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2023-01-03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篇1

  《老狼》

  活动目标:

  1、喜欢玩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能大胆的表现老狼的动作、神态,进一步的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老狼及小羊的头饰,水彩笔每人一只,准备每人一把小椅子,老狼的模仿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门,现在带上你的小耳朵听听谁来了?(教师播放老狼的录音,并配合录音表现老狼的形象)

  教师:老狼来找吃的了,他会找到谁呢?今天我们将要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老狼》,先听听音乐中的第一段,老狼长什么样?

  二、欣赏第一段,感受老狼的形象

  教师:刚才听到的是一只什么样的老狼,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它?现在老师请一些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这只坏老狼。(部分幼儿表现老狼的形象)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扮演这一只贼头贼脑、张牙舞爪的老狼。

  三、欣赏第二段,练习游戏动作

  教师:这只坏老狼来找吃的,告诉小朋友们,可怜的小羊呗发现了,那小羊有没有被吃掉?谁保护了它?现在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的第二段。(教师边唱边做音乐中第二段的动作)

  教师:听完了这一段就真相大白了,谁请谁保护了小羊?(小朋友请黑猫警长)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学一学歌里聪明勇敢的小朋友。(教师幼儿共同做音乐第二段的动作)

  四、作画请黑猫警长

  教师:这可是一只很坏的老狼,光说没看到黑猫警长是不会怕得,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只黑猫警长了,小朋友也赶快动手在自己的左手心用椅子旁边的水彩笔画一只猫的头像。(老师神秘地说:老狼来了,迅速转身在黑板画一只简笔画猫头像,幼儿跟着画。)

  五、教师幼儿配合开始第一次游戏

  教师:我们要开始游戏了,小朋友们先带上小耳朵认真听怎么玩。

  1、第一段:扮演老狼的教师贼头贼脑、张牙舞爪地四处张望,留着口水,饿着肚子想吃小羊的样子。

  2、第二段:一二小节,全体幼儿站立,边唱边指着老狼。三四小节,右手张开,用力地像右边甩。五六小节,用手围着自己的小凳子,保护“小羊”。七八小节,踏步走到自己的椅子背后。九至十二小节,伸出画有黑猫警长的左手,右手做抓“老狼”的动作。十三至二十二小节,右手做枪状,听音乐在椅子的上下、左右、前后有节奏的开枪,并发出“叭叭”的声音。老狼做抱头四处逃窜的狼狈相。

  六、跟换角色,重复游戏数遍。

  《传纸杯》

  活动目标

  1、探究纸杯的声音以及多种玩法。

  2、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练习几种纸杯游戏的玩法。

  难点:游戏规则的掌握。

  活动准备

  1、准备进教室的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

  2、歌曲《娃哈哈》录音、录音机

  3、纸杯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边做动作边进教室

  一、导入部分

  1、出示一个纸杯提问:这是什么?能用来干什么呢?

  2、你知道它能怎样发出声音吗?

  3、教师小结:它的用处很大,它还可以和我们小朋友玩游戏呢。

  二、新授

  1、放录音《哇哈哈》教师引导幼儿拍手打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2、今天我们要用这首歌曲来做游戏《传纸杯》

  3、把全班幼儿分成五组,每组8人

  4、用“闯三关”的方式来玩游戏,由易到难

  第一关规则:一拍一动,

  第一拍双手端起纸杯,

  第二拍从右手边传给旁边的小朋友。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练习)

  第二关规则:第一、二拍拍手,

  第三、四拍传纸杯(教师带幼儿练习)

  第三关规则:第一、二拍拍手,

  第三、四拍双手交替拍纸杯的底部,

  第五、六拍在拍手,

  第七、八拍传纸杯

  (重点练习这一关,指导幼儿熟悉玩法)

  三、结束部分

  集体最后用第三关的方式练习传纸杯的游戏(巩固练习)

  四、活动延伸

  除了传纸杯我们还可以尝试传沙包、传皮球等游戏,我们现在就一起去操场玩吧!

