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

2023-01-28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

  2、了解百分数的意义。

  3、会写百分数。

  4、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

  5、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比较、分析、分辨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引出百分数,教学百分数的读法。

  1、百分数的引出

  师:近年来,我们学生的近视率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我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下(媒体出示)

  师:这里出现了三个新的数,它们分别读作:百分之十八,百分之四十九,百分之六十四点二,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呢?

  2、揭题

  生展示他们找到的百分数。

  师有选择的板书并小结:看来生活中这样的数确实挺多的。数学上把这样的数,叫百分数。那么什么是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怎么写?还有哪些跟百分数有关的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凸显百分数的优点,教学写法

  1、比较中凸显百分数的优点

  师:大家都在关心我们学生的近视情况,作为老师当然更要关心我们学校同学的近视情况。下面是老师调查的二、三年级的近视情况(出示表格)

  年级 总人数 近视人数 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 近视率

  二年级 20 2

  三年级 25 3

  师:二年级的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多少呢?三年级呢?哪个年级的近视情况好些呢?你是怎么比较的?可以先在草稿本上写写算算。

  学生反馈:可能会出现通分成分母是50的,也可能是100的。

  师挑选通分成分母是100的提问:为什么把分母都通分成100呢?(便于比较)

  2、教学写法

  师:二年级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10/100,又可以写成二年级近视率是10%。(媒体出示再板书)我们写百分数的时候在分子10的后面加上百分号。看看我们写百分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百分号的小圆圈写小点)那么三年级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12/100,可以怎样写呢?生写在草稿本上,指名一生板演。

  (三)、百分数意义、

  1、指导着说百分数的意义

  师:三年级的近视率12%指的是哪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师:也就是说三年级的近视率12%表示?(三年级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12/100)(板书)

  师:那么二年级的近视率10%又表示什么?(二年级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10/100)(板书)

  2、生自主说

  师:那么谁能说说我市小学生的近视率18%,中学生的近视率49%,高中生的近视率64.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生反馈说,师选择小学生近视率表示意义板书。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呢?

  3、小组内说

  师:通过这些百分数的呈现,我们大家简洁明了的看到了学生近视情况的严重性,其实在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刚才也找了很多,你能把你找到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在小组内说说吗?

  生反馈,师挑选组的代表说,并板书。

  4、小结百分数意义

  师:说了那么多百分数的意义,那么到底百分数表示什么呢?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已经说的都非常接近了。百分数就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板书意义)

  (四)、辨别百分数与分数区别

  1、辨别

  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百分数是表示谁是谁的关系呢?

  出示:

  鸡的只数是鸭的75%

  一根绳子的长度是一根铁丝的51/100。(51/100可以改写成51%吗?)

  出示:

  一堆煤重87/100吨。(看看下面这个分数可以改写成百分数吗?为什么?)

  2、师小结:分数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后面不能加单位。

  3、加深理解进行判断

  (1)一段绳子长29/100;

  (2)一段绳子长29%米;

  (3)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

  (4)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

  (五)、巩固练习

  师:简单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会写百分数了吗?

  1、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一 百分之二十八 百分之零点五

  2、读出下面百分数,想想下面的信息给了你哪些启示?

  (1)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2)地球总储水量中只有3%是淡水,而这些淡水中可以直接饮用的只有0.5%。

  (3)今天我们班同学的出勤率是100%。

  四、教学结束: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其实爱迪生说过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同学们对于学习也要付出努力,不怕辛苦。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预习提示;

  (1)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2)什么是百分数?

  (3)羊毛含量36%是什么意思?

  (4)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把事先找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带入课堂。

  请同学们拿出在生活中找到的实际应用的百分数,并说一说是在哪儿找到的。

  学生交流。

  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什么叫百分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

  二、引导探究,揭示百分数的特征

  (一)出示课本例

  1、一条裙子,羊毛的含量为36%,对此进行分析,并完成下表。

  一条裙子,羊毛的含量为36%.

  这个句子中,单位“1”的量是:

  这个百分数是( )和( )比较的结果.

  这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是:

  看到这个句子,你能想到什么?

  这个36%的分母100表示什么?分子36又表示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每位学生在小组内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什么叫做百分数?我们学过分数,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那百分数呢?

