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2023-08-3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教学难点:

  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奇特小艇,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泰国游玩。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收集资料

  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交流,小组派生汇报。

  三、学习课文

  我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

  1.“驰”(chí)和“绅”(shē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ó)不要读成一声;“彬”(bī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ēn)不要读成四声;“尴尬”(gān gà)

  2.词句解析。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能,也叫推拿。

  尴尬:文中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四、学习课文

  1.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二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四自然段: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很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第五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2.课文写大象,抓住大象的什么特点来写?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外貌  性格

  神志  聪明

  动作  善于表演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

  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

  4.课文2—5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并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

  师小结: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思考

  说说《威尼斯的小艇》与本文在表达上有哪些共同这处?

  共同点 不同点

  《威尼斯的小艇》

  1.抓住事物特点写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别叙述《与象共舞》

  2.抓住人与物(或动物)之间相互紧密关系来写

  3.叙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按照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

  六、讨论归纳

  1.说说学习这课后,比有什么感受?

  2.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七、你还了解哪些异国风情,说给大家听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悠闲、松弛、尴尬、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

  2. 引导学生借助词语学习课文内容,能在辨别与争论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 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品读课文,领悟课文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了解泰国大象的特点,感受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体会大象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与象共舞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在比较与欣赏中感受人象共舞的和谐画面,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神游泰国,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带着大家神游另外一个国家(播放图片)。

  简介:泰国富有“千佛之国、黄袍之国”的美誉。这里到处是金碧辉煌,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无处不有精致美观的佛像,为泰国妩媚动人的热带风情平添了许多神秘的气息。今天,我们既不去欣赏泰国迷人的热带风情,也不去感受它佛教文化的神秘,而是跟随作者赵丽宏去感受与象共舞的另一番情趣。(板书课题:强调“象”与“舞”的写法)

  设计意图:播放异国风情,拉近了学生理解的时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泰国有真切、直观、具体形象的感觉。并由“大象节”引入课题,为下文学习打下了感性理解的基础。

  (二)自主学习,制定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些什么?请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

  在学生支离破碎的目标制订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完成以下目标:

  (读:了解内容

  想:情感表达方式

  用:迁移运用)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完全习惯被老师牵着走,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制订学习目标,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使他们逐步懂得自己学习的必要性。

  (三)初读课文,初次识象

  1.自由读课文,努力完成学习目标。自己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强调留下读书的痕迹:兴奋处疑难处、共鸣点)

  2.和同桌简单交流读书感受。

  3.检查读书效果:

  自己感觉读书效果如何?做个小测验,把书合起来,想想自己记住了多少和“象”有关的四字词语?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靠自己去成功。词语的检测重在强调要学会“积累”——因为“学文如聚沙”。

  4.思考词语:(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词语,请你读一读这些词语都和谁有联系?)

  (1)不慌不忙悠闲沉着晶莹温和悠然而去

  课文中这些词语都是形容大象的,透过这些词语你看到了一头怎样的大象?(温和悠闲自在)用不慌不忙、悠闲自在的语气读这组词

  (2)冲锋陷阵攻城守垒以一当十以一抵百

  透过这组词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大象?(勇猛)(读出来)

  (3)行礼谢幕彬彬有礼

  透过这些词语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温文尔雅的大象聪明乖巧的大象)

  (4)翩翩起舞摇头晃脑踮脚抬腿舞之蹈之

  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聪明灵活的大象活泼可爱的大象)

  设计意图:词语是有感情的,只有联系课文透过词语看到它背后传达的情意才能感受文学的魅力。通过词语教学巧妙地将课文内容进行梳理。

  5.再读词语,用心感受:

  教师有意把词语串成每段的第一句话,并相机呈现:“熟视无睹、国宝、聪明而有灵气、跳舞”等词语。引导学生在倾听中发现:每段的第一句话就是全段的中心句,把中心句串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6.小结:大家在第一环节教学中,自己读书,了解了主要内容,老师作为你们的学习伙伴和大家一同学习,帮助大家学会了在读书中摘记关键词语,并且引导大家学会思考,学会运用。

  再看这些词语,你还会有什么发现?(初步感受“和谐”及象在泰国的特殊地位)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教学巧妙地将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渗透写法,了解了全文的写作特色。同时在一次次读词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步步有所发现,逐步化难为易,有效地保证了学习效率。

  (四)抓住重点,读中感悟

  1.当象在我们心目中越来越神圣的时候,认真回顾全文,课文哪一段将这种美好境界进行了最精彩的描述?

  2.自由读第五段,有一个词具有传神的功力,找到它就可以感受“与象共舞的美好境界”。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一个巧妙的问题设计给予学生学习的具体导向,他们在读书中辨别,在读书中思考,再次感受词语的魅力。

  3.汇报交流。

  ①预设1:

  翩翩起舞:引导学生联系下句理解:

  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请学生反复朗读这段文字。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找到的词语进行朗读训练,强调朗读要努力做到眼中有景,心中有情,才能准确传达出文字的感情。把具体的描写还原成画面能让阅读自有趣味,舞之蹈之的大象才能出现在我们面前。

  ②预设2:

  感染: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引导学生思考“感染”的根源,在思考中想象“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的热烈气氛”。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找到的词语进行想象训练。抓住看似普通的词语大胆想象,引导学生感受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乐趣。同时巧妙地将口语表达与想象力训练有机结合。

  ③预设3:

  陶醉:

  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引导学生充分地阐述“陶醉”的理由,在讲述中回顾全文,感受人象相处的和谐美好。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找到的词语进行小结训练。抓住词语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感受象在泰国的特殊地位才能感受象完全放心地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原因。

  4.小结并指导朗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因为每一个词语都是作者精心构思而成,每一个词语都表达了人与象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筛选词语不是目标,在筛选中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才是目的。

  (五)回扣全文,总结提升

  1.人们尊重大象,大象信任人们,信赖往往可以创造美好的世界!这种彼此的信赖足以让我们看到与象共舞的和谐画面。(播放音乐——天籁之音)推荐阅读赵丽宏的书——《异乡的天籁》

  设计意图:课堂小世界,学习大舞台!必须巧妙地将学生引到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爱上阅读,在读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2.呈现一组组大自然和谐的画面,升华主题——冰心老人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设计意图:将与象共舞的和谐拓展到自然界,在一组组画面的欣赏过程中既受到审美熏陶,也逐步理解了美的真谛——和谐!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一颗种子,一颗“和为贵”的种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3

  学习目的:掌握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本篇课文的写法特点。

  一、自主学习:

  1.请你把课文读一遍,把不认识的字、词写下来,查字典认读。

  2.请你把课文再读一遍,闭上书,尝试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请你再读一遍课文,在书上标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试着背出来。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内相互交流找出的字词,并将自己的理解说给同学听。

  2.小组内相互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相互交流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4.象是泰国的国宝,泰国人的生活已和大象融为一体,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找出相关句子来,组内讨论,并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五个自然段每段各写什么?从每段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段的主要意思,读一读。

  5.透过泰国的大象,你看出泰国是怎样的国家?泰国人有怎样的性格?