  《套圈》

  活动目标:

  1.结合图谱,感受音乐的旋律,学唱歌曲。

  2.乐意跟着音乐边唱边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重点难点:

  在已学会做套圈游戏的基础上,探索和着音乐进行游戏的方法与规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能分清左右手,会玩三人套圈游戏。

  2.物质准备:钢琴伴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1.在《套圈》的伴奏中,幼儿进入活动室。

  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套圈》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二、学唱歌曲——套圈

  1.听一听,这首歌曲感觉怎么样?

  2.分段欣赏,说说听到了什么?

  3.结合图谱,理解歌词内容。

  4.跟着琴声学唱歌曲。

  5.分组,分角色演唱。

  三、尝试音乐融入游戏

  1.《套圈》这首歌曲真好听呀,我们还玩过一个好玩的民间游戏,名字也叫《套圈》,今天,我们跟着《套圈》这个音乐,玩一玩民间游戏《套圈》好吗?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自由尝试。

  3.集合图谱,讲解第二段游戏规则。

  4.请个别幼儿示范。

  5.集体尝试第二段音乐游戏。

  6.提出要求,再次尝试。

  7.结合图谱,分解第一段动作。

  8.请个别幼儿尝试。

  9.幼儿完整第一次游戏。

  10.集体交流。

  11.分组游戏。

  12.结合活动,进一步提出要求,集体游戏。

  四、完整进行音乐游戏

  1.幼儿互换朋友,多次游戏。

  2.增加一点难度,速度稍快一些,尝试游戏。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到舞台下面邀请两位客人老师上来和我们一起游戏。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音乐所表达的音乐特点,并合理创编“保卫萝卜”的角色动作。

  2、积极运用夸张的动作、合适的表情等进行音乐游戏的表演,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和有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保卫萝卜”游戏有一定了解。

  物质准备:PPT、萝卜挂饰、怪物头饰、墙大力士马夹、路线地贴、角色地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游戏?

  二、根据音乐,探索萝卜的动作。

  1、倾听第一段音乐。

  在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大萝卜,一天,它们一起出来玩。打个招呼、扭扭屁股、伸伸胳膊、转转圈儿,好开心啊!让我们一起来听音乐。

  2、幼儿随音乐探索萝卜做游戏的动作。

  提问:音乐中萝卜做了哪些动作?

  3、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萝卜的动作。

  三、根据音乐,创编各种怪物的动作。

  1、倾听第二段音乐。

  在萝卜玩游戏的时候,它被森林里的怪物们发现了。怪物们心想:多美味的萝卜啊,我们一定要把它吃掉。于是它们慢慢地、悄悄地、偷偷地出来吃萝卜。”

  提问:听!来了几只怪物?

  2、想象森林里的怪物的动作。

  提问:猜猜看,谁会先来?它们是怎样来的?

  3、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表现怪物的动作。

  四、根据音乐,合作创编墙的动作。

  1、倾听第三段音乐。

  提问:游戏中是怎样保卫萝卜的?

  2、探索如何合作组成一堵墙。

  提问:一堵墙挡住怪物,墙大力士是怎么出来保卫萝卜的?

  3、幼儿随音乐节奏合作搭建墙。

  五、回忆“保卫萝卜”游戏情节并游戏。

  1、幼儿集体随音乐回忆完整的游戏情节。

  2、分角色扮演,进行“保卫萝卜”的游戏。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篇3

  目标:

  1、感受、理解音乐活泼欢快的曲风,创编动作表现快乐旅行的过程。

  2、能以愉快的情绪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准备:

  《宝贝去哪儿》教学音乐、律动音乐、队旗、记号笔若干,大图谱一张、小图谱四张、小黑板四块。

  过程:

