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送玩具回家

2023-09-02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送玩具回家 篇1

  设计意图: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无害的,孩子的行为习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的。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蕴涵着许多看似平常的活 动,其实这正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大好时机。本班幼儿对玩具非常感兴趣,而在收玩具的行为习惯方面有所欠缺。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送玩具回家》,通过收 整玩具,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

  1、游戏结束后能主动的收整好习惯。

  2、按玩具的种类进行分类并保持玩具家的清洁、整齐。

  活动准备:

  玩具柜、各种玩具、卡纸、水彩笔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主题。

  1、提问:谁知道玩具的家在哪儿?

  2、教师向幼儿介绍玩具柜。(玩具柜是玩具的家,是专门摆放玩具的)二、幼儿观察玩具柜中的凌乱的玩具进行讨论。

  师:玩具柜中的玩具为什么很乱,乱了怎么办?

  幼:摆摆好。

  幼:一样一样摆放。

  幼:分分类。

  三、师以设疑的方法引导幼儿送玩具回家的方法。

  师:怎样让玩具的家变得很整齐?

  幼:分分家。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幼:方的放在一起,圆的放在一起;幼:大的放在一起,小的放在一起;幼:相同的放在一起;幼:做标记;幼:用盒子装,因为有的玩具太小,用盒子装起来就整齐了。

  (评析:此环节,教师未采取直接的语言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肯定与否定,此环节为幼儿提供了想像的机会,使幼儿感想、敢说。)四、将玩具分类,教师总结并选出的方法。

  1、幼儿商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玩具。

  2、通过实践活动确定分玩具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了很多方法进行分玩具,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合适,为什么?

  幼:颜色放在一起的不合适,里面的有大的又有小的,看起来很乱;幼:圆的放在一起,方的放在一起不合适,里面的有大的又有小的,找的时候很难 找;幼: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最合适,看起来很整齐;(评析: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从中找到了摆放玩具的方法。)3、师对分玩具的方法进行小结五、引导 幼儿做标记1、提问:今天,我们将玩具进行了分类,过了几天如果小朋友忘记了,怎么办呢?

  幼:做标记;幼:把标记贴在玩具家里,以后摆放的时候一看就知道了;2、幼儿制作标记六、送玩具回家幼儿按标记分玩具七、延伸活动:幼儿根据标 记收整为玩具(评析:本次活动的取材来源于日常活动,活动中幼儿对玩具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活动中的氛围比较活跃,活动中教师的相关问题起到了引领的作 用,问题的设置为幼儿提供了想像、表达的机会,孩子们通过想想、说说、议议,实践等活动从中找到了摆放玩具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本节 活动的实践幼儿通过反复的练习,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送玩具回家 篇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入园后,为了安抚孩子们的情绪,我们收集了许多好玩的玩具,创设了一个玩具区。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不能自觉地收拾好玩具,总是由我们老师跟在后面收拾。为了让幼儿养成自觉收拾玩具的好习惯,我们设计本节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2.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1个;

  2.各种玩具若干,玩具柜3张(上面贴有相应的标记);

  3.幼儿在家收拾玩具的录像2个;

  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1.小玩具,你为什么哭了?

  (1)说一说玩具。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玩具吗?(喜欢!)你为什么喜欢玩玩具呢?

  幼1:因为玩具好玩……

  幼2:玩具会唱歌(师:你也跟着玩具学会唱歌吗?幼儿点头表示同意。)

  师:玩玩具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幼儿:很高兴;很开心……

  师小结:大家都喜欢玩玩具,因为玩玩具不仅让我们感到高兴,还能学到本领呢。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才行。

  (2)小玩具哭了。

  师:听!这是谁在哭呀?(哭声响起。)让我们去看一看! (播放课件1:玩具在哭。)

  幼儿:是玩具哭了……

  师:哦,原来是玩具宝宝在哭。猜猜它们为什么要哭呀?

  幼:放得不好,乱七八糟的;它们没有家了……

  师:我们一起来问问玩具宝宝吧!

  幼齐问:“玩具宝宝,你为什么要哭啊?”(播放课件2:玩具说话。)

  师:玩具宝宝究竟为什么哭呀?

  幼:他要回家,小主人没有把它送回家,它想妈妈了……

  师:他的家在哪?

  幼:柜子里。

  师:我们一起叫小主人把他送回家吧!