  三、师生同议:

  联系《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比较一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

  四、拓展延伸:

  你还了解哪些异国风情?说给大家听。

  日本                 美国                     阿拉伯            ……

  五、课内练习:

  六、当堂检测: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耳闻目睹(zhě    dǔ)        松弛(chí   cí)        按摩( mó    mō)   

  尴尬(gā  gà)(jiān    jiè)    彬彬有礼(bīn     bīng)   绅士(shēn    sēn) 

  气氛( fēn    fèn)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抓住了大象的(     )、(     )、(      )、(     )、(        )、(      )等方面的特点来写,从中看出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4

  《与象共舞》的教学反思

  这段时间一直很忙,在刚参加完县骨干教师评选后,经过匆忙的准备,参加了学校全员赛课活动,执教了《与象共舞》一课。教了之后,有这样的两点深刻感触(也可以说是收获吧):一是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培养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书,就如在《与象共舞》教学中,让学生多次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重点句。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形成了自学本领,以后就不觉得学语文难了。当然这一点还需要我们老师在阅读中下一番工夫。二是要针对课文教学的要求,落实好训练重点,让其掌握方法。。例如,在《与象共舞》中从人象相处的三个场景中确定三个重点句进行教学,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里,集中精力,对准重点目标进行重锤猛攻,我想,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吧!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在课前,我布置预习课文,并收集有关泰国风情的资料。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们根据阅读提示,引导边读边思考: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联系《威尼斯的小艇》,比较一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在引导学生发现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写法上的异同时,特别是课文2 至5自然段,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在平时的写景习作训练中,也可运用上这种结构形式,但是不能机械模仿,形式要为表情达意服务。收获:泰国,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从课文中我们就已经被她的妩媚动人、绚丽的色彩、神秘的气息所吸引,真想去领略一番这别样的风情文化。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

  《与象共舞》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中,本文抓住了大象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性格,聪明,善于表演等方面的特点.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在教学时,我首先给学生充分自读的时间,并让学生批注。在学生熟读课文、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后,我让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在文中最有价值的批注,结果精彩纷呈。

  在引导学生发现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写法上的异同时,特别是课文2 至5自然段,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在平时的写景习作训练中,也可运用上这种结构形式,但是不能机械模仿,形式要为表情达意服务。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在教学时,我首先给学生充分自读的时间,并让学生批注。在学生熟读课文、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后,我让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在文中最有价值的批注,结果精彩纷呈。

  徐叶同学在理解“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时批注:象与泰国人曾经同生死,共存亡,象对人的忠厚老实,人和象的情深义重、象对人的温顺、人对象的疼爱,都是象能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动物也懂得恨,但也懂爱。在理解“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时批注:象那幸福、欣慰的笑,能感染所有人,夕阳西下的红,便是象开心、恬美的笑,蔚蓝的天空,是象幸福、欣慰的心。

  项程凯:从“熟视无睹”看出因为人与象长期近距离接触,所以人对象没有惊慌,象对人也没有警惕,相处得从容、自然、亲切。

  邵紫琴:从“熟视无睹”看出人与大象之间是亲密的,也是互相信任的,人们不怕大象会误伤自己,大象也不怕人们会捕杀自己。

  方旻在理解“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时批注:其实,大象这时已经在笑了!因为它用它自身的独特的美,把笑颜展现在了人们的心中。

  ......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

  一、在这一篇文章中,朗读贯穿教学始终

  朗读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本课的教学以朗读为重要内容之一。紧扣重点语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默读、自由读、引读、男女生比赛读、个别读等,精讲多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是这节课最大的特点。

  二、教师教授学生时,注意教给学生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重点精读、品位赏读;指导学生采用“读、找、画、思、议、写”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涵。感悟课文中心。

  三、注重读写结合,提高表达能力

  这节课重视听、说、读、写、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抓住精彩语言重点训练,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部分允许学生有个性表达,也提供中心句,既降低难度,也给了启发。不到十分钟,学生写成了一篇篇佳作,既有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又有大胆奇特的想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2.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奇特小艇,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泰国游玩。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交流,小组派生汇报。

  (三)学习课文,我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

  1.驰(chí)和绅(shē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ó)不要读成一声;彬(bī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ēn)不要读成四声;尴尬(gāngà)

  2.词句解析。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能,也叫推拿。

  尴尬:文中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四)学习课文:

  1.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二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四自然段: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很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第五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2.课文写大象,抓住大象的什么特点来写?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外貌:性格:

  神志:聪明

  动作:善于表演: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

  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

  4.课文25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并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

  师小结: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说说《威尼斯的小艇》与本文在表达上有哪些共同这处?

  共同点不同点

  《威尼斯的小艇》

  1.抓住事物特点写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别叙述《与象共舞》

  2.抓住人与物(或动物)之间相互紧密关系来写

  3.叙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按照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

  (六)讨论归纳

  1.说说学习这课后,比有什么感受?

  2.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七)你还了解哪些异国风情,说给大家听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境界。

  4、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三、教学难点: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在写法上的异同。

  四、课前预习

  1、自学课文,尝试理解。

  2、搜集有关泰国、大象表演的有关资料。

  五、课时划分:一课时

  六、教具准备:小黑板

  七、教学过程

  (一)谈论泰国,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2、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论泰国的象。

  3、教师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字词质疑,讨论交流。

  3、畅谈体会(主要谈对大象的印象)。

  (三)抓住重点,理解课文。

  1、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提问题,教师引导抓住问题:(1)在泰国,人与象的关系是怎样的?课文怎样具体写?(2)课文和《威尼斯的小艇》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2、讨论交流第一个问题。

  (1)默读、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2)汇报、总结。

  3、讨论交流第二个问题。

  (1)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2)汇报、总结。

  4、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名读、注意表扬鼓励。

  (四)小练笔。

  学习本课总分段式写一物或一处景物。

  (1)学生写。

  (2)交流。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7 与象共舞

  人

  和谐亲密

  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泰国、大象表演节目、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字、图像资料,做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识大象,揭示课题

  1、播放大象的图片,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大象。

  2、播泰国风光,简介泰国。

  3、揭示课题:泰国素有“万象之国”的美称!今天,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到泰国,“与象共舞”!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导入课文。

  2、读阅读提示,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思考:(1)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

  (2)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三、集体研读,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之一:

  1.研读第一自然段。读第一然段,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出人与象的关系和谐友好呢?体会“熟视无睹”“悠闲沉着”“不慌不忙”。

  2、指导读,读出大象的悠闲沉着。

  解决问题之二:

  1、研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

  引读法,师生同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泰国人对象的亲切之情。

  2、研读第三自然段:

  理解“拍”“喷”“平静坦然”“松弛”“晶莹温和”。

  竞赛读,读出与大象靠得很近,读出紧张的心情松弛下来的感觉。

  3、过渡:第四自然段:为人按摩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______”画出描写大象为人按摩时的句子,读一读。

  4、学习第五自然段

  舞蹈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______”画出描写大象跳舞的句子,读一读并交流。

  四、总结拓展:

  1、回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总结学习阅读课的方法:

  板书设计:           

  27、与象共舞

  泰国人                       冲锋陷阵

  共舞     和谐     没有距离    

  开玩笑  按 摩

  象                           跳  舞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大象表演节目、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字、图像资料,做成课件。

  一、自学生字

  1、填空:熟无以当以抵彬彬

  2、理解难懂的词语:

  二、初读课文1.读通课文。

  2.写出课主要内容。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一)预习

  1、读第一段,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为当地人做哪些事?

