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

2023-09-02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 篇1

  迷人的动画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发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发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

  3、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重点难点:

  1、了解动画片的主要类型以及最主要的特征。

  2、简单说出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教师把收集到的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欣赏,也可利用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甚至电影片等各种教学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以便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2)、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得来的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欣赏。

  2、发展阶段

  (1)、教师可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和所喜爱的动画片,说说这些动画片表现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2)、让学生归纳一下,动画片有那些类型,以及动画片要经过那些工序才能完成。

  (3)、学生绘画练习: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画一画期中最喜欢的动画形象或试着自己创作一个动画形象。教师巡回指导。

  三、观看动画片

  四、收拾与整理

  五、课后拓展

  让学生调查一下,班级中有多少人喜爱在国动画片,有多少人喜爱外国动画片。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迷人的动画片

  美术小记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1、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做好学生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2)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3)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2)、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3)、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四、作业展评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五、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板书设计:

  美术小记者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 篇2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得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二、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三、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四、课后拓展: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 篇3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

  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

  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