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装饰柱》

2023-07-26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装饰柱》 篇1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认识柱子,了解各种柱的,使学生对柱子产生兴趣,进而研究柱子的形态,结构与柱子上的装饰。

  2、制作装饰柱,培养学生学生设计,制作及装饰技能。

  3、体会生活中的美,欣赏自己作品的美。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柱子相关知识,制作一个漂亮的装饰柱子。

  教学难点:柱子的形状及装饰。

  教学准备:纸箱,纸卡,彩色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检查用具准备

  二、导入

  1、教师黑板上画一个柱体,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与现实生活中联系,可以将柱体想象成什么?回答:柱子。

  2、教师将柱体添上几笔,画成一个亭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亭子的主体是靠柱子支撑。(教师板书柱子作用之一:承重、支撑)

  3、教师继续绘画,将亭子变成房子,反问学生,房子中有柱子吗?(可以联想古代建筑)

  教师总结:柱子是我们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它无论是在建筑物的里面还是在建筑物的外面,都有着承重支撑的作用。但是露在建筑外面的柱子光秃秃的,不好看,那么古代时候的人就非常的聪明,他们对柱子进行了装饰,。

  出示课题:装饰柱

  三、新授课

  1、他们是怎么样装饰的呢?

  学生回答:雕刻,镂空,彩绘……

  2、这些资料是哪里得到的?学生回答:自己收集的。

  3、谁还收集到了资料,说一说。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内外。

  4、今天我们也有一个任务,做一个现代的立体装饰柱,你们愿意吗?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5、欣赏书中的作品,根据书中学生的作品,想象一下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柱子。

  (1)根据自己的材料,讨论装饰柱的设计形式?

  (2)你的装饰柱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学生汇报:戏剧脸谱立体纸塑手工折纸花纹装饰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教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给予指导。

  五、展示学生作品

  小组队长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装饰柱》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编辑本课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装饰柱在生活中的运用。理解美的设计来自于生活中的需要。了解建筑中柱形装饰的功能、和其文化、历史渊源。学会用所学知识装扮生活,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1、了解装饰柱的功能与作用,学习装饰柱的设计、制作方法与步骤。

  2、能小组合作完成装饰柱作品。

  隐性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创意的能力,培养其团队精神。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提高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装饰柱的设计要素,即柱体造型和装饰纹样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美观和实用。

  教学准备:

  彩卡、剪刀、双面胶、从前美术课上完成的设计作业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对比导入,分析装饰柱的材质与制作方法。

  1、同时出示凤鸣实验小学主入口立柱照片与雅典卫城六女神柱照片,提示学生对比照片中柱子造型的区别。(一个是单纯的立柱,一个是有立柱功能的装饰柱)

  2、古希腊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柱子呢?(美观、表达崇敬之心)

  教师总结得出: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柱子除了承重还有很强的装饰功能,它们不仅美化生活还能表达一定的寓意。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装饰柱。出示课题装饰柱。

  3、回忆你所见过的装饰柱、分析它的材质与装饰方法。

  材质装饰方法

  学生很可能答芜湖鸠兹广场上的装饰柱岩石浮雕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木材圆雕彩绘

  4、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装饰柱相关资料。

  教师播放其他装饰柱图片和学生一同分析其所用材质与制作方法。

  填表总结共性:材料主要是木材和石材

  装饰方法主要是圆雕、浮雕和彩绘。

  装饰纹样主要有云龙纹、花卉纹、瑞兽纹等。

  二、学生作品鉴赏

  1、分析书学生作品用材料。

  他们在制作装饰柱的时候怎么不用木材和石材呢?(时间不容许、技术不到位。)

  他们用了什么替代品?你还能想到什么他们没有用到的材料?(泥、面、胡萝卜、卷筒纸芯)

  三、基本型加减法

  我们也找来了这么多的材料,怎么将它们组合起来呢?