  2、为人按摩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______”画出描写大象为人按摩时的句子。

  3、舞蹈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描写大象跳舞的句子。此时,你也正在与大象跳舞的人群中,你会想此什么?会说些什么?

  4、从词语中你体会出人与象的关系和谐友好。

  5、找出描写大象动物神态的词:这些词写出了什么?。

  6、从课文中,你学习到了那些写作方法:

  四、拓展

  小练笔: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段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五、检测

  1.做《同步精练》一、二、四题。

  秒年个课后反思:

  作者的游记散文并非异域猎奇,而是充盈着对自然与生命的关注。在泰国,大象和人类的关系是和谐的,这种和谐并非是人类在刻意地保护大象,而是大象已经融人了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邻居一样。象的庞大体形和温顺性格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人们并不怕它们,仿佛和大象心灵相通。这样的“与象共舞”当然有人类训练的原因,但何尝不是人与大象和谐共处的结果。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阅读提示中的“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9

  《与象共舞》是我1995年去泰国访问回来后写的一篇散文。

  泰国是一个风情浓郁的热带国家,树林茂密,海滩逶迤,有很多在中国看不到的花草树木。然而泰国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的大象。在这个国家,大象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大象为人类劳作,为人类表演,它们体形庞大,力大无穷,却平静温和,是沉默无声的一群。

  在中国,只有少数规模较大的动物园里才能看到大象,而在泰国,到处可以看到大象,大象和人类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令我惊叹,也让我感动。在泰国看过一次大象表演,那种场面,可以说是匪夷所思。大象的聪明和灵巧,出乎人们的想象,它们似乎能听懂所有人类的语言,能体会到人类的一切心思,巨大粗犷的躯体中,蕴藏着细腻温厚的情感。最令人难忘的是表演的尾声,无数观众涌入场内,和一群大象一起舞蹈,没有规定的动作,人和大象都尽情舞动着肢体,表达内心的欢跃和激动,这是天地问难得的奇观。尽管是在一个表演的场所,但人和大象发出的欢呼均发自内心,是美妙的天籁之声。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在泰国人和大象的关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泰国,我还看过人和鳄鱼的共同表演,但那种气氛和情景,给人的感觉紧张而惊险,是不太自然的。鳄鱼很勉强地配合着人类做各种动作,带有强迫性。鳄鱼的形象很可怕,让它们参与人的表演,实在不自然。一条巨鳄张开血盆大口,让一个人把脑袋伸进它的口中,无数观众发出惊悸的喊叫。这样的表演,当然很不容易,但我实在不喜欢。这和大象的表演完全是两种不同气氛,大象和人类的合作是那样自然和谐,仿佛原本就是互相了解的亲密朋友,是天作之合。而鳄鱼的表演,感觉却是不自然的。

  在泰国,人和大象的亲密共处,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人和动物的关系,到底怎样才是最合理的?有些动物,只属于大自然,它们无法和人类在相同的环境中共处,如那些草原丛林中孤独的猛兽,那些永远也无法被人类豢养的山林动物,中国的藏羚羊也属于此类。人类应该做的,便是让它们自由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保护它们不被少数唯利是图的偷猎者伤害,让它们能够生存繁衍。而那些可能和人类共同生活的动物,人类又该如何来善待它们,让它们活得快乐自在,活得有属于它们的尊严呢?泰国人和大象的关系,使我看到了这种人和动物共同生活的理想状态。

  但是,我也看到了不和谐。

  在离开泰国的前一天,去一家旅游品商店购物,一个能说会道的华人售货员向我推荐一种价格昂贵的皮包,他说:“这是用大象皮做的包,很贵重的,只有在泰国才有卖。”见识了大象和人类的美好关系,却在商店看到用象皮做的包,很意外。我不知道这在泰国是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但这件事在我的心头留下了阴影,使我的思考变得有些沉重。回国后,写了《与象共舞》,描绘了我在泰国与大象有关的种种见闻。其中既有那些欢乐动人场面的描绘,也有我的忧虑。我写了商店里的那个象皮包。

  这篇散文被选人教材,我没有想到,当然很高兴。人和自然的关系,和动物的关系,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增添这类内容很有意义。这篇文章被选为教材时,编者对文章做了一些删节,譬如那个象皮包。做类似删节,我想还是有道理的,这样,文章的主题比较清晰,很集中地展现了人和大象的亲密关系。但愿我的这些文字,能使学生们体会到我在泰国感受到的那种惊喜。

  作家简介: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崇明县人,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出版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六十余部,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行世。散文集《诗魂》获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散文《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

  主持人语:

  赵丽宏先生是新时期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内容丰富,涉及山水天籁、花鸟虫鱼、艺术人生,散文风格厚重真诚、恬淡质朴。作者曾说:“我的文字浸透着我的悲欢忧愤,写这些文字的目的不再是藏在日记本中自我欣赏,顾影自怜,我想把我在这个世界上体验到的种种感受真实地告诉人们,以激发人们对生活和美的渴望。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文学,应该给人的精神以安慰,使人摆脱颓丧和懈怠,产生高尚的激qing,使人追求向往美丽辽阔的人生。

  这一切,只有通过作家真诚的表述和富有个性的创造来实现。”

  《与象共舞》是他众多游记散文中的一篇。作者的游记散文并非异域猎奇,而是充盈着对自然与生命的关注。在泰国,大象和人类的关系是和谐的,这种和谐并非是人类在刻意地保护大象,而是大象已经融人了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邻居一样。象的庞大体形和温顺性格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人们并不怕它们,仿佛和大象心灵相通。这样的“与象共舞”当然有人类训练的原因,但何尝不是人与大象和谐共处的结果。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阅读提示中的“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赵丽宏的散文语言是精炼与流畅、朴素与华美、清新与凝重的统一,在本文中语言以朴实自然为主,对学生而言很有模仿之处。教师可以从游记的写法切人,看看作者围绕人与大象这个话题,撷取了哪几个方面来写,又是如何呈现得有声有色的。在小学高年级,对这类文章的写作要求理应高一些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10

  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松驰(chí cí)         按摩(mó  mō)

  ?彬彬有礼(bīnɡ? bīn)      绅士(shēn shēnɡ)

  气氛(fēn? fèn)? 尴尬(ɡānɡ ɡān)

  二、辨字组词。

  堵( )? 弛( )? 摩( )

  睹( )? 驰( )? 磨( )

  ? 杉(? ) ?绅( )

  ? 彬(? )? 呻( )

  三、照样子,找出课文中四个字的词写一写。

  ? 例:熟视无睹

  四、选词填空。

  亲热 亲切? 亲密

  1.泰国人对大象有着( )的感情,一点不奇怪。

  2.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非常( )。

  3.偶尔,大象也会( )地和人开开玩笑。

  五、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看大象跳舞,我怎么能忘怀呢?

