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回家的路上》教案

2023-08-15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回家的路上》教案 篇1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清晰地口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方向。

  2、引导学生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小朋友,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许多道路,每条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吗?

  2、新授:

  (1)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来上学,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2)平时我们上学、上街、去玩都会经过许多道路,这些路四通八达,你是怎样记得这些路的?

  (路牌、两边的建筑、路口等)

  师小结:对,这些有特点的标志和建筑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得各条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记得道路和地点呢?

  3、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身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说出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比较大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往各人家的路线,出了校门往何处去,画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点画出家与学校。

  四、作业讲评:请学生介绍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五、拓展:尝试画出从家到公园或亲戚家的路线图。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回家的路上》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能够画出一路上标志性的建筑、景、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绘画方法,大胆、自由地表达回家路上的人、景、物。

  教学难点:

  画面大胆、自由、生动,富于创造力。

  课前准备:

  学生:绘图工具(油画棒、水彩笔、水彩、水粉颜料、记号笔等)。

  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及范图数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你会看地图吗?地图是怎样给人们指路的?

  老师可以给大家看看本地的交通图,然后,找找“我们学校”所在的位置。请学生描述一下从学校回家的线路,把转弯的地方如:立交桥、铁路道口、十字路口描绘得详细些,教师提醒介绍那些标志性建筑或物体。

  二、发展阶段

  1.讨论:

  我们要表现的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与交通图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2.谈谈创作思路。

  3.出示学生作品。

  提供建议:先画学校,在按照回家的路线一点一点的延伸出去,一直画到你的家,形状可以不规则。

  最后根据需要添画人、景,也可用剪贴的方法。

  三、收拾与整理

  将自己的工具收拾好,将课桌整理干净。

  四、课后拓展

  将学校画在画面的中央,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画出不同往家行走的线路图。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回家的路上》教案 篇3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是否喜欢这种绘画题材。

  2.是否能将从学校到家的路线交代清楚。

  3.绘画语言是否具有创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交通地图、旅游地图,范作。

  2.学生准备纸、笔、胶水、剪刀,收集一些房产广告纸、建筑物、风景图片。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1月10日

  活动一:

  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青岛市区大地图,问:地图是怎样给人们指路的?请学生从大地图上找一找“我们的学校在地图上的位置”。

  请学生描述一下学校回家的线路,把转弯的地方(特别是三岔路口、十字路口)描述的详细一些,教师要提醒大家这一路上有哪些标志性建筑或物体。如:家世界、热电厂的大烟囱。

  活动二:

  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交通或旅游地图,讨论:我们要表现的从学校到家的线路图与交通图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然后交流。

  请学生谈创作思路。教师启发学生:

  先画学校,再按照回家的路线一点一点延伸出去,一直画到你的家,纸不够可以拼接,作品完成后的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的。

  活动三:

  学生绘画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如果有的学生将路线图画在一张完整的作业纸上,那么可以建议他们先将学校与家的位置定好,然后,先用单线轻轻的画出线路,确定后再具体描绘。

  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活动四:

  作业展示,布置学生按照居住的区域分成几个小组,下节课按照小组来进行路线图的绘画。

  第二节

  施教时间:11月11日——11月14日

  活动一:

  学生按照上节课布置的分组坐好。各组派代表起来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自己上学的途中所看到的标志性的建筑或物体以及交叉路口的具体的情况。

  活动二:

  分配各组的任务:教师带领住在学校旁边的几座楼上的同学画学校周边的几条小区内的路;住在从港口医院到辽阳西路区域的学生一起画这一部分的路线图;住在军休五所、三所以及伊春路的同学画这一部分的路线图;住在海城宾馆以及哈尔滨路周边的同学画这一部分的路线图;住在通榆路周边的同学画这一部分的路线图。

  每组发一张四开的纸,小组分路段共同来绘制这一部分的路线图,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人物与景物(可以用剪贴或绘画的方式)

  活动三:

  各组将自己画的路线图以学校为中心按照实际的方向粘到一起。

  活动四:

  展览我们共同制作的“青师附小学区图”大家一起分享创作的快乐。

  课后拓展:画出从不同方向回家的路线,还可以画出路上看到的事情。

  札记:

  让学生按照居住的区域分成几个小组,按照小组来进行路线图的绘画,是我在备课时的突发奇想。这一招儿果然灵,学生们非常乐于和住的近的同学合作,而且大家一起回忆,画出的路线图内容非常丰富、翔实,也更有趣味性。合作拉近了同学的心,相信他们以后在一起上学、放学的路上会更加得开心。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回家的路上》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 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的想法的过程,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1.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上信息口头编故事。

  2. 引导游戏活动,讲清游戏规则(根据画面提问题,你问我答)

  3. 指导观察方法,指名学生说说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

  4. 小组合作。

  要求

  (1)其中一个同学根据图上信息提问题。

  (2)另一个同学运用所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5. 全班交流反馈,互相评价。

  小组汇报,说出自己所提的问题和怎么解答,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二、深化理解,巩固提高。

  (送瓜果)

  2 5= 4 1= 9 3= 6 2=

  3 7= 4 3= 8 3= 6 5=

  三、找新家(第23页第3题)

  1. 让学生把图意讲一讲。

  2. 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准又快。

  四、摘星星。

  理解图意,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题。

  五、对口令。

  写出得数是20的算式,可以是加法算式,还可以是乘法算式。

  比一比谁写得多。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回家的路上》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40-4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并以此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脑、认真计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你问我答的数学游戏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技能以及有条里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懂图意。

  二、教学过程

  1、看一看

  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2、说一说

  你根据这幅图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

  3、议一议。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大家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过程。

  有没有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一提。

  4、练习

  教师提问,学生看图回答。

  同桌两人合作,一问一答。

  三、练习

  综合练习

  写出你知道的5道乘数是4的算式。

  3( )=6( ) 5( )=4( ) 5( )=( )5

  4( )=38 29=3( ) 1( )=( )1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回家的路上》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新课标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22~23页:主题图、数学游戏、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数学游戏的方式下会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了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力目标:提高根据题中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利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口诀,根据题意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回家路上主题图一幅,抢答卡片,找新家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齐背4的乘法口诀。

  2、 听算

  第一组:24,35,92,46,57

  第二组:44,49,74,38,84

  二、情境导入。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而且还办了一所动物学校呢。瞧,小动物们放学了,他们正在回家的路上呢!

  三、交流信息。

  1、 引导观察,同桌交流数学信息

  请你仔细地观察图画,从图上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请同位的同学互相交流,等一下给大家汇报,好吗?开始!

  2、 指名汇报,引导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发现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四、提问及解答。

  1、 提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 指名提问,并指名回答,及时板书。

  3、 你还有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写在课堂本上,并解答出来。

  4、 展示汇报:谁愿意把自己写的展示给大家看?

  五、练习及游戏。

  1、 抢答

  小朋友都很爱动脑筋,既能发现问题,还能用乘法解决问题,接下来,我想考考大家的口算,愿意吗?要求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同位的同学说口诀。明白吗?准备好了吗?开始!

  2、 看图填空

  请打开书第23页,你是怎样看这幅图的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请把乘法算式写在书上。

  3、 游戏:找新家。

  瞧,动物们盖起了两座漂亮的楼房,他们都忙着往新家里搬呢,你能帮他们找到家门吗?

  六、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已经学会2、3、4、5的口诀,你觉得学口诀有用吗?你能举出生活中用到口诀的例子吗?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回家的路上》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道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交通情景。

  3、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材料,通过撕、画、剪等多种手段进行作品创作。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自制交通标志教具、一张大的彩色卡纸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这是我们常州的哪里?你们熟悉吗?(怀德桥)

  2、每天早晨上学时要经过这座桥的小朋友举手?