  一、初步感受音乐,熟悉音乐结构。

  1、律动入场:跟随《宝贝去哪儿》的音乐入场。

  2、初步欣赏音乐,尝试用自己的表达和动作感受音乐中的元素。

  二、理解音乐结构,用符号、动作表现“去旅行的过程”。

  1、看图谱理解音乐。

  (1)教师听音乐画线条图谱。

  (2)听着音乐、看着图谱,想象音乐中去哪里旅行、怎么去旅行。

  2、组织幼儿讨论,将旅行过程中的交通工具和游玩的内容用符号记录下来。

  3、根据完整的图谱,听着音乐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旅行的过程”。

  三、创编图谱,合作游戏“宝贝去哪儿”。

  1、讨论更多的旅行内容,分小组练习。

  (1)小队长带领组员设计“旅行任务卡”。

  (2)小组练习并介绍任务卡。

  (3)分小组根据任务卡“去旅行”。

  2、完整表现“宝贝去旅行”。

  (1)听音乐结束部分,引导幼儿讨论“轮流”的方式进行游戏。

  (2)四小组组合任务卡,在完整倾听音乐的基础上,全体共同游戏。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篇4

  【活动目标】

  1.安静倾听,合理想象,感受诙谐的音乐,随乐大胆地模仿小老鼠的形象。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老鼠、猫、老鹰的生活习性和表现老鼠特征的动作。

  2.材料准备:老鼠头饰、猫头饰、老鹰头饰各一个,音乐《老鼠今天真快乐》,课件《老鼠出行路线图》。

  【活动过程】

  一、片段欣赏,猜猜是什么动物。

  (一)想象和表达。

  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片段《老鼠今天真快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二)再一次播放音乐片段《老鼠今天真快乐》,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节奏,创编小老鼠轻轻走路、左瞧右看,前看后看的诙谐的动作。

  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回顾老鼠的生活习性,用语言描述老鼠的形象;把握关健词:夜晚、安静、悄悄地、贼溜溜、探头探脑、钻洞······

  二、完整欣赏,感受音乐表达的形象。

  (一)完整欣赏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节奏,引导幼儿边听边想象。

  (二)创编小老鼠看到食物后开心的动作及把食物运回家的动作。

  1.老鼠在去的路上我们的脚步是怎么样的?

  2.老鼠看到有许多食物,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3.那它会用什么方法把食物搬回自己的鼠窝?

  (三)再次感知音乐,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三、情境扮演,游戏体验《老鼠今天真快乐》。

  (一)粮仓里最近新运来了一批米,不知道有没有危险,让我们一起去侦察侦察吧!

  (二)引导幼儿听音乐完整表现,提醒幼儿跟随音乐的发展进行表演。

  四、增加游戏情节,进一步体验游戏的快乐。

  (一)创设老猫出现的情节。

  引导幼儿听到老猫的声音迅速回到洞里。

  (二)创设老鹰出现的情节引导幼儿听到老鹰的声音,要在原地一动不动伪装自己。

  (三)完整游戏。

  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五、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结束:今天小朋友们搬粮成功,小老鼠们可开心了。现在请大家听着音乐轻轻地把粮食送给我们的好伙伴,记住,如果太吵,也许还有其它危险呢!

  【活动延伸】

  1.游戏活动:活动后老师把头饰、音乐都放在表演区,让小朋友可听音乐自由的进行游戏。

  2.生活活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

  3.家园共育: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老鼠、猫、老鹰的生活习性的知识,以及如何防范鼠害的知识。

  4.领域渗透:结合美术活动,开展以《老鼠今天真快乐》为主题的绘画活动。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诙谐、有趣的风格。

  2.尝试根据游戏情节,创编大猫和老鼠模仿的动作表现乐曲内容。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与幼儿一起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幼儿熟悉音乐旋律、

  物质准备:剪辑过的音乐《老鼠今天真快乐》、行军路线图。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引导幼儿说说动画片里的小老鼠是怎样搬家的?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小视频,请小朋友认真的来看一看,视频的小老鼠在干什么?都做了什么动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师:你觉得视频中老鼠在干什么?

  2.结合已有经验,用语言描述老鼠的形象。

  师:小老鼠一般在什么时候出来呢?出来的时候动作是怎么样的?表情呢?