  ?看大象跳舞,我是不会忘怀的。

  ?这三句话的意思是( )

  a.一样的 b. 不一样的

  c.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

  2.大象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

  这时,它们的表情仿佛是快乐的。

  它会对着你摇一摇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它自己的路。

  这三个句子( )

  a.都是比喻句? b. 都不是比喻句

  c.有的是比喻句,有的不是比喻句

  六、课内阅读。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 (1)近义词:起初( )

  ? (2)反义词,紧张( )

  2.用“? ”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这样的目光”指的是怎样的目光?

  ?

  七、课外阅读。

  熊猫与山民

  四川崇庆县城西北的苟家乡,重峦叠嶂,云雾缭绕,莾莾苍苍。离苟家乡20多千米的岩峰村棚子,住着15户人家,周围简竹丛生,是大小熊猫的天堂。

  ①熊猫们自认为是山民的老朋友,经常不请自来,到山民家里串门访问。②因为“友谊深厚”,进得屋来就不讲客套,自己动“手”翻箱倒柜,看看主人给它们准备了些什么美味佳肴。③有一回,一只熊猫在一个山民家“酒醉饭饱”之后,还美美地睡了一觉,然后顺“手”将一只小板凳带回山中作纪念,为它的生活添上一点现代的文明。④熊猫们也是炭夫、药夫的朋友,它们常光顾炭夫、药夫放在野地的炊锅,遇上可口的食物,也帮忙吃一些。⑤当然,对这样的“小偷”,山民们只好付之一笑!⑥一天,两只熊猫突然朝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快步走去,小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其实熊猫并无恶意。⑦孩子们走后,它们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大摇大摆地向树林中隐去,留下了一场虚惊。

  浩瀚的苟家乡的林海是宁静的,但又是什么热闹的。除大小熊猫外,金丝猴、扭角羚、豺狗等也出没无常,黄雀、杜鹃鸣奏不绝。每当猕猴桃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常可看见成群结队的金丝猴拖儿带女,或嬉戏于林间,或小憩于岩石上晒太阳、吃野果。但它们但小羞涩,一遇见情况,便像荡秋千一样,眨眼工夫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使你望树兴叹!

  1.解释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1)东张西望:? (2)虚惊:?

  (3)鸣奏不绝:? ?(4)嬉戏:?

  (5)浩瀚: ?(6)望树兴叹:

  2.选择题。

  (1)第2段中“友谊深厚”一词加以引导的作用是( )

  ? a.表示强调,指友谊非常深厚。

  ? b.表示否定,意思是好像友谊深厚,其实不是友谊。

  ? c.表示引用,引用别人的词说明问题。

  (2)本文题目的特点是( )

  a. 以事命题 b. 以人物命题

  c.以动物命题? d. 以人物和动物的关系命题

  3.用“? ”画出写环境的词语,然后说明这种环境有什么特点。

  ?

  ? 4.用“‖”画出第2段的层次,并用小标题概括每层要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

  ?

  八、依照课文总分总结构,写一段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选择下列句子:

  1.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

  2.泰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

  3.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熟视无睹、松弛、按摩、尴尬、彬彬有礼、绅士、气氛、翩翩起舞”等词语,积累几个带“睹”字的成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相关语段。

  3、理解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题目的双关作用,扩大命题范围。

  4、依托重点语段,感受语言表达的节奏和精确,体会人和象关系密切、和谐相处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朗读课题。

  师评价:精气神还不够。

  2、课题理解。

  师:课题上带了“*”,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3、回顾预习内容

  师:我们上这节课前布置了一些预习作业,谁来回忆一下?

  生:找一找带“睹”的成语;想一想“与象共舞”的命题作文应该怎么写;

  师:那我们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4、交流

  (1)出示“熟视无睹”

  师: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全班一起把这个词语朗读一遍;那么它是什么意思?

  师引导:这个词语中,哪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

  生:视、睹

  师:那么“熟视”与“无睹”是什么意思?

  生:熟视是经常看见;无睹是没有看见;

  师:那么熟视无睹是什么意思呢?

  生:…….

  师总结:在我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个东西今天看见,明天看见,常常看见,渐渐就会变成没有看到它了,因为太熟悉了。

  (2)交流带“睹”的成语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带“睹”的成语?

  生:…….

  课件补充:有目共睹、先睹为快、耳闻目睹、熟视无睹。

  师:朗读这些词语,积累词语

  师:现在我们来用一下这些词语。(利用本篇课文内容出题)

  课件出示:(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    ),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弛下来。

  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行的人,都想(    )。

  在泰国,你(    )象群和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3)师总结积累词语与应用的重要性。

  二、课题猜想

  师:课题是什么意思?

  生:和大象一起跳舞。

  师:把它写到课题旁边。(师板书)

  师:如果让你来写《与象共舞》这篇命题作文,你会写些什么?让我来猜一猜。你们会按照叙事作文的格式来写,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起因(与象共舞的时间、地点);经过(与象共舞的过程);结果(与象共舞后的感受),猜对了吗?

  生:对

  师:那赵丽宏是这么写的吗?赶快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三、细读重点语段

  师:课文第一段写与象共舞了吗?(没),第二段写与象共舞了吗?(没)第三段写与象共舞了吗?(没)第四段写与象共舞了吗?(没)。课题叫做《与象共舞》,一共才五段,可是作者到第四段还没写与象共舞,赵丽宏肯定跑题了,那我们还学它干嘛,我们理一理东西回去吧!

  生:不回去

  师:为什么不回去,都没什么好学的啦!给我个理由。

  生:我们要知道赵丽宏为什么1~4段不写?

  师:你们死也要死得明白,对吗?那就留下吧,我们一起去看看。

  师:课文真正写到“与象共舞”是哪一个自然段?

  生:第五段

  师:那我们先一起来看第五自然段,快速默读这一段,思考文中的哪些描写特别精彩,让你难以忘怀?

  生:交流

  课件出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头,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师:请你们圈出大象舞蹈的动作。都用四个字来概括

  生:摇头晃脑,踮脚抬头,颤动身子,挥舞鼻子

  师:齐读这几个词语

  师:如果我把句子改了,你们看看。

  课件出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头,颤动身子,挥舞鼻子。

  师: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读。这句话中描写大象舞蹈的动作一个也没少,那么和原句比怎么样?

  生:原句更加生动,更加具体。

  师质疑:原句生动具体吗?也不是吧,摇头晃脑,踮脚抬头都只有4个字,如果生动就要写出大象怎样的摇头晃脑,怎样的踮脚抬头啊?为什么原句更好那,请你们再仔细地读一读这句话。

  师强调“节奏”这个词,“节奏”有快慢轻重,所以我们读得时候也要快慢轻重,读出“节奏”

  生:朗读这句,读出节奏

  师:音乐的节奏有快快慢慢,轻轻重重,长长短短,所以这里的文字也具有了音乐的节奏性,长长短短相结合,这样写才符合舞蹈音乐的节奏。让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字的节奏。

  师:想象一下,原句舞蹈的大象是什么样子?