  老师来教你一招,叫“基本型加减法”

  1、了解柱体基本形(圆柱和棱柱)

  2、加法(在基本型上添加装饰品如绘画、剪纸、彩球、脸谱、挂盘等)

  3、减法(在基本型上剪刻纹样,使其出现雕刻或镂空的效果)

  四、作业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独特的装饰柱。

  步骤:

  1、欣赏书中作品,分析其设计主题,讨论你们的设计主题

  要求明确。如以环保为主题设计的《莫让水龙头哭泣》。

  以春节为主题设计的《彩球高高挂》。

  2、根据主题选择材料。

  3、分工合作,组合完成。

  五、评价展示

  推选组员将装饰柱到讲台上展示,让大家评说。(自评互评结合)

  说说主题、材质、设计和组合方面的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的柱子制作得很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像柱子一样勇于承受压力,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顶天立地的顶梁柱。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装饰柱》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欣赏世界各地有关装饰柱的图片,了解他们的文化和造型特点。了解装饰柱的功能与作用,学习装饰柱的设计、制作方法与步骤,并于同学合作完成装饰作品。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立体造型设计的意义及设计要领,运用绘画、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现心目中的装饰柱形象,理解美的设计来自于生活中的需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装扮生活,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设计,制作及装饰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了古朴精美的`华表,接触到深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都要珍爱传统文化,让世界知道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提高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装饰柱的设计要素,即柱体造型和装饰纹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具有特色的装饰柱。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设计制作出形象新颖别致、色彩鲜艳的装饰柱。

  教学策略: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编辑本课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装饰柱艺术设计与生活中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了解装饰柱中包含的文化和历史,感受装饰柱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同时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设计时需要进行整体思考,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设计,设计时还要关注材料,一定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利用点、线、面组合,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应。通过学生实践进行有主题的设计,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主题。在设计实践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是本课的关键。创新设计就是要体现个人的特色,本课围绕创新进行课堂设计,较好地完成了创新这一设计理念的表达。在讲授时,通过欣赏世界各地的装饰柱,了解它们的造型特点、表现内容、色彩关系等各方面,让学生打开自己的眼界,再通过教师的演示示范,如何做装饰柱的柱体、柱身的色彩、柱身的花纹及其象征的含义,学生可以选择卡纸制作、泥工、剪纸、绘画等不同的方式来展现,很大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会用所学知识装扮生活,陶冶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两幅图片,(学校教学楼入口立柱照片与雅典卫城六女神柱照片),请同学们对比照片中柱子造型,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一个是单纯的立柱,一个是有立柱功能的装饰柱。

  师:古希腊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柱子呢?

  生:美观、表达崇敬之心。

  师:其实呀!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柱子除了承重还有很强的装饰功能,它们不仅美化生活还能表达一定的寓意。

  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装饰柱。出示课题神奇的装饰柱。

  师:说到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装饰柱不能不让我想起它──请看大屏幕。(天安门华表)

  师生一起观看,教师进行解说:北京天安门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十几米高的大石柱上,从下到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龙流云纹饰,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柱的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彩长石片,一头大,一头小,远远望去,似柱身直插云间,显示着我国古代雕刻艺术领域中技艺精良巧夺天工的本领。华表是一种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

  师:为什么华表上表现的是龙纹,而不是其他的动物形象呢?

  生:龙是中国的神兽,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权利的象征。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装饰柱蕴含了什么寓意,又是用什么纹样和造型来表达寓意的呢?

  师:这是哪里你认识吗?

  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柱身一般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

  师:华表寓意着吉祥,使用了什么装饰来表现吉祥的寓意呢?

  生:龙,瑞兽、云纹…….

  师:这又是哪里呢?是什么装饰柱呢?你认识吗?

  师:观看印第安人的装饰柱图片,了解“天神雷鸟”与现实雷鸟的对比,找不同。

  生:这些装饰柱在制作时采用了夸张和概括的艺术处理手法。

  师:装饰柱,除了是圆柱体。那还可以是其他形体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装饰柱。

  (课件:古庙的六棱柱和八棱柱、方柱)

  师:看过了这么多柱子,想一想,它们在造型、纹饰、色彩和材质上有什么特点?