  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表示两个数的一种倍数关系,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小组合作学习,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

  接下来我们就比较一下百分数和分数,到底有那些不同?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明白:百分数和分数的写法不同,为了区别与分数和便于书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采用%来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百分数的写法以及读法。并进行随机练习。

  通过比较还要使学生明白;

  ①百分数可以不是最简分数,如:52%、38%,分子和分母不用约分,而分数就不一样了。

  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如:3.1%。也可能分子比分母大,如:120%,和分数不同。

  (三)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出示例1。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

  三、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出百分数,并回答问题。

  1% 18% 50% 89% 100% 125% 7.5% 0.05% 300%

  ① 谁是最小的百分数?在这组内还有比它小的吗?

  ② 谁是的百分数?

  ③ 请读出跟一半的意思一样的那一个百分数。

  ④ 300% 是什么意思?

  ⑤ 在这组百分数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有的是整数,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这是为什么呢?

  2、读出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 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

  (2) 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2%。

  提问:这两句话中的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

  看到这两句话,你想到什么?

  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三峡库区分重庆库段和湖北库段。重庆库段的面积占三峡库区面积的85%,湖北库段的面积占三峡库区面积的百分之几?

  完成课本练习一的相关习题。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交流

  讲故事《大胆的小猴》,并与大家交流,对学生进行自信、勇敢的培养。

  设计意图:课前三分钟交流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这短短的三分钟时间里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是师生的最爱。学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内容的丰富,真可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可以是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等等形式多样。真是万紫千红,各有千秋。

  小组交流、探究、合作学习

  一、展示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设计意图: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数学学习内容远离生活无疑是导致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的根本原因,它使本该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死气沉沉。有鉴于此,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 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体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

  二、小组交流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比较。两个量比较才能产生百分数,只有一个数量是不能产生百分数的。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比较的结果,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让学生自探明之,自求得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

  三、小组交流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百分数时注意要读成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写百分数时,通常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并注意%的两个小圆圈要均匀且不能过大,以免和分子混淆。

  在半分钟内写十个百分数,看看写出的百分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并用自己喜欢的一个百分数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并展示生活中找到的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又加深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四、小组交流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

  分数代表一个数值,也可以代表一个分率。而百分数只能代表一个分率。

  (2)读法不同

  分数读作几分之几,百分数读成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

  (3)写法不同,百分数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就行了,而不是写成分数的形式。

  (4)分母不同

  分数的分母可以是任何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而百分数的分母规定是100.

  (5)分子不同

  分数的分子必须是自然数。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可以小于100.

  (6)百分数不可以约分,分数可以约分。

  (7)分数单位不同,分数的单位是几分之一,而百分数的单位只能是百分之一

  设计意图:百分数源于分数,而又有别于分数。实践证明,学生认识这一点非常困难,这是长期学习的种属概念负迁移所致。学生会误认为分数与百分数是包含关系,分数有的属性,百分数也一定具有。为了跨越这一认识上的误区,我采用了小组探究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区分清楚百分数和分数是不一样的。

  五、生活中的应用

  1、经典文化中的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 百里挑一——1%

  2、做游戏。

  石头 剪刀 布

  规则:两人十次,想一想,你赢了对方几次?赢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找成语中的百分数和做游戏,已能找出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能将百分数应用到平时玩的游戏中。所以此环节承上启下,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生本教育的理念,在生活中找例子。

  生本教育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所以课堂练习要设计有挑战性习题,可以通过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