  生:千姿百态,婀娜多姿……

  师:读一读第二句,这时的大象是什么样子?

  生:笨重,昏昏欲睡……

  师:这是谁造成的?(文字)

  师强调中国文字的魅力。

  师:还有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深刻吗?

  生:回答表演的尾声……

  课件出示: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场的观众是最高兴的,请你大声地读一读。

  师:这句话中,赵丽宏写的第一个动作却不是大象的舞蹈,而是?

  生:拥

  师:为什么要用“拥”?拥是什么样子的?

  生:……

  师:观众为什么要这个样子呢?

  生:因为观众想要迫不及待地去和大象跳舞,表现他们对大象的喜爱之情。

  师:把这种感觉送进去读一读这句话。

  师访问:你这位观众,你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因为我喜欢大象)难道你不怕受伤吗,大象可能会伤到你的?(不会的,大象在泰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之间是没有距离的)

  师小结:别小看了这个“拥”,这表现了在泰国人和大象之间怎么样的关系?

  生:亲密无间,和谐相处。师板书

  师:读到这里,你觉得“与象共舞”只是写和大象一起跳舞吗?你又什么新的体会?

  生:与象共舞还有表现人与象密切关系的深意。

  师:我们再回头来看看1~4段,第一段写了什么?

  生: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师:那么第二段呢?(即找出每段的中心句,解释1~4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生:……

  师总结:所以这篇课文都在写与象共舞,所以课文没有跑题,这样的课题叫“一语双关”(板书)。

  四、题型扩展

  师:人与蝴蝶关系密切,叫做什么?

  生:与碟共舞。

  课件出示:与龙共舞,与鲨共舞,与雪共舞,与墙共舞。

  师:“与墙共舞”会写些什么,请你想象一下?

  生:粉刷匠、画家……

  课件出示:与肖邦共舞,与风筝共舞,与压力共舞,与飞碟共舞,哪个题最有吸引力?

  师:“与上帝共舞”猜一猜这会写什么?

  生:……

  师:写一个非常普通的售货员

  师总结:“与*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词语形式,它的意思主要不再是一起跳舞,而是和某某的关系密切、和谐相处。愿所有人都能与别人共舞,与别人(生: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板书:27* 与象共舞

  和大象一起跳舞

  和大象亲密无间    “一语双关”

  听后感: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听王老师上课,比起视频,王老师本人给了我更多的惊喜与冲击,有课堂教学上的,有课堂反应上的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那流畅自然的课堂节奏,让所有人都沉浸在那跌宕起伏的课文情境中,却一点也不会疲劳,仿佛欣赏了一部兼具试听享受的大片。

  王老师的课堂的关键词之一“淡定”。听了王老师的课,我最大的感受是无论什么情况,王老师都是从容的,即使学生思考出现瓶颈时,王老师都是不慌不忙的。比如,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节奏性时,王老师的几次引导都没有成功,学生依然只是停留在“具体生动”的层面上。可是,王老师却没有流露一丝着急或者埋怨,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通过训练学生朗读,从体会朗读的节奏上升到体会语言文字的节奏。这个过程是在太精彩,我这几句话的描写实在太苍白,我想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会深有感触,被其魅力所折服。

  关键词之二“时尚”。我相信,听了王老师的课,我们对“秒杀”“雷人”等词都记忆犹新。在我的观念中,这些词是不应该出现在正儿八经的语文课堂中的。可是王老师却给了我一次震撼教育,这些时尚的语言元素不仅不应该被排斥,反而应该被正视,使语言环境更加宽松与多元化,也使严肃的语文课堂轻松起来。这样的语文课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欢。所以,我们语文老师的课堂也要与时俱进呀!

  关键词之三“大气”。虽然《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王老师对于内容详略的把握还是让我惊讶不已。整堂课,王老师大篇幅地讲授第五自然段,通过层层分析,让学生理解了“人与象亲密无间、和谐相处”,在此基础上,才稍稍提及前四段与中心思想的关系。可是这并没有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反而使目标更加高效率地完成了。这告诉我,课文内容在讲授时要有取有舍,并不需要字字斟酌,段段涉及。

  总之,听王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的娓娓道来,缓缓推进,还语文课堂真正的趣味是我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12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泰国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境界。

  2、 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学习重点】

  1、了解大象的特点,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学习难点】

  1、 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3分钟)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

  (1)说说你的想法:什么叫与象共舞?谁与象共舞?

  (2)、从文中你知道象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认读词语。(2分钟)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熟视无睹 以一当十 以一当百 彬彬有礼 松弛 按摩 尴尬 绅士 气氛 芭提雅 翩翩起舞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从第一自然中你能找出人与象关系融洽的词语吗?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为什么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

  六、第五次“先学后教”——让我们再走近一点看大象。快速默读第3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人与象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呢?请写下来。

  (2)、竞赛读,读出与大象靠得很近,读出紧张的心情松弛下来的感觉。

  第六次“先学后教”——合作学习,体会人与象心灵相通。

  提示:默读第4、5自然段。

  (1)、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 ;有趣的是大象偶尔也会和人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

  (2)哪些词语体现人与象心灵相通?请写下来。

  (3)为人按摩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 ”画下来,读一读。

  (4)舞蹈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 ”画下来,读一读。

  (5)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此时,这头大象心里在想

  ;大象用鼻子挥动着皮鞋,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的身边,把皮鞋还给她。如果大象会说话,当它面对受到惊吓的女士行膝礼时,它会说:

  (6)欣赏大象跳舞的场景难以忘怀,如果你也正在与大象跳舞的人群中,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七、第五次“先学后教”——放飞你的思维,写下你的想法。

  (1)你还认为人与大象的关心如此和谐友好仅仅是因为象是国宝,仅仅是因为象的可爱、温顺、聪明有灵气,还会跳舞吗?这样和谐融洽的氛围是谁创造的?

  (2)从课文中,你学习到了哪些写作方法?选择正确的打“∨”。

  A、按时间的顺序进行描写( )

  B、将思想感情融入到对事物的描写之中。( )

  C、层层深入到事物的描写之中。( )

  八、课后习题。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大象 ( )的气氛 ( )的阳光

  ( )的表情 ( )的设计 ( )的形式

  2、根据课文填空。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 。那是在 ,一群 为人们表演。表演的尾声,也是 ,在 ,象 ,观众都

  ,人群和象群 ,热烈 。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裹着花苞,将要开放的样子。( )

  不转眼珠的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

  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

  非常明显,形容看吧出来。( )

  4、造句。

  陶醉——

  彬彬有礼——

  5、缩写句子。

  我夹着一本书来到这个美丽的公园。

  他希望当一名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维勤尼克的爸爸兴奋的讲了许多中国见闻。

  大象对大家摇着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

  1.读句子,填空。

  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

  这句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课文,回答问题。

  课文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平台。

  大象偷袭人类

  大象是陆地上现存的的动物。大象的脾气与那些食肉的猛兽比,要温顺得多。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野象自然保护区内,大象和人和睦相处。

