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2023-01-26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篇1

  一 、教材解读:

  课文是一则通讯报导。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引导学生解题是感悟全文的开始。“梦圆飞天”即在飞天上面圆了梦。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夜里做梦的生理现象,而是指梦想,比喻幻想,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尚未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如今梦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

  结合通讯报导的特点,按“时间、地点、事物——发射成功——点题作结”的顺序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豪情壮志是本课的教学关键之所在。

  教学预设中将文中激动人心的场面作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基点是教学设计的制高点。找准文本中煸情的几处要点是调控课堂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能利用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条例层次。

  3、抓住课文中的场面描写中的重点语句,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抓住哪几个场面的描写,向我们介绍整个神五成功发射过程的。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个。

  学生利用网络或者其他途径了解有关神五神六发射的材料信息。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例。

  2、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送行”感受英雄杨利伟庄重严肃,意志坚定,信心百倍;送行场面的喜庆热烈。

  三、教学过程:

  一、 谈话揭题

  (板书:梦)

  师:同学们,你梦常做梦吗?

  你有梦吗?(生交流)是啊,每个人都有梦,都有自己的美好的理想、企盼。当梦成为现实是我们就说,我――圆了自己的梦。

  (板书:梦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也是一个关于圆梦的故事。(板书:圆梦飞天)

  二、读题解题

  师:咱们的祖先早就梦想着能够飞上蓝天,遨游太空。你知道有关这方面的神话故事吗?

  (嫦娥奔月、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等)

  今天,我们终于真正地“圆梦飞天”了。

  读题――圆梦飞天,用自豪的语气朗读――圆梦飞天!

  谁能说说,“圆梦飞天”是什么意思?

  三、初读课文

  1、导读课文:

  中华民族终于圆梦飞天,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豪情万丈啊。课文是如何记述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的呢?请大家自读课文,用心去感受这一令人无比激动自豪的过程。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在初读课文时,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生字的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画出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用自己有效的办法(查词典、联系上文等)思考词语的意思。

  (2)想一想,课文描写了神州五号上天的哪几个重要场面?你最喜欢哪个场面描写,多读几遍。

  3、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正音,适当进行词义质疑。

  乳白色 执行 划破 控制 侨胞

  橘红色 澎湃 蔚蓝

  寒风凛冽(lie) 亮如白昼 朝夕相处 肃然伫(zhu)立 直指苍穹(qiong)

  游弋(yi)

  (2)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

  齐读――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3)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描写了神州五号上天的哪几个重要场面?你最喜欢哪个场面的描写,读给大家听一听。

  (考虑到时间较紧,课前布置同学预习课文对该问题作必要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三个场面:为航天员送行 飞船发射成功 来自太空的问候)

  学生自由选择朗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送行

  (一)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读了这部分内容,你最想记住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

  (二)交流:

  你最想记住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

  (学生可能的答案:

  1.第一节――20xx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日子。

  因为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是让每一位中华儿女足以自豪的日子。

  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第二节――(略)

  热烈的场面,让我感受到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朗读――读出兴奋自豪的语气

  3.第三、四节――杨利伟的表情神态和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庄重严肃,意志坚定,信心百倍。

  朗读――指名朗读、齐读,读出庄重严肃,信心百倍的语气。

  (三)齐声朗读1-5段,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3、练习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朝夕相处 伫(zhu)立 直指苍穹 游弋(yi)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重点读和理解课文第二、第三部分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火箭发射成功的激动喜悦之情,理解来自太空的问候中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的自豪。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深入理解,并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交流:

  1、《梦圆飞天》向我们再现了神五成功发射的过程,课文主要描写了几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上一课我们读了课文第一部分――为航天英雄送行,你记住了什么?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段――成功发射

  1、自读课文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

  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什么?在课文的边上写上你的感受。

  2、交流朗读

  (1)“准备发射到起飞”的过程,给我们的感觉是――气氛紧张、扣人心弦

  (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描写谈自己的感受)

  指导感情朗读: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朗读的时候要想像当时的紧张气氛)

  “十、九……二、一!”“点火”“起飞”

  质疑:为什么作者要把这些数字从十到一,一个不漏的写下来?为什么不用省略号呢?

