴

2023-09-26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比尾巴 篇1

  教学目标

  1、自由读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堂的口语和说话训练。

  4、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学习生字和相关二类字的音节,指导“?”“反义词”“打比方句子”“好看”等的学习。

  2、了解各动物尾巴的特征,并与图对应连线。

  3、练习给书中的六种动物画尾巴。

  4、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各动物尾巴的特征,并与图对应连线;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学习生字和相关二类字的音节,指导“?”“反义词”“打比方句子”“好看”等的学习;练习给书中的六种动物画尾巴。

  教具准备

  文中的六种动物及尾巴模型、彩色笔、小作业本纸一张、师画的其它无尾动物图及空白方框、彩色粉笔、音乐录音磁带及录音机、师画简笔画(空地、树木、小草及野花)、课题板书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现在请大家听老师讲一个故事,你们边听边想:?猴子叫大家干什么?

  2、(师配乐讲述)从前,在一个美丽的大树林里,居住着一群动物。有一天,动物们都聚到了一块空地里。它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边上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和五颜六色野花。动物们在空地上玩耍、嬉戏,快乐极了。这时,倒挂在树枝上的猴大哥发话了:“喂,大家停下来,我提个建议,咱们来比赛比赛吧。”哟,小兔妹妹的耳朵最灵,马上停住,趴在地上喊:“猴大哥,我们比赛什么呀?”猴子往下一瞧,看见了兔子的尾巴,再抬头一瞅,望见了自己的尾巴,眼珠子骨绿绿一转,有主意啦:“我们就来比尾巴吧!”

  3、故事讲完了。小朋友,刚才的故事里,空地周围有什么?(抽生答:绿树、青草、各色野花。师画黑板上)猴子叫大家在空地上准备干什么?(抽生答:比尾巴)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尾巴”这一课。(板书:比尾巴)请大家看课题的拼音,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抽生说:两个三声的变调、轻声)

  5、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翻开书,看着课文,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然后,在书上作好记号。开始。(师进行个别学生的自学指导)

  2、现在,请小朋友交流:你读懂些什么?(全班学生边说边互相补充)(略)(师根据学生说的顺序,把无尾的插图中的动物图,贴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演示)

  三、图文结合,了解各尾巴的特点

  1、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动物,它们都少了什么?(抽生答:尾巴)

  2、请看猴子,它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抽生答:长)(师出示“长”,并连线)

  3、现在大家边听音乐静息,边看老师写。(师板书:短、伞、弯、扁、好看)

  4、坐好,你们看拼音,黑板上这几个字的拼音要注意些什么?齐认读三遍。(抽生说后齐认读)

  5、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照着前面“猴子——长”的样子,给另外的图和字连线,大家会吗?(会)(抽生上台连线)

  猴子——长公鸡——弯

  兔子——短鸭子——扁

  松鼠——伞孔雀——好看(扇)

  6、我们来检查,看连得对不对?(师指“长”字问:谁的尾巴长?生齐答:猴子的尾巴长)(后面略)鼓励一下。

  四、画尾巴

  1、观察书中动物们的尾巴,请大家用纸蒙在图上,临摹动物的尾巴,还可涂上颜色。(生自由临摹,师观察指导:略)

  2、现在,我们抽六个小朋友为黑板上的动物们画出尾巴。老师这有彩色粉笔,你们自己上来,选出最喜欢的颜色粉笔画尾巴。(抽生)

  3、老师讲桌上有这些动物尾巴的模型,请一个同学上台找出猴子的尾巴模型,与黑板上画的尾巴比一比,说说同学画得怎样?(抽生说:哪点像,哪点不像?)最后贴上尾巴。(依次完成:略)

  五、巩固练习

  1、动物们比尾巴,比出了各尾巴的特征。想一想,学了这一课,你认为“比尾巴”有结果吗?小组讨论。

  2、认为“没结果”的同学站起来,说说你们的理由,老师看你们说得对不对?(抽生答后师表态)

  3、认为“有结果”的同学站起来,也说说你们的理由,老师看你们说得有没有道理?(抽生答后老师表态)

  4、现在老师告诉你们:语文的答案很灵活,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你们开动脑筋,答得有道理,就一定对。但如果答不出道理来,就是错的。

  六、有感情朗读课文

  我们学完了这课,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课文,有感情朗读一遍。(齐读)

  七、布置作业

  1、这大树林里,除了我们刚才学习的六种动物,还有哪些动物?它们的尾巴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回家去想一想,下节课告诉老师,好吗?

  2、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努力,老师准备奖励大家一幅动物画。但由于老师粗心,忘记了给这些动物们画上尾巴和涂颜色,你们今天回家去帮老师画上,好吗?