  (夜晚、安静、悄悄地、贼溜溜、探头探脑、钻洞)

  二、完整欣赏乐曲,感受音乐中小老鼠的形象,体验诙谐音乐的趣味。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乐曲,请小朋友来听一听,边听边想一想,乐曲中的老鼠在干什么呢?

  1.出示老鼠行军路线图,分段欣赏,师幼共同讨论创编相应的动作。

  (1)欣赏乐曲A段,根据游戏情节创编相关的动作。

  (2)欣赏乐曲B段,根据游戏情节创编相关的动作。

  (3)欣赏乐曲C段,根据游戏情节创编相关的动作。

  三、情景扮演,能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中小老鼠的形象。

  师:我们都已经掌握了搬家的本领了对不对,现在我们要真的来搬家了,请小老鼠们到这边来,跟着鼠妈妈一起搬家了。注意,要跟着音乐节奏哦。

  注意激发幼儿体验猫不在时小老鼠的快乐情绪,大胆地把老鼠舞的动作做得夸张、有趣

  1.完整表现乐曲。

  2.再次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表演律动。

  师:老猫睡觉正香着呢,让我们抓紧机会,赶紧搬家吧!

  四、游戏律动

  1.随机播放老猫、鼠伙伴等的叫声,引导幼儿玩游戏。

  师:咦,谁来了?怎么办?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鼓励幼儿运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中小老鼠走路、跳舞的形象。

  师:当听到老猫叫声时,小老鼠们不许动。当听到灭虫器的声音,要捂住嘴巴赶紧跑回位置上。当听到鼠伙伴的叫声要发出老鼠的叫声。

  五、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篇6

  设计意图:

  《指南》艺术领域强调“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蓝色多瑙河》是一首经典的三拍子圆舞曲,这样的节拍对大班孩子来讲既有需求,又有挑战。因此,我设计将民间艺术——手影游戏应用到课程之中,让幼儿尝试用手影来表现各种动物的造型特点,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三拍子的旋律,极大的激发了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让幼儿在故事情节,结合手影游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达到三者的融合。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手影造型,能跟随三拍旋律进行音乐游戏。(重点)

  2.尝试创编孔雀等动物造型,并随音乐进行游戏。(难点)

  3.对手影游戏感兴趣,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拍摄手影视频、PPT、音乐《蓝色多瑙河》、卡通贴

  活动过程:

  一、欣赏手影表演,感受美妙音乐

  播放视频,幼儿欣赏手影表演。

  师:“动物狂欢会开始啦,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了呢?它们的出场方式很特别,请你仔细看哦。”

  二、尝试手影造型,体验音乐游戏

  1.猜猜参加舞会的动物手影,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和猜测。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出来了吗?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狂欢舞会啦?”

  2.引导幼儿尝试天鹅、小兔、毛毛虫、蝴蝶的四种手影造型,初步感受三拍子节奏。

  3.完整体验音乐游戏。

  (1)第一次完整体验手影游戏。

  师:“舞会上不仅天鹅来了很多只,就连其他小动物也来了很多。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2)第二次完整体验情境手影游戏。

  师:“我们的舞会即将开始啦!每个小动物都有他们自己的专属舞台!看看这是谁的舞台?让我们一起表演吧!”

  三、创编手影造型,进行音乐游戏。

  1.创编孔雀、小猫、螃蟹、小鸟的手影造型。

  师:“想一想,怎样用你的小手变出它们呢?”

  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分组手影游戏。

  四、欣赏其他动物手影,自由创作表演。

  师:“我们的小手还可以变出更多的小动物,快来试一试吧。”

  五、欣赏大师手影视频

  师:“我们的小手变了这么多小动物,那我们的小手还能变成什么呢?让我们看一段视频吧!”

  六、活动结束:

  师:“视频中是多人进行的手影造型,让我们回到教室里继续探索吧!”

  大班音乐游戏《动物狂欢夜》实录

  教师:小朋友们上午好!