  3、这里的桥上什么东西很多?(车多、人多、房子多)

  4、车多、人多,让你们觉得交通是怎样的?(拥挤的、繁忙的)(揭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早晨是坐交通工具来学校的?(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

  2、在马路上你们还见过哪些交通工具?(卡车、双层巴士、面包车、三轮车……)

  3、马路上的车辆都具有特别的声音,你们会模仿它们的驾驶动作和声音吗?(学生上台模仿:摩托车的声音、自行车的铃声等)

  游戏:听一听,猜一猜(课件)

  我们除了在马路上可以见到这些交通工具,还能在哪些路上见到它们?(立交桥、转盘、盘山公路、乡村的马路等)(课件)

  车辆和行人在马路上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对马路上的交通标志认识多少?(投影展示后贴在黑板上的道路情景图上)

  4、指导学生欣赏作品,评述对作品的看法。(表现形式:画、剪、贴……)

  5、放一段科幻影片中的可以飞的汽车,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作业阶段

  这是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大哥哥为常州设计的一座未来的立交桥,你们看,纵横交错,非常有现代气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上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去看一看美丽的新常州,好不好?

  要求:1、用画笔画出各种交通工具,再剪下或撕下贴在马路上。

  尽可能多地表现各种交通工具。

  3、自由地表现,可画出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交通工具。

  4、画花、树、房子、人等布置在马路的两边。

  (注:也可引导学生独立制作表现,突破纯平面的绘画方式,将绘画与纸工结合起来。)

  四、展评阶段

  1、游戏:摆一摆,想一想

  用剪贴或画的方法制作一条交通繁忙的大马路,将自己制作的小车等交通工具剪下粘贴在马路上,并注意用花或树木装饰马路的两边,还要注意路两边的建筑物,这样看起来画面会更饱满、更美丽。(提醒学生粘贴时注意交通规则,布置出繁忙而有序的交通景象。)

  说一说,评一评(自评、互评、点评结合)

  五、拓展阶段

  如今我们常州的马路越来越宽阔,交通也越来越繁忙,小朋友从小就要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公民。(儿歌进行交通法规教育)

  人和车,靠右行

  过街要走斑马线

  红灯停,绿灯行

  交通顺畅好心情

  六、收拾整理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注意保持教室环境的整理洁。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回家的路上》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动物回家的画面展示数学信息,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2、3、4、5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的计算、提取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重点难点:

  重点:回顾,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以及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

  难点:提取图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乘法口诀

  用口诀填空,加强学生对2、3、4、5乘法口诀的记忆。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棒。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故事引入:放学了,小朋友们都要赶快回家,那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而且还在那里办了一所动物学校呢!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么高兴啊!仔细看图,放学了他们准备回家,那他们走在那里呢!生:路上。

  师:板书(回家路上)

  三、选择信息,探究问题

  1、同学们,在这张图上,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能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听吗?

  提出问题

  (1)、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问题:1、路上一共有多少只狐狸?

  2、船上一共有多少只猫?

  3、一共有多少只鸟?

  4、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5、学校教学大楼上有多少扇窗户?

  四:小组合作,解决提出的问题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信息条件来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不只是列出算式还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3、

  提出问题,(板书问题)

  生3:河里一共有几条鱼?

  3×4=12(条)

  4×3=12(条)

  答:河里一共有12条鱼。

  你怎么知道用3×4=12的呢?用的是那句口诀呢!(三四十二)

  针对“3+3+3+3=12(只)”进行乘法教学。

  师点评总结:乘法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所以乘法的意义表示求几个几的和,凡是求几个几的和均可以用乘法。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那你们能根据刚才的学习的内容,看着图片提出新的问题吗?

  师:同学们回答真好,那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吧!

  五,巩固练习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同学们都把乘法口诀用的很好了,接下来老师这里有些题目同学们想不想试试呢!

  看图填空。

  快来帮小动物找新家。

  六,师生共同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那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河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3+3+3+3=12(条)

  3×4=12(条)

  4×3=12(条)

  口诀:三四十二

  教学反思

  《回家路上》这一课是让学生复习乘法的意义和应用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用一些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画面展现了许多数学的信息,采用“你问我答”的数学游戏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学时。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中获取知识。首先,我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图中的信息(出示课件),然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所见,再在小组内采用“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兴味溢然,积极思考发问并认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