  大象很憨厚,但它并不是任人欺凌的。大象真的发起怒来,也会给你闹个天翻地覆。

  在动物保护区外,有时会遇到擅自信步而出的大象。居住在附近的一户人家,窗户正对着大象经过的小路。一天,房里的女主人正在窗前缝补衣服,突然长长的象鼻子从窗户外伸了进来,没有丝毫准备的女主人吓了一跳。恼怒中那位妇女用针刺了大象鼻子一下,大象疼痛地转身跑了。过了一天,大象又来了,它吸足一鼻子水,像洒水车一样,从窗户向屋子里喷去,女主人和房子里的东西全部被淋湿了。这不是是被惹恼的大象跟人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而已。

  在野生象保护区附近还发生过大象伤人的事件。

  一天中午,两位农民去动物保护区边上的一家商店买东西。当他们刚刚走出商店大门时,突然,一头暴怒的大象从路边的丛林中冲了出来。由于猝不及防,一位农民被大象踩伤,另外一个农民喊人相救。此时,大象已逃之夭夭了。几天后,又一位小孩在独自玩耍时,被大象踩成重伤。

  这两起大象伤人事件,引起了野生动物研究人员的重视。大象伤人的事情并不多见,其中一定有原因。

  在保护区外,野生动物研究人员细致观察了两周。一天傍晚,他们发现了一头大象。这头发现大象的左耳处有一块已经化脓的伤疤,那是被飞镖击中后溃烂所致。显然,这头大象被人伤害过。之后兽医给左象的耳朵溃烂部分施行了手术,又用药物包扎好,他们做完这一切后便悄然离去了。在这以后,这只大象再没有伤人,这一带大象袭击人的事件也再没发生。

  ①文中说到的大象袭击人类的两个例子,一是个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大象会袭击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联系课文,说说你对“大象也跟人类一样,懂得恨,也明白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看自己饲养的动物,或去动物园看看大象等动物,感受动物和人的亲密关系,把你看到和体会到的人与动物之间的事写下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13

  一、直入课题

  同学们,欣赏了水上城市威尼斯的迷人风光,今天,我们再进一步走进素有“万象之国”之称的泰国,去感受那里独特的异域风情。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就是泰国,它在我国的南部,泰国赋有“万象之国”的美称。就连国家的版图都与大象颇为相似。你们看,像吗?大象已成为泰国的一个重要标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泰国与象共舞吧!(板书2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那么多小问号,那快点走进课文中吧。把书打开125页,我们初读课文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对句子,不理解的词还可以互相交流交流,好,开始把。

  三、解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先看看这些词语,这些词语是要求我们掌握的认读字,我想请一组同学来领读,从这位同学开始,一人一个词。在这些词语中,哪个字或词容易出错,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尴尬:神态不自然。)那在这些词中,哪位同学还有不理解的词语?(芭堤雅是泰国新兴的一个重要旅游海滨度假村地,俗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令人向往吧。)

  师:词语读的不错,我们再来看题目,当我们看到*,知道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提示中提出哪些要求呢?谁来读一下?你看提示中告诉大家要默读课文,默读是有助于我们去思考问题的,现在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老师建议你们重点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把你感受深的句子在书中划一下,可以写下你的感受,可以和你前后的同学交流交流交流你的体会,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一起去解决。

  师:谁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1、为人按摩)

  生: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他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

  师:看这就是大象按摩的场景,刚开始有的游客非常害怕,大象踩着我或伤害到我怎么办呀?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来安慰安慰他,告诉他没有必要去担心,大象不会伤害到他。

  生:又读

  师:在这句话里,哪几个词最能说明大象不会伤害到他们。

  生:小心翼翼   轻轻地抚摸  慢慢地

  师:你看,就是这么几处细致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大象多体贴,如果我们去接受大象的按摩,就不必紧张了。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大象的体贴吧。

  生:齐读。

  (2、与人开玩笑)

  生:有趣的是,……

  师:多顽皮的一只大象啊,还会与人开玩笑。你能不能用你的语言简单的概括一下。

  生:说

  师:你的概括能力很好,现在我想请全体男同学与你一起读一读。

  生:读

  师:你们读的很像彬彬有礼的绅士

  各位女士们,看到大象这样和你们开玩笑,你有什么感受呀?(所以当时的表现是哇哇大叫、又好气又好笑)

  男同学,如果你是那头顽皮的大象,你会对女士说点什么?

  师:真有幽默感/只是交个朋友/逗着玩/多友好啊!这就是大象与人之间的那份亲密。除此之外,第四自然段还有感受深刻的句子吗?

  (3、为人表演)

  生:在城市里看到大象,……

  师:想不到大象还会为人表演这么多动作,这也可以体现大象与人之间的亲密。想看一看大象的表演吗?

  师:这是八头大象半个小时的杰作,打破了吉尼斯纪录。大象还会倒立,骑自行车、写字等等。孩子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聪明 灵活

  师: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最有概括性的句子,来说一说大象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生:又读

  师:那你们发现了这句话和下文之间是什么关系?(写下“象聪明而有灵气”)

  生:先概括后具体

  师:同意吗?好在书上写下先概括后具体(师在黑板上标上大括号)

  这是本文中一个非常典型的写法,课文中还有许多地方,也应用了这样的写法,一会我们再细致的进一步去体会。

  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通过这些同学们所感受到的,都让我们感受到象的特点是聪明而有灵气的,你看作者在写的时候,即突出了象的这些特点,同时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象与人之间的这份亲密关系。那这是本文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写法,即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又把事物和人的关系写的非常的具体,让我们不仅对泰国的大象有所了解,而且对整个泰国人和大象的和谐是不是也进一步了解到了。这就是这种写法的好处,来,接着我们来谈一谈,我们接着来谈谈吧。

  生:第五自然段也看出,最使我难以忘怀的,……

  师:你能告诉我,可是写板书,我写点什么?(与象共舞)

  这是你们读题目时最关心的问题,那象与人跳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看完影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它跳舞时是什么样子的?

  让我们读出大象的轻快舞姿吧。

  它感受到了快乐,人那么高兴,象也那么高兴,实际上就是人和象之间的一份和谐(板书:和谐)

  师:多么美好的画面呀!当老师每次看到这个景象的时候,尤其是当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太快乐、压力太大了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去拥有一份纯粹的快乐,感受那种简简单单的轻松与和谐。所以就特别想去接触动物,那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好,那这一次让我们再次投入这热烈的音乐之中、享受这快乐的气氛,在欢乐……

  师:很好。其实这份和谐,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才是吸引人的地方,接下来谈谈还有哪些地方也感受到人与象的和谐。

  (生:读第一或第三自然段)

  师: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吗?

  在泰国象就是可以这样出入于人们活动的场所,人与象就是这样和谐共处的,还有谁想说?

  那你说在黑板上说点什么?这一句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师:现在请展开想象力,这时大象就用晶莹温和的目光看着你,想想它会对你说点什么?

  就是这一种神态表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泰国人与象之间是多么的和谐,我们来读读大象的可爱吧!

  (生:第二自然段)

  师:除了生产生活有作用,其它方面有没有作用?