  小朋友:欣欣老师好

  教师:今天场上来了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起立、转身向后面的老师问声好。

  小朋友:客人老师好

  一、欣赏手影表演,感受美妙音乐

  教师:你们一个好消息,听说森林里要召开盛大的狂欢会,你们想不想参加?

  小朋友:想

  教师:很多的小动物都来参加了,让我们看看都有谁?他们的出场方式很特别,你们要仔细看哦。

  欣赏音乐

  二、尝试手影造型、体验游戏音乐。

  1.猜猜参加舞会的动物手影,鼓励幼儿大胆表达猜测。

  教师:小朋友们看出来了吗?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狂欢舞会?

  小朋友:有小鸭子

  教师:什么样子的?会吃东西的哦

  小朋友:小兔子

  教师:长耳朵看起来很像

  小朋友:有小鸟

  教师:你的观察真仔细

  小朋友:毛毛虫

  教师:毛毛虫什么样子?一扭一扭的。

  小朋友:小鸟

  教师:很有可能

  教师:狂欢会共来了几个小动物?

  小朋友:好几个

  小朋友:9个

  教师:好那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第一个出场的是?

  小朋友:鸭子

  教师:其实它是一只脖子长长的,非常美丽的?

  小朋友:天鹅

  教师:第二个小动物是谁?

  小朋友:小白兔

  教师:是我们可爱的小白兔。第三个小动物呢?

  小朋友:毛毛虫

  教师:对、爬爬的毛毛虫。第四个小动物呢

  小朋友:蝴蝶

  2.引导幼儿尝试、小兔、毛毛虫、蝴蝶四种手型,初步感受三排节奏

  教师:这些是由什么变成的?

  小朋友:小手

  教师:我们今天就来玩一个手影游戏。好不好?

  小朋友:好

  教师:快跟我来找到位置坐好,面向我们的舞台。看看你们的小手能不能看得到?

  小朋友:能。

  教师:看不到的小朋友往中间坐一坐

  教师:我们第一个出场的小动物是?

  小朋友:天鹅

  教师:它来跟我们打招呼了。看看它是怎么打招呼的?

  教师:天鹅从水面浮出来了,你好,你好。

  教师:前面的小天鹅、你们要坐好挡住后面的小天鹅了。

  教师:天鹅来了几只呢?让我们数一数几只天鹅?注意听音乐。

  教师:来了几只天鹅?

  小朋友:8支.

  3.完整体验音乐游戏

  教师:不仅天鹅来了很多只,其他小动物也来了很多支。小兔子来了准备出场、长耳朵、长耳朵、第三个出场的是谁?

  小朋友:毛毛虫

  教师:毛毛虫准备出场,毛毛虫来了,爬爬、爬上树。最后一个出场的是?

  小朋友:小狐狸

  教师:是小狐狸吗?

  小朋友:是蝴蝶

  教师:大一班的小朋友反应真快。小蝴蝶候场,小蝴蝶飞起来

  教师:这几位小动物想要表演,让我们一起来吧。

  教师:第一支天鹅、你好、你好````第八支,你好,你好,你好

  小兔子来了~毛毛虫来了~小蝴蝶来了

  教师:每个小动物都有他们专属的舞台、让我们也登上舞台表演吧

  这是谁的舞台?

  小朋友:天鹅

  教师:让我们开始登上舞台表演吧(表演)

  三、创编手影造型,进行音乐游戏。

  教师:舞会的音乐吸引了很多小动物,猜猜都有谁?这是谁?

  小朋友:孔雀

  教师:让我们的小手把它编出来。小孔雀们来打个招呼

  教师:我看到有个小孔雀的尾巴开屏了。还看到小孔雀的眼睛和嘴巴

  教师:又有小动物来了,看看是谁?

  小朋友:小猫咪

  教师:让我们的小手变一变

  教师:我看到小猫咪尖尖的耳朵、小猫的尾巴

  教师:下一个小动物是谁?

  小朋友:小螃蟹

  教师:让我们也来试一试。我看到小螃蟹的八只脚了、还看到一个大钳子。

  教师:小螃蟹怎么走路?