  六、总结

  请告诉大家你这节课学习情绪的比率。

  愉快占( )%

  紧张占( )%

  遗憾占( )%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4

  溧阳市文化小学 许红萍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百分数的意义》,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分数的意义》、《比的意义》。备   注:我班在没学《比的意义》时,曾有老师借我班上了《百分数的意义》这课,时隔两个多月,按照教学进度,又该学《百分数的意义》了,因上次我也借班上的这节课,面对学生都用相差关系来比较,而我却被这一现象愣住了,一时慌了手脚。这隐隐的痛一直刺激着我,更激起我进一步研究学生的欲望!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我改变了原来提供“糖的重量、水的重量”,简单地让学生求两个量的比,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只是一个教师指令下的操作工,思维含量较低。于是,我提供给学生两杯大小不同、盛水不同的玻璃杯(真实情景),假如在水中加糖,怎样才能使两杯糖水的甜度相同?假如一杯盛开水50克,另一杯盛开水150克,在小杯中加入糖10克,要使两杯糖水的甜度相同,大杯中要加糖多少克?你认为“两杯糖水的甜度相同,也就是什么相同?”,尽量让学生透过“变”来思考“不变”的事物的本质。同时也学会用“比”的眼光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与“比”(两个数相除的关系)的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试验1]我班学生试验数据统计:(提供探索材料,让学生比一比哪户的稻谷好?)户名稻谷重量(千克)出米的重量(千克) a户160128 b户12090 c户150114 我班28人,结果有13人还是用相差关系来判断(这些人平时的思维水平不是太高),有1人用“比”来判断,其余的用“分数”、“百分数”来判断(有同学想起来两个月前学过的百分数)。这次我是不慌不忙,有备而来。故意先让用相差关系来判断的学生说自己的想法,(“糠多米就少,糠少米就多”,听起来似乎很合情理),站起来发言的同学还很是理直气壮,而且赞同她的想法的人又这么多,于是很高兴地坐了下去。但马上反驳的意见和证据随之而来,一位同学说:“稻多糠自然多……”,又有同学补充:“假如稻的重量相等,那么……”此时,用相差关系判断的同学才恍然大悟。[试验2]新六(2)学生试验数据统计:29人中8人学奥数已解决过百分数的应用题。年级抽查人数达标人数 四350343 五200194 六250240 课堂上老师提供这张探索材料后,先问了一句:“你认为哪个年级达标情况好?”一位学生马上用相差关系来解释、判断。师:“这是他的想法,你们同意吗?”大概有6个同学举手表示反对。生:“人数不一样,如果抽查的人数相同,可能……”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独立完成”。   课后我们把学生的独立尝试的这张表格收上来统计发现:(1)居然还有11人用相差关系研究。(看来,刚才的反驳对这些人还是无效。)(2)扩大变成相同的抽查人数10人。(看来,刚才的反驳对这些人的思维产生了作用,他们把抽查人数统一成700人、1400人、7000人、还有3人统一成100人。)(3)先算不达标的占抽查人数的几分之几,但没有通分的有2人。(看来,达标的数据太大,学生的思维更灵活了。)(4)算抽查人数间的倍数关系,与达标人数间的倍数关系的有1人。(5)先求达标人数占抽查人数的几分之几,再通分成百分之几有1人。(学奥数的)(6)直接求达标人数占抽查人数的百分之几的有4人。(学奥数的)[老师的话]现在想起来,大部分学生用“相差关系”来研究是很正常的,不用“相差关系”来研究才怪呢?!这里要特别小心数据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千万不能强化他的错误想法。要先让学生来反驳这种研究方法,(让错误的学生有时间进行正确、有效研究),如果需要,教师也可举例反驳:“照你的想法,200人里6人不达标,与300人里6人不达标,达标情况是一样的啦?”,在进行信息的交流与评价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和思维引向“用什么方法研究能一眼看出达标的好坏?”同时学会与学生一起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沟通“比”、“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再把生活语言提升到数学语言——“哪户的稻谷好?”即“哪户稻谷的出米率高?”“哪个年级的达标情况好?”即“哪个年级的达标率高?”这样加深理解“百分数”为什么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既让学生经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体验百分数的价值。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5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百分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周围的世界,理解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真切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

  下面就根据我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一、“初步认识百分数”。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根据统计表提出“谁投篮比较准”引发学生思考,在交流后认识到可以用“求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来进行比较,并将分数改写成用分母是100的分数表示,让学生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接下去的一个环节,主要解决百分数的读写问题。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大致会读写百分数,所以随后由学生来把转化为百分数的形式,并介绍百分数中各部分与原来分数的联系,以及读写方法。既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较能吸引其他学生的兴趣。最后请学生交流88%(90%、86%)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会用“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来表述,也进一步理解和88%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二、“生活中的百分数”。

  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先由教师根据最贴近学生学习的事例进行举例。通过交流一些百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不过从课上效果来看,这里举的例子还存在问题。都是部分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考虑还不够周详,所以对学生后面小结百分数意义造成了错误影响。除了体育达标率占100%外,其余两个都可改掉,比如改成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等等。

  三、“百分数的意义”。

  由于前面两个部分处理不是很好,出现了问题,使得学生小结“百分数意义”产生困难,最后只能由老师进行揭示。百分比和百分率也是一带而过。

  四、“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这是一个重组题,主要想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当分数表示一个具体数量时,是有单位的;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即两个数的关系时,是没有单位的。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最后让学生通过“10月1日前,已经完成了计划的95/100(95%)。说明还有(生:5%没有完成)”等两个问题,认识到百分数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中的部分与这个整体的关系。不过从上课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处理的还不到位,有点轻描淡写的感觉。

  五、“小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是想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统计和比较的功能。预想呢学生能进行一定的比较,例如日本森林覆盖率比俄罗斯多27%等等。但是上课时提出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这个问题似乎不太适合,如果改成“从这些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也许学生能从预想的方向思考了。当然这部分也想渗透人文教育,主要是环境保护教育。

  六、“小游戏”。

  通过游戏的形式,把数学与语文知识相整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6

  学习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89-91页。

  学习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思考、比较分析中,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学应用思想。

  3、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感知。

  屏幕上出示两杯水,甲杯:温水200克,加糖88克;乙杯:温水300克,加糖96克。

  请你想一想哪一杯甜?

