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名数的改写》教案

2023-09-04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名数的改写》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利用小数点的位置来进行名数改写。

  2、过程与方法:理解知识间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和名数改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掌握利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进行名数改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会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进行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

  单名数改写复名数、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

  首先作好旧知的铺垫,复习名数改写的基本方法、单位之间的进率、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出现小数的名数改写。

  教学过程:

  1、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方法

  (1)先让学生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归纳出何时乘进率,何时除以进率。

  (3)为学生编口诀:大变小乘正好,小聚大用除法。

  2、如何让学生能够又快又好地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改写方法

  (1)首先牢记单位间的进率,并能够灵活运用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

  (2)审题要仔细,看清楚是向哪级单位转化。

  活动总结:

  组内老师各抒己见,找出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尤其是老教师对此处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来解决的建议和思路都给我们年轻教师有很大帮助。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名数的改写》教案 篇2

  在这节课的前一部分学习了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概念。但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在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例3:3米是多少厘米?2吨50千克是多少千克?

  师说:我们先看第一问,3米是多少厘米?

  师说:由于1米=100厘米,那么米和厘米比较,米就是高级单位,厘米就是低级单位。所以这道题将米数改写成厘米数,我们就说是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师:1米是100厘米,3米是多少厘米呢?

  生:300厘米。

  (师板书:3米=300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由于1米是100厘米,3米就是3个100厘米,也就是300厘米。

  师:3米是3个100厘米,如果列式计算,怎么写?

  生:100×3=300

  (师将这个式子板书在3米=300厘米的下面)

  师:在这个乘法算式里,100表示什么?

  生: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师将“进率”二字写在100的下面)

  师:3表示什么?

  生:高级单位的数

  (师将“高级单位的数”写在3的下面)

  师:300又表示什么?

  生:低级单位的数。

  (师将“低给单位的数”写在300的下面。)

  师:通过这道题,谁能总结出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方法)

  生:进率×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

  (师将“×”“=”补在式子中)

  评析(像3米是多少厘米这样的题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掌握,因此教师在这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让学生回答,你是怎么想的。而将重点放在300是怎么得来的?当学生回答是100×3=300得来时,教师接着问100、3、300各表示什么?这样就引入到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上,这样得到的方法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容易理解,也就容易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