  (强调当时每一秒钟都牵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朗读要简短有力,每一个字都要读清楚。)

  (2)、出示“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a)朗读,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

  哪些词语加深了你的这一感受?

  (引导体会火箭升空时无与伦比的壮观,以及作为华夏儿女内心的惊动与自豪。)

  (b)朗读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此刻的感受体验吗?老师在这里为大家设置了这样一个填空,你能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吗?

  “神舟”5号腾空而起,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内心感到 。(本设计借鉴于网络上的一个教案中的设计)

  (c)出示句子(15节),朗读,你能用自己话具体描述一下指挥大厅里欢腾的场面吗?

  (交流,进行语言训练)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来自太空问候

  导读课文:

  火箭顺利升空,使在场所有的人都感到无比的欣喜与自豪。无数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心血没有白费,中华民族千年梦想终于要实现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

  那么,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中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与振奋呢?

  1、默读课文16-19自然段:这段文字中那些描述哪些描述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2、朗读杨利伟的两次讲话,引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以及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1)思考:从问好中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自豪!向世界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问好!――我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也登上了茫茫太……

  激动!向祖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

  (朗读:语调激昂、声音洪亮、充满自豪)

  (2)在与家人通话时,杨利伟特别对儿子说了这一番话,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吗?

  (爱!希望!)

  3、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三)齐读课文那最后一节:

  师导读:中国的航天事业,历经神州一号到神州四号的成功试飞,神州五号载人航天终于获得圆满成功,这一位这什么呢?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教师最后板书――梦圆飞天

  三、课堂总结

  1、交流,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什么呢?(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3、教师小结:“神州”5号航天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升入太空,园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俄罗斯以后第三个有能力乘坐自己国家研制的航天飞船登上太空的国家,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腾飞起来了,读了课文后,我们怎能能不激动万分呢?

  请同学们带着激动、喜悦、自豪的感情再读一遍课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精读感悟,体会飞船发射过程人们的心情。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体会各个场面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有关“飞天”的图片,在百度中搜索《梦圆飞天》课件,并对其进行筛选、整理,制作适合学生及自己的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

  教学之前,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梦圆飞天》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优秀教案及课件作参考,了解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本课的学习形式和方法。用百度搜索下载“神舟”5号飞天时的情景视频,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学生融入到情景中去。

  教法学法: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的教学策略,优化结合。

  (一)教法

  本课的教法是: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这样能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二)学法

  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反馈的环节进行,这样能便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开拓视野,加深巩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问,积极参与探索。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处我构建、学习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教学理念: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崭新的设计理念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着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1、教法与学法有机结合,让学生逐渐学会学习,学会读书,学会阅读感悟。

  2、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和影片视频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1、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

  出示图片

  “嫦娥奔月”

  “敦煌飞天壁画”

  “神舟五号”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一个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壁画,无不寄托着这一梦想。直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这个梦终于圆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梦圆飞天”,再一起来感受这一梦圆时刻。

  板书:梦圆飞天

  (二)自学反馈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航天事业”的成绩。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课文脉络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写人们为“神舟”5号和杨利伟送行时的场面。

  (2)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3)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4)点明了此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前提。同时让学生在自我阅读课文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四)披文入情 朗读感悟(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场面开始)

  自读课文,划出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并把你的感受简单的写在书的空白处。

  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1、感受成功——发射

  (1)“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想象当时的紧张气氛。

  (2)让学生扮演指挥员,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3)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

  百度搜索“神舟”5号发射视频

  这里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一个轮换交替:1、理解;2、直观理解;3、理性上的感知。

  (4)引导学生体会“飞行正常”四个字的含义

  (5)“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感情。

  (6)回归梦圆。

  我们之所以这样喜悦,这样自豪是因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让我们带着喜悦与自豪大声地说,我们终于“梦圆飞天”了。

  2、激情问候

  (1)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

  出示:“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

  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A、指名读。

  B、齐读,读出心中的豪迈

  (2)回归梦圆。

  我们之所以能够发出这样的问候是因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我们终于“梦圆飞天”了。

  3、欣赏美景

  (1)而最让我们大家感到兴奋就是在太空看到的景色和我们可爱的地球了!