  (可能多数学生会说甲杯甜。)

  师:明明甲杯中只加入72克糖,而乙杯中却放入96克糖,怎么说是甲杯甜呢?

  (学生发言)

  请学生把比较方法写出来。

  学生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把这几种算法在实物投影上比较一下,哪种方便。

  师:在比较时,分母是100的分数确实方便我们进行比较。

  补充上面的板书:甲杯:糖是水的;乙杯:糖是水的。

  师:还可以用另一种数来表示吗?

  学生上前写出36%。

  师: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数?怎样读?% 是什么?36%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呢?

  可以写成百分数吗?怎样写?

  2、交流。

  1、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百分数,那么百分数是不是只是在数学书或者习题中出现,生活中有没有百分数呢?老师昨天请大家找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

  (1)请二名学生上前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百分数,在哪里找到的,表示什么意思。

  (2)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3、概括。

  (1)师:刚才大家研究了许多百分数,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百分数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数呢?

  (2)请学生看书第90页,了解到百分数还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同时揭示课题:百分数的意义。

  4、比较。

  师:百分数是不是就是分数呢?请你想一想,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其他同学商量一下。

  出示活动要求:

  (1)先自己独立思考,再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内交流时,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并作一定的补充。

  学生可能汇报的内容有:

  ·百分数和分数的写法不同。

  ·百分数和分数的读法不同。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作一百分之几。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而分数没有这种情况。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

  应用:

  屏幕出示(书上第90页的练一练/2)

  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为什么?

  (1)一堆煤吨,运走了它的。

  (2)米相当于米的。

  二、身临其境,体验百分数的应用。

  1、猜一猜:(1)出示肯德基图片,请学生猜一猜,班里有多少同学喜欢它?

  (2)验证谁猜的答案最接近。

  2、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120% 100% 5% 73% 0.5 % 10% 20%

  (1)由于全班同学自觉学习,认真听课,这个单元考试的合格率可能达到( ),优秀率可能会达到( )。

  (2)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 )

  (3) 光明牛奶由新鲜牛奶制成,饮用方便,特浓牛奶脂肪含量在3.7%—4.2 %之间,脱脂牛奶的脂肪含量低于( )。

  (4)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 ),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 )。3、小游戏:让学生写出10个百分号,学生动笔书写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笔。

  师:请你默默地数一数你写了几个。如果让你直接告诉我,你写了几个,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现在要求你不说出是几个,又让我们听出你完成的情况,你能做到吗?

  学生可能说:我完成任务的70%,还可能说:还差任务的30%没有完成。等…

  4、妙解成语:百发百中、十拿九稳、百里挑一、大海捞针

  谁能用百分数来解释这几个成语的意思?

  五、小结与质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结束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可以介绍千分数,如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逐年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5.23‰。;也可以送给学生一句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7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89-91页。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交流、整理、归纳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读写百分数,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通过解释百分数的实际意义,体会百分数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借助奥运题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数学,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根据课前“奥运主题”交流会,顺势导入课题:奥运数学 二、自主探究初建意义1、呈现材料某场比赛中三名队员扣球情况统计表姓 名周苏红张 萍杨 昊扣球次数202550扣球成功次数710162、提出问题,谁是本场比赛的最佳扣球手?你是怎样想的?3、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讨论。4、交流发布,引出百分数。三、丰富感知归纳意义1、呈现材料①北京把四环路定名为申奥大道,现已完成80%的工程。②到2007年,北京市绿化率达45%。③到2008年,100%的居委会建立体育组织。④到2008年,奥体中心建筑面积约占原来的216.3%。2、交流信息,理解每一句中的百分数的意义,并体会它的实际意义。3、归纳百分数的意义。四、实践应用提升能力北京在未来四年间准备投入大约1000亿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打造快速交通网络500亿元,信息化建设170亿元,生活设施改造75亿元,环境整治255亿元。请同学根据以上信息说一句含有百分数的话,并把它写下来。五、小结收获提出质疑 在谈奥运,说奥运的过程中,你有了什么收获?关于百分数,你还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