  小朋友:横着走

  教师:左走走、右走走。打个招呼、你好!你好!

  小朋友:你好!你好

  教师:这四个小动物都迫不及待的出场了。第一个出场会是谁呢?

  小朋友:小孔雀!

  教师:第二个是?

  小朋友:小猫咪

  教师:第三个是?

  小朋友:小螃蟹

  教师:第四个是?

  小朋友:小鸟

  教师:你们想和他们一起表演吗?谁来扮演小孔雀?谁来扮演小猫咪?谁来扮演小螃蟹?谁来扮演小鸟?

  教师:谁第一个出场?

  小朋友:孔雀

  教师:那其他的小动物要好好准备、耐心等待。

  教师:好听的音乐让这些小动物也迫不及待的登上舞台、找到你喜欢的朋友跟它一起做游戏。

  四、活动结束

  教师:我们的演出非常成功!我们的小手原来能变出这么多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他还能变出什么?让我们欣赏一段视频,回到观赏席

  教师:我们要做文明小观众、仔细看。

  教师:我们之前变小动物是一双手、视频中变小动物是?

  小朋友:很多

  教师:让我们一起回班和其他的小朋友合作变出更多的事物吧!

  教师:跟我们的客人老师说再见。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篇7

  【活动目标】

  1、参与游戏,探索用各种肢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音乐的节奏。

  2、通过观察,学习有节奏地跟随音乐玩“秋游拍照”、“石头剪刀布”游戏。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配套音乐、秋游照片)

  【活动过程】

  1、欣赏第一段音乐

  (1)师:小朋友们看,白板上展示的是什么?(秋游照片)

  这是前段时间我们秋游远足去体育公园的一路上拍的照片。你们拍照片摆造型时是不停晃动的还是定格不动的?(停住,保持不动)。是定格不动的,用照相机把我们美丽的瞬间记录下来。

  今天老师把你们秋游时拍的照片藏在了一段音乐里,仔细听,这段音乐的什么地方藏了照片?(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停顿处)。

  (2)听第一段音乐出示照片,感受音乐停顿处的节奏。

  师:你听出来这段音乐里什么地方藏了拍的照片?让我们再仔细听一次。(6个停顿处分别出示6张照片)。

  (3)再次听音乐摆造型。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秋游时的照片,今天的活动老师也要给你们拍照留念,在这段音乐藏照片的地方我会举起相机咔嚓一下给你们拍照哦,看看谁每次摆的POSS最棒哦!谁摆的好我就给谁拍!(听音乐)

  师:好,定住不动,让我们看看你摆的什么POSS。你摆的是什么动作?(小鸟在飞,翅膀再张开一点就更好了)。你们的造型摆的真不错,让我们来拍张大合照。

  (3)游戏:秋游拍照

  师:现在我们要再次远足,让我们大家跟着小排头走起来,记得路上我会跟着音乐给你们拍照片哦。(重点表现拍照是在音乐停顿处,摆造型。教师拿相机进入游戏拍6次)。

  2、欣赏第二段音乐

  (1)师:终于到公园了,快,找到椅子坐下来休息休息。看,公园里的小朋友都在玩什么呢?(出示秋游图片)有的小朋友在玩吹泡泡,有的小朋友在找松果,有的小朋友在吃点心,这里有群小朋友他们在玩什么?(出示石头剪刀布图片)

  师:他们正在玩石头剪刀布游戏,你们会玩吗?

  (2)师幼互动玩“石头剪刀布”游戏。

  师:那现在伸出你们的右手,和陈老师来玩石头剪刀布咯。听好口令“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

  你们玩的真棒!我们刚才是听到口令里哪个字一起出拳的?(布)

  (3)听音乐师幼互动玩“石头剪刀布”游戏。

  师:这次,我们不用小嘴巴喊口令了,要听着音乐来和我玩石头剪刀布,用小耳朵听应该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出拳?右手准备!(听音乐玩游戏)