  师:结构又是怎样组成的呢?

  生:柱体分为柱头、柱体、柱基三部分。

  师:装饰柱经常被人们应用在什么地方?它具有什么作用?

  生:承重、崇拜、信仰、美化、装饰、象征寓意等。

  师:我们在欣赏一下教材中学生的美术作品。能用我们身边的哪些材料来表现神奇的装饰柱呢?

  生:手工纸、橡皮泥等等。

  师:他们是怎么样装饰的呢?

  生:雕刻,镂空,彩绘…

  师:还可以用那些材料和方法制作装饰柱?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想不想看看我是怎样制作的:老师来教你一招,叫“基本型加减法”。

  首先了解柱体基本形,选择圆柱或棱柱。

  其次是加法,就是在基本型上添加装饰品,如绘画、剪纸、彩球、脸谱、挂盘等。也可以是减法,在基本型上剪刻纹样,使其出现雕刻或镂空的效果。

  师:看过老师的作品,你想设计什么样子的装饰柱。

  生:柱上可以刻画各种人物、动物、植物、服饰、风俗等图样。

  师:你会把设计好的装饰柱放在什么地方呢?

  生:可以放在大路边、广场上、公园中、博物馆内。

  师:谁来说一下设计步骤。

  生:构思:发挥想象,突显个性;构图:画面饱满,细节完整;配色:色彩丰富,画面和谐。

  作业要求:

  1.设计有民族特色和装饰韵味的装饰柱。

  2.用学过的点、线、面的组合表现。

  3.图样可以采用夸张、变形、重叠、重复等形式。

  4.色彩可以单色,也可以复色,要求协调统一。

  5.可以与同学合作完成。

  师: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说一下自己采用的什么材料,表现的什么内容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学生互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师:同学们的柱子制作得很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像柱子一样勇于承受压力,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顶天立地的顶梁柱。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装饰柱》 篇4

  教学目标:

  了解装饰柱的功能与作用,学习装饰柱的设计、制作方法与步骤。合作完成装饰作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创意和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装饰柱的设计要素,即柱体造型和装饰纹样。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美观和实用。

  教具准备:

  纸板、双面胶、乳胶、剪子、美工刀、彩色纸、平面及浮雕作业。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新课:

  1、展示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的具有装饰效果的柱子。

  提问:装饰柱由哪几部分组成?装饰柱的功能?装饰柱的材料?

  装饰柱由柱头、柱体、柱基三部分组成

  2、装饰柱的历史:

  分析古代欧洲装饰柱和中国古代装饰柱的相同于不同。

  作用基本相同,材料、装饰形式不同。

  3、研究设计步骤和方法:

  可以运用浮雕法制作,也可以运用镂空的方法。

  三、作业要求:

  一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个装饰柱。

  四、学生作业:

  各组根据准备的材料设计制作装饰柱。

  考虑作品的色彩和作为柱子的底色应如何设计。

  五、评价:

  各组代表介绍本组作品的特色。

  说一说准备将作品展示在何处?

  互相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

  课后反思:

  在我们的美术展区中,有上一届学生制作的装饰柱作品,学生经常能看到,再加上课前给学生介绍了一下装饰柱让学生了解这堂课的学习内容,所以在课堂的一开始,在没有完全了解装饰柱及其特点的情况下,学生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开始动手做了,而且显得特别有信心。于是,我改变了这节课原始的教学设计,向学生反问了两个关于装饰柱的问题,而学生因为对装饰柱的了解还不够,所以被我提出的问题给问住了。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就围绕这两个问题——装饰柱的特点以及手工制作装饰柱的要点进行了重点学习,而学生因为有了刚才的表现所以也学得比较认真。在这节课总结的时候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通过课堂学习,你制作的装饰柱与你之前对装饰柱的了解还不够时想法有区别吗?那种更加符合装饰柱的特点?学生对后者表示了肯定,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学生应该能体会,任何创作主题的表现都离不开之前对这一主题的充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