  幼齐说:小主人!快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吧! (师点击课件3:玩具回家。)

  师:咦!玩具宝宝回家了,可是它们为什么还在哭呀?

  幼:玩具宝宝没放好,没放整齐……

  师:那我们怎样送玩具宝宝回家,玩具宝宝才会不哭呢?

  幼:放整齐,放放好,还要放到原来的地方……

  师:我们一起把玩具宝宝重新送回家吧!

  (3)送玩具回家

  师:你想送哪个玩具回家呢?

  幼儿送玩具。

  (分别请个别幼儿上来送玩具。说:“我想送飞机(小免……)回家:”同时只要用手点击飞机课件,飞机就会自动跑到玩具柜子里摆放好。)

  师小结:小玩具都回到家了,而且放得很整齐!它们真开心哦!

  点评:此环节为情感体验环节,分三个小环节进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幼儿喜欢玩玩具和喜欢的原因开始聊起,让幼儿在交流中感受到玩具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接着老师又让孩子们在与生动形象的课件互动中,强烈地感受到小玩具没有回家和摆放不好时那种伤心的感觉和小玩具被孩子们送回家后的那种快乐感觉。这种对比让孩子们的心中自然萌发出玩完玩具后一定要送回家并摆放好的责任意识。

  2.小玩具,我来和你玩一玩。

  (1)师介绍:

  师出示三个柜子,里面放满三种玩具:布绒;电动;积木。

  师:又到了我们游戏的时间了。你们瞧!老师这儿有许多玩具,分别放在三个柜子里,这儿就是玩具宝宝的家:指(1)柜的标记,这是布绒玩具的家;’指(2)柜的标记,这是电动玩具的家;指(3)柜的标记,这是积木玩具的家。现在请你们玩一玩。记住哦,你的玩具是放在哪里的,它是怎样摆放的,等会儿你玩过之后还要这样放放好哦!

  (2)幼儿玩(玩一段时间后,师宣布游戏时间结束,幼儿收拾玩具。)

  (3)师小结:你们都很棒!已经会把玩具放回原处,而且会自己摆放得很整齐!玩具宝宝们可喜欢你们啦!希望你们以后继续努力!

  点评:此环节为行为实践练习。幼儿获得第一环节的情感体验后,在收拾玩具时不用老师任伺提醒,个个都能将所玩玩具摆放得非常整齐。有些孩子发现玩具有一点点歪,都得去摆摆好,让人看了忍俊不禁,感叹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和教育的巨大魅力。

  3.小玩具,在家我会收好你。

  (1)互动交流

  师:除了在幼儿园里经常玩玩具,还会在哪里经常玩玩具呢?(家里。)

  师:你们在家里玩完玩具后会不会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呢?老师采访了几位小朋友的妈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宝宝在家里是怎样做的?

  (2)播放录像。(观看两位在家很会整理玩具的幼儿录像。)

  (3)师小结:电视里播放的是谁?(小布丁和贝贝)他们在家是怎么做的? (玩完玩具会送它们回家,还会放放好……)这两位小朋友真棒!老师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像小布丁和贝贝一样,在家也会自己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

  点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环节,老师就充分运用幼儿身边的榜样,将他们拍成直观的录像,播放给所有孩子以示范,从而帮助孩子获得在园、在家都要养成收拾玩具的情感认知。

  4.小玩具,我们一起唱首歌。

  师:小朋友,我们都学会整理玩具了。老师把收拾整理玩具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幼儿边听边唱歌曲《送玩具回家》。)

  点评:《送玩具回家》是一首简单、生动、有趣的歌曲,它将孩子们玩玩具时的做法和要求,形象、简捷地展现出来,孩子们在听听、唱唱、演演中获得了更深的认识。

  活动思考

  本节活动中,教师针对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学习状况和年龄特点,采用了多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使枯燥的道理和要求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愉快地内化为幼儿的需要和自觉行为,达到了预想的教育效果。

  1.在生动的多媒体互动中获得体验。本节活动教育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的多媒体使用是本节活动的一大亮点。教师在第一环节中让幼儿在与多媒体的有效互动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认知。由于多媒体的灵活性和生动性,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得非常投入。第三环节观看幼儿在家的录像片段,留给了孩子们深刻的印象,为孩子们树立了身边的学习榜样。

  2.在导行的操作活动中获得提升。教育是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而本节活动就充分彰显了这个理念。为了让幼儿在获得情感体验和认知后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教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活动情境,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的认知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