  出示:“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

  A、谁来读好这一节,向我们大家介绍介绍!指名朗读,感受太空的神奇和地球的美丽。

  B、课件展示太空景色。

  通过展示太空景色,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欲望。

  (2)回归梦圆。

  我们之所以能够欣赏到这样的美景是因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我们终于“梦圆飞天”了。

  因为感动而激动,因为激动而感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4、永远铭记

  20xx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又一次回归梦圆,齐读“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我们终于“梦圆飞天”了。

  (五)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1、神州五号成功了,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州九号的发射也于相继成功发射。

  百度搜索有关“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州九号”发射的资料。

  (选取幻灯片39—42给学生展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师过渡:让我们在一次读响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振奋的话语。(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再一次回归梦圆。

  2、作为一个中国人,近几年,国家还发生了哪些令你骄傲的事情?自由回答。

  这些又是一个内化的情结,是学生自豪感产生的又一个“点”。

  3、幻灯片展示,一起分享我国的骄傲。

  (六)总结全文,激励学生

  “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激动与喜悦,更多的是思考与启示。祖国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祖国的命运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希望同学们能承载着祖国的梦想,充满希望和信心,扬帆起航。

  (七)作业(二选一)

  1、搜集有关“神舟六号”、 “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州九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资料在班级中介绍 。

  2、和自己的伙伴们合作,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整理成手抄报,在班级内展示。

  板书设计:

  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激动 喜悦 自豪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借助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激发情趣。

  (播放《梦圆飞天》歌曲)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自豪、激动)是啊,千年古国飞天梦,就在盛世今朝圆。我们伟大的祖国圆了申奥梦之后,又圆了她千年的梦想----飞天。接下来就让我一起去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出示课件,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同学们,让我们激动的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梦圆飞天)

  二、精读感悟,感受成功。

  千年情悠悠,悠悠梦千年。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几个场景并找出最令你激动的场面。

  出示读书小提示:(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看到了大家专注的神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老师很感动,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交流?

  师生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句子)

  1、送别场景。“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你读到了什么?

  (A、喜悦与自豪。)为什么而喜悦?为什么而自豪?你能怀着喜悦与自豪读一读吗?(生读)

  (B、人们对祖国的关心与热爱,他们都期盼并相信神5飞天会成功的,所以我读到了人们的祝愿)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祝愿飞天成功,顺利祖国更富强……)

  大家说的真棒,老师发现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谁告诉老师它的作用是什么?那可能还有谁呢?(生举手发言:陪伴他训练的队员来了,他的亲人来了,“飞天成功”的呼喊声响起来了……)

  让我们齐读这喜悦与自豪的场面吧。

  2、准备发射。“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的心情紧张极了,激动极了。)

  特别是哪些词语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一秒一秒)是的,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绷得紧紧的)不仅心绷得紧紧的,拳头也握得紧紧的,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似乎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内心的紧张激动可想而知。抓住这些词语,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人们的心情为什么如此的紧张呢?

  (生自由回答:再过几分钟,飞船就要点火起飞了;这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人们已经期盼了太久太久;人们为这次首飞任务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成败就在今天……)

  是啊,这一刻,人们期盼了太久太久了,祖国也盼得太久太久了!全世界华人也盼得太久太久了!此刻,坐在电视机前正观看着现场直播的你会想——(一定要成功呀!)此刻,正置身于酒泉卫星发射现场的你会想——(可一定要成功呀!)此刻,作为即将遨游太空的第一位中国人杨利伟的你会想——(我一定要成功,为祖国争光就是为自己争光)此刻,如果你就是杨利伟最心爱的儿子,你会想——(爸爸你是我的骄傲,你一定会成功的!)

  期待、信任、祝福、激动、紧张、担心……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自由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抽生读。你是带着怎样的感受读的?读一读。

  3、倒计场面。“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这是十秒倒计时!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十秒倒计时?(紧张的、激

  动的、兴奋的)

  因为倒计时的开始就意味着飞船就要发射升空了。谁再来激动地

  倒数这十个数?