  说到大象冲锋陷阵、攻城守垒,老师这里有一个历史典故,在1500多年前,泰国被缅甸占领,泰国有一个王子,它叫纳黎萱,他纳自己为王,缅甸的皇帝听到了这个消息,就想那我必须去消灭你,于是缅甸的王子来到泰国,泰国王子纳黎萱就统治象军部队,让缅甸的王子当场阵亡,然后,泰国脱离了和缅甸的附属关系,终于独立起来,泰国的大象在建国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师:就让我们带上对大象的敬佩之情,再次读读第二段,我来读第一句,也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板书:象是泰国的国宝)

  (总结)

  好了,孩子们,那到此,整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那我请教一个问题,题目叫与象共舞,然后,你们感受到的内容这么多,有没有疑问?那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作者仅仅选取一个片断作为题目,你明白了什么?(最能体现人与象之间的那份亲密和谐关系。)

  那我们再看看这篇课文,在写法上与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有什么异同点呢?

  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想说,我们应该感谢文章的作者赵丽宏先生,它不仅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象的和谐,他还让我们一起走进泰国不同的风俗人情。

  接下来我们还要走进古老而热情的非洲,我们下节课再去学习这篇课文吧!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认知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文质彬彬、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2、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俺们游览了威尼斯的奇特小艇,今天俺们要去美丽的泰国游玩。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保守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交流

  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交流,小组派生汇报。

  三、学习课文

  1、俺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

  “驰”(chí)和“绅”(shē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ó)不要读成一声;“彬”(bī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ēn)不要读成四声;“尴尬”(gān gà)。

  2、词句解析: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能,也叫推拿。

  尴尬:文中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文质彬彬:形容举止文雅。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四、学习课文

  1、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二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示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四自然段: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很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第五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2、课文写大象,抓住大象的什么特点来写?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外貌:( )

  性格:( )

  神志:( )

  聪明:( )

  动作:( )

  善于扮演:( )

  3、课文是依照什么顺序叙述的?

  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

  4、课文2~5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标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并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

  师小结:

  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比较

  说说《威尼斯的小艇》与本文在表达上有哪些一起这处?

  一起点不同点:

  《威尼斯的小艇》

  1、抓住事物特点写依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别叙述《与象共舞》。

  2、抓住人与物(或动物)之间相互紧密关系来写。

  3、叙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依照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

  六、讨论归纳

  1、说说学习这课后,比有什么感受?

  2、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七、你还了解哪些异国风情,说给大家听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15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2、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温故检测

  1、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游览了意大利古城威尼斯,了解了威尼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小艇?这节课随作者赵丽宏一起去美丽的泰国“与象共舞”,(课件出示课题,并齐读)

  2、看到课题后,你最想了解的有意义的问题是什么呢?

  3、问得很好,等下我们再了解问题答案,老师来检查大家对课文预习的成果如何?指名读课件出示的词语,再齐读词语。(“气氛”的“氛”读fēn,不能读成fèn)

  二、 师导生学

  1、师:读得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和一段精彩的视频,请好好欣赏哦!(课件出示)

  2、问:喜欢这样的大象吗?知道这样的大象在哪吗?(泰国的东巴乐园)

  3、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2)师:有了学习目标,学习就有了方向,现在我们开始初读,看看初读有什么要求。(课件出示初读要求,师大概说)

  (3)看完后自由读课文。

  (4)出示“填一填”,填后分句读,理解“熟视无睹”词义。

  5、出示“合作学习”课件。

  (1)引读“合作学习”

  (2)学生先自学2分钟(用铅笔划)。

  (3)一、三、五、七排学生向后转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每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得呢?(分段指名读句子),这五个句子都是每段的 中心句 ?每个自然段都是 总分 结构?)

  (5)指名读大象跳舞的句子(2处),笨重的大象跳舞的动作有什么特点呢?(舞姿是那样轻快、灵活、美妙),再齐读(读出那种轻快、灵活、美妙、快乐的感觉),读后划上波浪线。

  (6)一个“拥”字你体会到了观众什么心情呢?(急切)为什么?齐读(读出急切心情)。

  (7)观众拥进人群、象群,难道就不怕庞大的大象撞伤吗?不怕粗壮的大腿踩伤吗?不怕长长的鼻子卷伤吗?为什么敢“拥”进象群呢?让我们想起了冯骥才写得《珍珠鸟》中的一句话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小结:所以一个“拥”字,说明人与大象之间互相信赖,人和象的关系已经变得怎样了呢?(板书:和谐、亲密) (再欣赏大象跳舞,注意动作)。

  (8)多么欢快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呢?把句子中的观众、人群换成“我们”读一读。课件出示。

  (9)那真是天地间的美妙奇观,那真是匪夷所思的天作之合。这时我们仿佛就是那一头头大象,再读。课件出示。

  (10)孩子们,你们想一想:这时,大象和观众还有距离吗?此时此刻,在舞之蹈之的观众眼中,大象还是大象吗?在舞之蹈之的大象眼中,观众还是观众吗?没错,孩子们,这就叫人象之间没有距离。

  (11)我在黑板上写个“人”字,你们想把大象的“象”字写在哪里呢?用文中的内容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写?

  (12)师:这就是人与象没有距离(板书:没有距离)这就叫人象合一(板书“合一”),这就叫与象共舞?(齐读课题?

  (13)“与象共舞”的意思就是与大象一起跳舞,就是 人与大象和谐共处 。

  三、当堂训练(音乐声中师先朗读,学生思考回答)

  1、“与( )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要反映的是,与某某的关系非常亲密,非常和谐,这个某某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等。

  2、有一字入题的,如:当你非常喜欢鸟,和鸟的关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可以说——与(鸟)共舞, 特别喜欢读书,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就是—— 与(书)为舞。

  3、也有二字入题的,如:课件出示

  4、还有三字入题的,如:课件出示

  四、归纳梳理

  本文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都是按先总后分的结构形式叙述,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较快地抓住课文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平时写景状物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结构形式来构思。

  五、作业

  1、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段话,介绍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

  题目:与( )共舞

  2、推荐:课外阅读赵丽宏的《周庄水韵》。

  板书设计

  27与象共舞

  和谐、亲密 象

  象人象

  没有距离 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16

  一、导入新课:

  (播放泰国风光资料片)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风光美丽、文化独特的国家,那就是泰国。今天我就要带大家去感受它的风土人情,它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的誉称。

  二、出示学习目标:

  A让我们认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C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自由通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通过读书又产生了什么疑问?比一比谁读得最认真。(小组内检查字音:熟视无睹、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彬彬有礼、松弛、按摩、尴尬、绅士、气氛、芭堤雅)(3分)

  (二)找个别差生读词读文,检查全班掌握情况。

  四、出示自学指导:

  1、默读课文,想一想,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找出有关部分,在小组中多读几遍。(2分)

  2、检查学生回答人与大象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写作特点:中心句的写法。

  3、出示“堂堂清A”: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的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的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的;在农场里,泰象就是;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的。

  五、出示自学指导:

  1、用画出文中你最兴趣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把有关词语圈画出来。

  2、找学生回答。

  3、文中人与大象关系是如此和谐,让我们真心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密切,如果让我们把题目加个字,你会加个什么字呢?