  3、你们画好后,吴老师希望你们把它保存好,留作纪念。今后,只要看见这幅画,你们就会想起老师,想起老师为你们上的《比尾巴》这堂课。(发《动物画》奖品)

  八、板书设计:

  猴子——长 公鸡——弯

  兔子——短 鸭子——扁

  松鼠——伞 孔雀——好看(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比尾巴 篇2

  一、教材简说

  影子“就象一条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本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非常符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3个。认识两种笔画,认识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关于影子的现象。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具准备:字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识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就是老师说到哪里,你的手就指到哪里,看谁耳朵听的清,动作作的又快又准。现在开始。教师说口令:摸摸左脸,摸摸右脸,揪揪左耳朵,揪揪右耳朵,跺跺左脚,跺跺右脚,指指前边,指指后边,向前弯弯腰,向后弯弯腰。和左边的同学拉拉手,和右边的同学拉拉手。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左右前后分别是谁?

  3、你知道吗?有一个好朋友天天跟着你,只有在有太阳或者有灯光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它,知道他是谁吗?

  4、板书课题:影子,指导读准字音,认准“影”。

  二、小组合作,朗读韵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合作读书,评议字音,互相帮助,读好韵文,教师巡视,及时对小组学习进行指导。

  3、检查读书效果。首先检查生词的认读情况,如:“前后、跟着我、小黑狗、朋友、它们、常常”;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4、教师范读:同学们,你们读的真好,我也想读,让我读一遍好吗?(教师读时注意读好节奏及字音)

  5、小组再次合作读书,并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参加全班的比赛。教师公开取胜秘诀:一是字音要准确,二是声音响亮,三是带上动作。

  6、全班比赛。第一轮个人比,第二轮,以小组为单位比。对优胜者进行奖励。

  三、认识生字。

  1、圈出生字,自己读生字。

  2、同桌互相检查认字情况,一人当老师,另一人当学生,然后交换。

  3、开火车检查识字效果。及时指导记忆。

  4、区分“他、她、它”(喊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黑板上再画上一只小猪和一棵小树,问学生,该用哪个ta,讨论,为什么?)

  四、在大屏幕前玩手影的游戏,指名做各种造型让其他同学猜。

  五、作业:和院子里的小朋友玩踩影子的游戏,观察,什么时候影子在前,什么时候影子在后,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影子最短?什么时候有两个影子,三个影子,四个影子?

  评析:这节课的设计有两点非常突出。一是用游戏导入。幼儿的学习主要以游戏为主,这种学习方式在幼儿园被采用的多,低年级孩子小,与幼儿比较接近,因此,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要注意幼小衔接,让学生多玩游戏,让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这一节课在一开始就让学生玩游戏,这样做,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在玩乐中掌握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中爱上了语文课。二是采用了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学习或同桌二人学习中读课文,认生字,既培养了小组合作的意识,又让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展示了自己,在互帮互学中掌握了知识,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做,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一、教材简说

  “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本文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瞧,小燕子真是个好孩子!燕子妈妈让它到菜园里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它一连去了三次,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它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多有趣呀!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新笔画,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轮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读音的情况,发现错误,要引导学生相互纠正读音。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中,“次、再、仔”的声母是平舌音,“什”的声母是翘舌音,“么”和“得”都读轻声。

  (3)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如:

  ①用熟字加偏旁识记“什、样、现”。

  ②用组词的方法来比较识记同音字“再”与“在”。

  (4)巩固识字。

  创设菜园情境,做“摘茄子”游戏。教师事先把生字或带有生字的词语,写在茄子形的卡片上,贴在画在黑板上的茄子秧上,让学生上台摘,摘下一个,读一个,读对了,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再把卡片放在自己的菜篮中,比一比看谁摘得多。此游戏也可以制作成课件,让学生边演示边认读。

  2.写字。

  (1)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回:要先写里面的小口,后关门,整个字的字形稍扁,上宽下窄。

  片:竖撇要写直一些,由重到轻。

  皮:横钩是新笔画,写的时候要注意左低右高,钩短而有力。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范字,描红后试写一个。

  (3)对照范字同桌评一评。教师巡视过程中,如发现普遍性的问题,要作指导。

  (二)朗读感悟

  1.小组合作,读中感悟。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讨论: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每次看到了什么?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在学生理解感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用“读一读,标一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来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隐含的道理。如:

  (1)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可用序号标一标。

  (2)小燕子每次看到了什么?可用自己喜欢的线条画一画。

  (3)燕子妈妈是怎么夸小燕子的?可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一圈。

  2.指导朗读。

  (1)本文对话较多,要启发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燕子妈妈说话时态度亲切,读它的话时,语速较慢,要读出激励、赞扬的语气。读小燕子的话时,语速可稍快,读出它每一次有新发现后的那种兴奋的心情。

  (2)指导分角色练习朗读。

  3.出示实物,利用实物投影仪,引导学生像小燕子那样仔细观察茄子和冬瓜的不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后练习

  “读读说说”,先指导学生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让学生读一读示例,再照样子说一说,最后进行拓展练习。如,“想想,想一想;问问,问一问;画画,画一画;练练,练一练”。

  (四)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的蔬菜、水果或它们的图片,选择一种,仔细观察后,从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等方面说说它的特点;也可选择两种蔬菜或水果,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此项活动也可以在课外进行。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例一

  (一)动画激趣

  1.大屏幕播放动画《秋天的菜园》。(配上乐曲《小燕子》)

  2.看了动画,说说你认识哪些蔬菜,简要说说它的样子。

  3.背诵儿歌《菜园里》。

  (二)故事导入

  1.导入:是啊,秋天的菜园多美啊!菜园边有一座房子,可爱的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就住在屋檐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发生了。

  2.大屏幕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动画,教师简述课文内容。学生一边听一边欣赏。

  3.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4.过渡:这个有趣的故事叫《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出示课题)

  5.读课题,学习生字“次”。

  (三)初读课文,读文识字

  小组合作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书、识字。如,一人读生字,一人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一人领读带有生字的句子,一人读整个自然段。

  (四)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1.学生分小组上台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同组的组员之间、台上小朋友和台下小朋友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2.教师既是主持人,也是参与者,更是指导者,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

  (五)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每次看到了什么?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冬瓜大,颜色是绿的,皮上有细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颜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挂在枝上的。)

  3.全班交流,习得读书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用“读一读,标一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来读书。

  4.组织全班交流,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5.指导朗读,组织表演。

  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内容。通过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

  (六)朗读全文,巩固识字

  (七)指导书写生字

  (八)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九)扩展活动

  课外观察一种水果或蔬菜,说说它的特点。

  例二

  说明:作为初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会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对拟人化的童话情境情有独钟。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阅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昨天晚上,燕子妈妈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它告诉我说,它们家的小燕子可聪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妈妈要当着大伙儿的面考考小燕子,请我们到它家做客,好亲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现,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那我们就乘坐“聪明号特快列车”去吧,准备好了吗?好,出发!

  生:呜──

  师:小燕子家到啦!小燕子家菜园里的蔬菜真多呀,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看课件,说出蔬菜名称

  播放《菜园里》课件,学生边看边大声说自己认识的蔬菜名,并说说它们的样子。

  (三)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师:屋檐下,燕子妈妈正在迎接我们呢。它说它要开始考小燕子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一画,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学生自己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再与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4.检查交流自主识字情况,教师指导点拨。

  (四)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看了燕子妈妈考小燕子的过程,请你再仔细读一读,想想: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每次看到了什么?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除了小燕子的发现,你还发现了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躺、挂)

  2.讨论交流。

  3.小结: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得认真、仔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4.指导分角色练习朗读。

  5.师:燕子妈妈刚才悄悄和我说:小朋友们和小燕子一样聪明、能干,在它家认识了那么多汉字朋友,学它们说话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真了不起!

  生:谢谢燕子妈妈!

  师:好,时间差不多了,咱们把在燕子妈妈家认识的汉字新朋友带回学校,跟它们做好朋友吧!我们乘坐“聪明号特快列车”回学校吧!准备好了吗?好,出发!

  生:燕子妈妈再见!呜──

  师:xx学校到了!

  (五)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师:瞧,从燕子妈妈家来的汉字朋友排成了一队正等着我们跟它们打招呼呢!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2.课件出示本课的13个生字,学生自由练读。

  3.做“戴帽子”游戏。

  把本课的生字卡片依次出示在黑板上,将生字的音节卡片发给小朋友,要求把音节卡片贴在相应的汉字上面,看准贴得又快又对。

  (六)指导书写生字

  1.师:小朋友,刚才燕子妈妈打来电话说:它在家里通过电视遥控系统看到小朋友们的出色表现,又表扬了大家,它希望小朋友们学写字比认识汉字新朋友还认真仔细,你们能做到吗?

  2.学生仔细观察范字,先描红后试写。

  3.教师针对学生书写中的问题进行指导、范写,学生练写。

  (七)扩展活动

  师:燕子妈妈又打来了电话,它给小朋友们提了个建议:希望你们课外仔细去观察一种或两种水果、蔬菜,说说它们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