  (指名读,评议:从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了激动。)

  这10秒钟,虽短犹长,它牵动着近14亿中国人的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期盼、凝聚的10秒,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让我们再和总指挥一起10秒倒计时! 生齐读

  4、发射场面。“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直指苍穹。”

  这是“神舟”5号升空的场面,相信一定还有不少同学都划出了这段话。这样,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生齐读

  这段话中,作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住,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读书小提示:有读有思,随文想象,这也是读书的一个好习惯。)

  想象出了那条巨龙般的橘红色火焰了吗?听到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了吗?对了,读书就要这样,能够边读边想,把语言文字在我们的脑中变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画面,这声音,这气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能读出这气势吗? 齐读

  5、“飞行正常!”

  虽然它只有四个字,但却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你找到了吗?

  仅仅三分钟的时间,杨利伟便通过电波告诉北京指挥控制中心,告诉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告诉每一个炎黄子孙——飞行——引说:正常!

  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其实在告诉人们?(生自由表达: A、“神舟”5号发射成功!B、中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C、我们千年的飞天梦今朝圆了!D、太空中从此有了我们中国人的足迹了!……)

  让这成功的信号响遍教室的每个角落吧。(生依次朗读)

  是啊,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尽情表达我们自豪的心情吧!(师生齐读)

  6、欢呼场面。“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无限的自豪。“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无比的兴奋、喜悦、自豪)

  练习说话:指挥大厅里一片沸腾,人们有的( ),有的( ),有的( )……

  由此,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心潮澎湃、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神五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但不同的人,他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让我们走近他们身边来倾听他们的心声。现在老师就是新闻记者,我来采访大厅中的人群。(师开始采访学生)

  总指挥李继耐先生,你好!“神舟”5号发射成功,请你谈一谈现在的感受,好吗?(指名说)

  你好,聂海胜!大家都知道,你也是这次首飞任务的候选人之一,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战友杨利伟说的吗?(指名说)

  你好,这位同学,看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说)

  同学们,“神舟”5号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中国人,怎么能不扬眉吐气?不激情澎湃?不无限自豪和喜悦呢?让我们一起来表达出内心的激动、喜悦和自豪的心情。齐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杨利伟眼中的太空,地球吧!

  三、激情问候,欣赏美景。

  师范读,生想象。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A、太空景色真是神奇美妙,B、杨利伟的兴奋和自豪,C、他对儿子的疼爱。)大家越来越会读课文了。

  请大家带着这种兴奋、自豪和疼爱去读读这神奇美妙的太空吧!

  让我们再次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四、总结全文,激励学生。

  1、同学们,我们祖国在神州五号成功之后,又相既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神舟七号。此刻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呢?(生谈感受)

  2、最后,让我们在雄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结束我们的学习,也预祝我们祖国在今后航天事业上越走越完美,更希望同学们能承载着祖国新的梦想,扬帆起航。

  3、课后老师有两个小作业。(课件出示作业)

  板书设计:

  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篇4

  课文原文(片段):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设计语言训练:

  “神舟”5号腾空而起,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内心感到————————。

  设计步骤:

  我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本段的基础上,感受飞船飞天的壮观场面,再抓住重点词语: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划破托举地动山摇腾空而起直指苍穹展开想象,从视觉、听觉、感受等多方面去体会壮观的场面,最后给出上面的句式,让学生把内心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学生作品:

  1、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橘红色的巨龙腾空而起,听到了巨龙发出的巨大的轰鸣声,心中感到无比紧张、无比激动。

  2、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神舟5号”飞船腾空而起的身影,听到了“神舟5号”起飞时发出的雷鸣般的响声,内心不禁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激动与自豪。

  3、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埋藏在地底下的千年巨龙腾空而起,听到了巨龙发出的激动无比的呐喊声,内心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4、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把“神舟5号”托举起来,听到了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内心感到无比自豪。

  5、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橘红色的巨龙把“神舟5号”高高托起,听到了高山和大地为“神舟5号”的呐喊和助威,内心感到无比兴奋与骄傲。

  6、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理想正在起飞,听到了成功对我们的呼唤,内心感到无限的向往与无比的兴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篇5

  教学评议

  金红淑

  9月中旬,学校举行了教研组评优课活动,我有幸听取了由徐宁老师主讲的《梦圆飞天》这一课,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不管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我都认为是非常成功的一节课。

  首先,教学目标设计从整体效应出发,注意了纵向横向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了个别差异的需要,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