  六、出示“堂堂清BC”:

  仿照课文用总分结构写一段话介绍泰国的大象或其他内容,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

  (1)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

  (2)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

  (3)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要求:中心句明确精炼,分写部分具体生动。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备课比较充分,首先我在布置预习时就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泰象和泰国的知识资料,认真读课文,以便对全文内容和思想感情有较好的理解。

  然后我查阅了很多书籍,还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泰象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精心进行了教学设计。因而在正式上课时,学生的兴趣盎然,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有浓厚的兴趣,我在旁边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因而课上气氛活跃,学生对本文的理解非常好,也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想,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文理解较好,但在做堂堂清A时,有一部分学生所选的词语不准确,不能很好地反映出自学的效果。今后要多加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现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篇17

  重点:

  1、依托重点语段,感受语言表达的节奏和精确,体会人和象关系密切,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2、理解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题目的双关作用,扩大命题范围。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与象共舞》。课前老师布置了两项预习任务:1、通读课文,并找一找带“睹”字的成语。2、《与象共舞》假如是命题作文,你会写些什么?这两项预习任务有难度,完成的请举手。

  二、字词检查与拓展

  师:首先看看文中出现的一个新词。(熟视无睹)谁来读?

  它是什么意思呢?在这个成语中有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谁发现了?都是指(看见)。

  师:更巧的是,这个成语当中两个词语意思是相反的,谁知晓了这个秘密?

  师:整个词说的是(经常看见的人和事好像没有看见一样)。拆字理解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方法。我们再一起读读它。

  师:你们还积累了哪些带“睹”的成语?

  师:刚才你们所讲的这些带“睹”的部分成语,我们“先睹为快”吧。(ppt: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

  师:学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敏感度,能够由一个词,联想到与它有关的一串儿,积累下来就方便多了。积累词语也要讲究方法的。

  师:还有一组,也是带生字的词。请看:(ppt:松弛  按摩  尴尬  气氛)一起读读吧。

  师:这两组词放在一块儿,发生什么情况呢?(ppt:出示四句相关句子)

  师:机灵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四个成语,四句话,就把全文一网打尽了。

  三、课题猜想

  师:第一项预习任务的检查已告一个段落。请看第二项预习任务。一起读课题。

  师:从字面上看,这题目是什么意思?(板书:与大象一起跳舞)同样的意思,选用题目,我们仍然选用(与象共舞),因为它(简洁)。

  师:只看这题目,你猜猜这命题作文,会写什么呢?

  师:那么赵丽宏先生呢?请你以最快的速度浏览全文,你会发现?

  四、细读重点语段

  师:写了“与象共舞”了吗?这么长的文章,只有第五段写了跳舞,这在写作上叫做“跑题”。这样吧,没跑题的第五段先学。

  师:默读这一段,哪些描写特别精彩,特别让人难以忘怀?

  1、   句一:……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着身子,……挥舞。

  指名读。

  师:一连串的动作划下,分别是——,请一位同学说说。

  师:读成四个字——颤动身子;反了,——挥舞鼻子。

  师: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笨重的感觉。既然这样,我把这句改成:(ppt: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身子,挥舞鼻子)。

  师:自由读修改的句子,比较,体会什么变了?

  师:舞蹈的大象随着什么跳舞?

  圈出“节奏”,听过音乐的节奏吗?音乐有强的时候,有——;有长的时候,有——;有急促的时候,也有——……,这就是节奏。

  师:同桌再一起读读,哪一句话的语言节奏让你感受到了跟音乐一样的节奏?

  师:嚼出味儿了吗?在语言的节奏上,就四个动作短语来说,你感觉哪儿是短的,哪儿是长的?哪儿是急促的?哪儿是舒缓的?(师范读)

  师:这就是语言的节奏,带着这样的节奏,一起来欣赏大象跳舞是美妙的动作。全班齐读。

  师:原来它们的区别就是有无节奏。文字只差一点点儿,味儿就迥然不同的了。作者将音乐的节奏,语言的节奏融合在一起,那真是美妙呀!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大象跳舞的语言。

  师:过渡:这是正儿八经写大象,可是又有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群众都到宽阔的场地上。

  一个“拥”你读出来什么?

  师:一起感受大伙儿的那份急切吧。齐读。

  师:拥进去与谁共舞呢?你们不怕庞大的大象撞伤你吗?不怕粗壮的大腿踩你吗?不怕长长的鼻子卷你吗?

  师:敢于“拥”,那是因为你们对大象的(信赖、喜爱)。

  小结:一个“拥”,说明人与大象的关系已经变得和谐、亲密、融洽。(板书:与大象亲密无间)

  生读题。

  师:题目仅仅说的是与大象一起跳舞,它还指什么?(人与大象和谐共处)

  师:他们关系亲密无间,回头看前四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师:所有这些不正说明人与象之间和谐共处吗?现在还会说文章偏题吗?这样的写法叫做一语双关。

  五、题型扩展

  师:“与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要反映的是,与某某的关系非常亲密,非常和谐。

  如:当你非常喜欢蝴蝶,和蝴蝶的关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可以说——

  特别喜欢读书,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就是——

  师:读资料(ppt:与龙共舞  与鲨共舞  与雪共舞  与墙共舞)猜哪个词最吸引人?

  师:这是一字入题的,还有二字入题的。(ppt:与肖邦共舞  与风筝共舞  与压力共舞  与飞碟共舞)你最兴趣的是哪一个词?

  师:也有三字入题的。(ppt:与红楼梦共舞  与世界杯共舞  与奥运会共舞)哪个词让你驻眼停留?

  师:我还见过一个最牛的题目,《与上帝共舞》。知道上帝是谁?

  师:当我告诉你,与顾客共舞,还牛吗?当然,也有人找不到共舞的对象,于是,之后感叹(ppt:谁与共舞)。

  师小结:其实不管与谁共舞,它要表达的是人希望和人,和自然间亲密无间,和谐共处的关系。

  板书:    与象共舞

  与大象一起跳舞

  一语双关

  与大象亲密无间

  推荐的理由:

  有幸现场观摩了大师王崧舟老师的《与象共舞》,它给了我全新的感受。以前所见的课堂多是以阅读本位进行教学的设计,而这节以写作本位的教学设计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叶圣陶说:“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本节课,我们的大师引领得多么巧妙,道出语文的真正内涵。

  本节课,他反序而教,从最后一段教起,反推前面四个自然段。他的教学架设在写作本位上,对重点语段挖掘更多的是遣词造句,是怎么写,是感受语言文字的形式,是理解它的表达方式,抠字眼,对比品评。在反复吟咏,在比较品评当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秘妙所在。写的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到生活!选材、取题,各个环节独具匠心。为了写,王老师的这节课从词语到句子,从构段方式,到构词方式及涵义,真的挖掘到了极致,那是他深厚的语文素养文化底蕴闪耀的光辉。在欣赏之时,我只能慨叹:神!

  大教无痕,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