  其次,是教师的多样化教学,教师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了课时内容。授课时,教师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了授课。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从多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朗读形式也多样化。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课堂上播放了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在播放的同时,教师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时的片段,包括听课的老师在内,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心头,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目的。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预习过程中忽略了对词语的理解或教师讲解过程中对词语解释不到位,导致学生在活用词语的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篇6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2

  9月中旬,学校举行了教研组评优课活动,我有幸听取了由徐宁老师主讲的《梦圆飞天》这一课,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不管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我都认为是非常成功的一节课。

  首先,教学目标设计从整体效应出发,注意了纵向横向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了个别差异的需要,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

  其次,是教师的多样化教学,教师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了课时内容。授课时,教师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了授课。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从多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朗读形式也多样化。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课堂上播放了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在播放的同时,教师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时的片段,包括听课的老师在内,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心头,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目的。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预习过程中忽略了对词语的理解或教师讲解过程中对词语解释不到位,导致学生在活用词语的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返回第一范文首页>>>>>>m.diyifanwen.com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篇7

  《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讲述现代科技的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中国第一次土载人航天飞行的情景,主要人物是宇航员杨利伟,课文是按“送行——发射——对话——圆梦”这样的顺序组织全文,这一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歌颂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激起民族的自豪感。所以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给学生讲述了有关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近些年来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对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工程,先进的武器等,给学生作了一些铺垫,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很浓。课文学完以后,我运用现代的多媒体,通过网络让学生回顾当年神舟飞船上天的视频,这样课文与实况进行对照,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效果很好。

  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细地记叙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本课的重点主要是体会“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学生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学生自己的感受。

  本课重点从语句中体会感情,要想让学生体会到语句中的感情就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课文,例如当学生读到“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让学生反复读去体会人们为“神舟”五号航天飞船送行时的无比激动的心情。文章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描写扣人心弦的发射场面。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气势,然后播放准备好的神五发射录像,学生们十分激动,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朗读第三部分找出杨利伟发出的两次问候,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从这两处话语中又能体会到航天员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呢?我给他们示范读,让他们自己读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很快就答出来了,朗读让课文难点很快得到了解决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只要让学生们多读多留给学生们时间去思考问题,难题慢慢就会变得容易解决,也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好习惯。

  《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梦圆飞天》是一篇通讯报道,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过程,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我在教学时注意了以下几点:从课题入手,课堂抓好朗读的训练,如“人们盼望已久的、凝结着中国人民心血,寄予着中国人民飞天梦想的“神州”五号就要起飞时,让学生想象当时人们紧张的心情,朗读时,强调语速稍快,突出重音,表现出这种紧张之感。“神州”五号发射成功了,当时人们是何等的兴奋!“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是并列的三个简短的分句,朗读时,要学生注意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思想感情。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送行场面严肃而热烈的气氛,发射场面那激动人心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不足:自己在教学时还没有完全地融入到文本中去,还没达到“文”“我”合一。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篇8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梦圆飞天》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文章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建设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 指导学生精读感悟,体会飞船发射过程人们的心情;

  2、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 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爱好,树立对祖国航天事业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三)、教学重、难点

  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爱好,树立对祖国航天事业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四)、课时安排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我将此课安排为三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第二课时:精读感悟,凭借具体的课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第三课时:总结全文,把自己收集有关“神舟”飞船信息进行交流。

  (五)教学预备

  多煤体课件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大多数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大多数在朗读和回答问题上还活跃,是教学中的有利因素,不过在收集信息这方面,由于条件有限,学生在要求上比较困难。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的教学策略,优化结合。

  (一)、说教法

  本课的教法是: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这样能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

  本课时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反馈的环节进行,这样能便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开拓视野,加深巩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问,积极参与探索。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处我构建、学习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三大部分进行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这部分我从四个要点来说

  1、谈话引入并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当你的梦想实现时,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板书课题:梦圆飞天

  梦圆飞天是什么意思呢?

  2、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神舟”5号飞船发射过程

  3、理清文章脉络

  4、教师小结,相机板书

  送行:人们心情激动

  梦圆飞天 发射:扣人心弦

  问候:布满自豪

  梦圆:意义重大

  (二)、围绕板书进行教学

  1、送行

  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①、指名学生说说读懂的内容,然后提出疑问,通过讨论交流并回答

  ②、我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a、2003年10月15日是什么日子?

  b、我国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员是谁?

  c、找出人们为杨利伟送行时表达心情的句子。

  让学生来讨论交流

  ③、指名学生反馈

  ④、教师小结

  (希望这时刻快点到来)

  2、发射

  ①、指名朗读

  ②、让学生讨论,找出发射人们心情变化的句子,感受喜悦和自豪

  ③、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倒计时和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地动山摇,腾空而起的这些词语

  3,感受火箭升空时的壮观景象

  ④、教师小结

  3、问候

  ①、我在这里提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②、齐读第三段

  ③、找出杨利伟说话的句子

  ④、指名有感情朗读这部分内容

  ⑤、提问:从这些语言当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⑥、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⑦、教师小结(这些语言文字的描述,表达了杨利伟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和布满自豪,感受地球是那么迷人、可爱。

  4、圆梦

  让学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①、梦圆的意义是什么?

  ②、让学生讨论交流,感受喜悦和自豪

  ③、教师总结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学习课文后,让学生收集有关“神舟”号飞船的信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航天梦是怎样实现的,从而感受到梦圆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爱好,对立对祖国的航天事业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信息,处理积累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更好地突出了本组练习的重点。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能直观地反映课文内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送行:人们心情激动

  飞天

  今朝成真

  梦圆飞天 发射:扣人心弦

  问候:布满自豪

  梦圆:意义重大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词语。

  华夏儿女 戈壁大漠 寒风凛冽 亮如白昼

  朝夕相处 肃然伫立 奉命执行 待命出征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 划破长空

  地动山摇 腾空而起 直指苍穹 控制中心

  炎黄子孙 海外侨胞 清晰可辨 梦想成真

  2.围绕课文内容,用上这里的一些词说一段话。

  二、新授。

  1、过渡:同学们知道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吗?

  出示:“人类第一位向往飞向月球的是谁?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美丽姑娘。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是一位美国人。那位美丽的中国姑娘就是嫦娥,那位美国人就是我。”15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访问中国。在演讲时,他蓝色的眼睛俏皮地一眨,说了上述这段令人难忘的“开场白”。

  a.指名读。

  b.你看了这段话有何感想?

  2、过渡:那么,杨利伟又有何感想呢?

  出示:那一年,23岁的空军飞行员杨利伟正驾驶战鹰在中国大西北上空刻苦训练。每当飞过中国飞天梦的摇篮——敦煌古城,飞过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轩辕黄帝陵时,他都会想起美国宇航员那段让中国人感到尴尬和苦涩的话,他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回这口气!

  3、过渡:15年后,杨利伟终于梦想成真了。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车轮一起来到历史性的时刻。

  出示:

  时间:2003年10月15日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飞船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

  4、让我们先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看看那儿的送行场面。请同学们齐读1-4小节。

  过渡:中华民族为了圆这个千年飞天梦,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全国有十几万人直接参与了“神舟”5号飞船的研制和发射工作,所以说这是一个科学大工程。现在这个飞天梦就要实现了,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吧!(播放视频)

  5、默读5-15小节,边读边思考,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划出有关语句,并做上批注。

  6、学生交流。

  7、过渡:假设你现在就是杨利伟,请你在外太空将你深情的问候传回到地球。

  出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

  8、过渡:杨利伟眼中的地球和太空又是怎样的呢?齐读19小节。

  9、小结:全世界华夏儿女的飞天梦实现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飞天梦实现了,齐读20小节。

  三、作业:

  课后搜集关于“神舟号”飞船的信息,与同学交流。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篇10

  梦 圆 飞 天(课文)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

  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lie)。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与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zhu)立。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透过防护面罩,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平静。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郑重地下达命令,刚劲的话语中蕴含着期待与信任。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五分钟准备!”

  “一分钟准备!”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点火!”

  “起飞!”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ju)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ge)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qiong)。

  “飞行正常!”

  三分钟后,电波传来了杨利伟的声音这声音穿过茫茫太空,传到北京指挥控制中心,传到游弋(yi)在浩瀚(han)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传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peng)湃(pai)的激qing,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从200千米外的太空中,不时传来杨利伟发回的信息。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当飞船运行到第7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在与家人通话时,杨利伟兴奋地对儿子说。

  “来到茫茫太空,我看到了神奇美妙的景色。舷窗外,阳光把飞船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面就是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美丽的地球。蔚(wei)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高速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啊!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澎、湃”等4个生字,理解“直指苍穹”等词的意思。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

  3、通过朗读,体会各个场面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祖国的心情。

  一、“飞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敦煌飞天组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她的名字吗?

  (飞天)她叫“飞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都有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壁画,无不寄托着这一梦想,今朝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

  (1)出示词语:

  寒风凛冽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连线读)

  澎湃的激qing 胜利的喜悦 无限的自豪

  直指苍穹 亮如白昼 肃然伫立

  (2)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深入研读

  1、请同学们再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写“神舟”5号飞船发射,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写在相应的段落旁,做上批注。

  (送行  发射  问候)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送行”的场面,哪几个自然段写“发射”的场面,又有哪几个自然段写“问候”的场面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交流。

  3、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描写送行场面的2——5自然段,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分别从哪里感受到的?

  出示句子:

  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读。

  想想还会有谁来见证这一伟大时刻呢?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来说说呢?

  出示: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                 ,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是啊,那么多人,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心系神5,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飞船和杨利伟送行,谁能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4、现在,让我们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五马上就要发射了,时间在一分一秒地逼近,听(播放滴答的钟声),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紧张到什么程度?能具体说说吗?

  是呀,当时人们的心情也是这样的。

  出示: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谁来读一读,把你刚才体会到的紧张心情表达出来。

  5、这一伟大时刻终于来到了,五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播放录像)

  同时教师范读句子: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雄伟壮观的发射现场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把这一画面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吧。请同学们把描写神5发射的这段话背下来吧。

  集体背诵,出示录像。

  6、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神舟5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了!

  出示: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qing、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读读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无比的激动、喜悦、自豪)

  当神五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但不同的人他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让我们走近他们身边来倾听他们的心声。现在老师就是新闻记者,我来采访大厅中的人群。

  a:您好,总指挥先生,看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b:接着要采访和杨利伟一起备战“神5”的宇航员。您好,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c:您是和杨利伟一起备战“神5”的宇航员,但最终你没有被选上,你为什么还这么兴奋、激动、自豪呢?

  d:最后,我要采访指挥大厅里普通的观众,您好,您和我们一样,是目睹“神5”发射成功的普通的中国人,此时,您的心情怎样?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qing、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谁能把自己的感受放进去,读好这段话。

  生读。

  出示句子:“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qing、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是呀!此时此刻,中国人怎么能不扬眉吐气?中国人怎能不充满着澎湃的激qing?中国人怎能不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让我们一起来表达激动、喜悦、自豪的心情。

  6、引读2——15小节。

  神舟5号发射成功,圆了中华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千年的飞天梦想,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一伟大时刻,王老师跟大家合作,一起来读读课文的2——15小节。

  7、是啊,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吧——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

  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 梦圆飞天》是一篇通讯报道,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我在教学本课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从课题入手

  一开始,我出示了敦煌飞天的壁画,引出了中华民族做了几千年来都有飞天梦,如今终于梦想成真了。当学生再次读着课题时,心里已涌动着激qing。

  二、课堂抓好朗读的训练

  首先,朗读教师得有激qing,这样才能以激qing激发激qing。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应想方设法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有时同样的一句话,但是由于说话时的语气、语态的不同,所表达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课文中有好几个场面都让人印象深刻,有发射前扣人心弦的等待场面,有发射成功后激动人心的场面等等。要想让学生能对课文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想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反复朗读。比如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发射前紧张气氛那一部分时,我预先设计了一情境,当你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州5号马上就要发射了,你此时的心情怎样?学生都说很紧张。我由让学生把紧张的心情说具体。学生说 “心都快要跳出来了”、“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我又引导用比喻的方法,学生说“我的心像一只兔子砰砰直跳”。体会了紧张的心情后,再让学生读,感情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

  三、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教到“神州”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时。我又创设了一个情境。我当新闻记者,分别采访了“总指挥先生”、“和神州5号一同奋战的宇航员”、“普通的观众”。学生们都能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课外找来的资料,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可惜时间不够,否则可以多“采访”几个。

  四、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最后,我从激动、自豪、骄傲三次引读课文的最后的一句话:“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实现了。”既升华主题,又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不足:自己在教学时还没有完全地融入到文本中去,还没达到“文”“我”合一的境界。在播放录像时,出现了声音非常响的情况,这都怪我事先没有试过。再急忙去调低,本来要范读的一段描写神州5号发射的文字,也没能朗读,甚是可惜。让学生背诵这段文字时,我没有给足充分的时间,所以齐背起来还很不熟练。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篇11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蕴藏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梦圆飞天》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神州”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神州”5号,每一个中国人都记住了这个响亮的名字——杨利伟。这篇通讯报道激qing澎湃,充满喜悦与自豪。教学这一课,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课堂要抓好朗读的训练是难点。

  首先,教师得有激qing,这样才能以激qing激发激qing。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应想方设法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有时同样的一句话,但是由于说话时的语气、语态的不同,所表达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课文中有好几个场面都让人印象深刻,有发射前扣人心弦的等待场面,有发射成功后激动人心的场面等等。要想让学生能对课文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想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反复朗读。比如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发射前紧张气氛那一部分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比如什么时候也曾有过“心弦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再如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发射成功后的场面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想到了哪些成语。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才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再次,在指名朗读时,要注意一开始尽量不要叫朗读最好的学生。我有时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也经常一开始就叫班中朗读最好的学生来读,但接下来如果再让其他学生朗读的时候,往往就很难看到有人举手了。可能在大家的心里都认为自己没有他读得好,也就没有那个积极性了。这时如果你说“谁能比他读得更好”或者“谁也想来读一读”,那等于是没说。大部分学生在一开始朗读的时候不可能一下子朗读到位,这时作为老师就得及时引导,而这引导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如果每次都让朗读好的学生来朗读,其实无形中是在剥夺其他学生的学习机会。

  总之,朗读应该成为本课教学的主旋律,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梦圆飞天的激动之情、喜悦之情、胜利之情、自豪之情。此外,让学生课前去了解一些有关神州号飞船(特别是“神州”6号载人飞船)的信息,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学好这篇课文也是有帮助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篇12

  今天,我执教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这一课。《梦圆飞天》写了我国的“神州”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这篇课文激情澎湃,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与骄傲.设计3课时授完,我讲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这一课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神州”5号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汇报交流来掌握新知,是一节完整的课。其亮点如下: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一个教育重点。所以,在本节课中,我非常重视这一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在初读课文之前,先让学生明确读书要求。读书要求里的第一条就向学生提出了良好的读书习惯。2、在检查完生字的认读之后,重点指导学生写字,培养学生写好字的习惯。3、注重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在四读课文,把印象最深的场面找出来读一读,感悟和体会人们的心情时,我让学生边读边划,并把自己的感受以批注的形式写下来。这样学生就养成了有读有悟,随文记录的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合理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到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如:1、当学生找到印象深的场面是第12自然段描写火箭升空的段落。并说“读了这一段我十分感动,我从发射的一刹那间,我觉得祖国十分强大……”时,我及时的播放课件,看完之后再让学生读读这段话,体会人们的心情。这样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是一个由理解到直观理解然后再回到理性上的感知。2、当学生找到杨立伟眼中的太空和地球这一段,谈感受时,我及时的播放杨立伟在太空中拍摄的太空和地球的画面。并让学生说说看到画面想说什么?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我在这时又通过多媒体课件使用了从直观到理性的理解方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注重导语和过渡语的使用。恰当的导语和过渡语就像一根线可以把几个不同的环节巧妙的、自然的串连起来,使整个一堂课浑然一体。在本节课中,从新课导入、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学写生字、指导朗读难读的句子一直到感悟印象深的场面,我都设计了不同的导语和过渡语使每一个环节的过渡都巧妙自然。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对教材不熟悉。讲课过程中不能做到沉稳,因慌张两次写错字,而被学生指出。

  二、教师的课堂调控不佳,在指导学生读难读的句子的时候用的时间过多,而导至时间前松后紧。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对差生关注的太少,面向全体学生上做得还不是尽善尽美。

  教后感悟:

  “熟能生巧。”不能轻松自如的驾驭课堂,说明自己的课前准备不充分,教材钻研的不透。“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