  (4)小朋友两两合作玩“石头剪刀布”游戏。

  师:是音乐的哪句歌词出拳?那这次让我们听着音乐里的口令来和旁边的小朋友玩游戏,要一起出拳哦。(教师下位参与游戏)

  (5)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厉害,能跟着音乐的口令同时出拳。你们这些人当中谁猜石头剪刀布最厉害?你们都觉得自己最厉害,那我们来比一比。怎么比?听好比赛规则。

  你们一共20个小朋友,现在我把你们分成两队,每队10个小朋友。这边的小朋友是1队,那边的小朋友是2队,1队的小朋友请站在红线上,2队的小朋友请站在黑线上,现在找到你对面的那个小朋友,猜赢的小朋友就向前走一步,平局或输掉的小朋友就原地不动。最后谁离中心线越近,就说明他赢得次数越多,他就是小冠军了!仔细听音乐,准备比赛。

  3、听完整音乐做游戏。

  师:我们来看看谁离中心线最近?恭喜他获得了这次石头剪刀布比赛的小冠军。小冠军,你能带我们再次远足去吗?那请你做小排头,带着我们大家再次出发,记得路上我会给大家拍照片哦。

  4、欣赏活动中拍的照片。

  师:今天你们在远足的路上拍了哪些照片呢?

  5、结束活动

  师:我们今天玩得游戏名字叫《咔嚓咔嚓》,玩得开心吗?(开心)。老师会把今天的照片和这首歌曲放在幼儿园网站上,回家带着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吧。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诙谐的音乐,体验诙谐音乐的趣味。

  2.能随音乐旋律、节奏的变化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老鼠真快乐》、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

  1.故事引入。

  故事:鼠老大在森林里发现了一个大仓库,里面有许多好吃的,想到那些好吃的东西,我不禁口水就要流下来,鼠兵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把那些好吃的搬回家吗?在去搬好吃的路上可能会遇到一些危险,我们必须先学好一些本领,才能上路。

  2.创编小老鼠轻轻走路、左瞧右看,前看后看的诙谐的动作。

  (1)老鼠在去的路上我们的脚步是怎么样的?

  (2)为了避开危险,我们该怎么办?

  3.借助肢体动作,欣赏音乐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

  提问:音乐中鼠老大在干什么?

  4.再次感知音乐,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二、情境扮演,游戏体验《老鼠今天真快乐》。

  1.请个别幼儿参与游戏。

  (1)师:我们的本领学好了,请两位鼠兵跟我一起去探路吧。

  (2)师小结

  2.全体幼儿完整游戏。

  师小结:提醒幼儿控制脚步动作,表现出小老鼠蹑手蹑脚的样子。

  3.再次完整游戏,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

  (1)师:刚刚大家有没有搬到食物,搬到什么?放在哪里?

  (2)要求:不能半途而废,要搬到洞里。

  三、增加游戏情节,进一步体验游戏的快乐。

  1.创设老猫出现的情节。

  ——引导幼儿听到老猫的声音迅速回到洞里。

  2.创设老鹰出现的情节。

  ——引导幼儿听到老鹰的声音,要在原地一动不动伪装自己。

  3.完整游戏

  ——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四、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篇9

  【设计意图】

  大头娃娃是传统民间玩具的一种,它外形夸张、诙谐有趣,表演性强,孩子们非常喜欢戴上它载歌载舞,而秧歌舞又是安康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艺术,舞曲节奏欢快,感染力强,舞步简单易学,通过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参与秧歌舞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体验参与学习民间歌舞的乐趣。

  2.学习秧歌舞中的“十字步”,配合音乐进行表演。(重点)

  3.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中快乐的情绪。(难点)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设备一套及视频背景。

  2、红绸带、大头娃娃若干。

  3、灯笼、年画、服装、鞭炮等。

  4、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一、用游戏的形式引入主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逛年会的游戏,小朋友们一会在游戏的时候要注意观察都有哪些吸引你们的地方哦。

  2.音乐响起,师:那边很热闹,我们去看看在干什么?引出大头娃娃秧歌舞。

  3.和幼儿观看大头娃娃秧歌舞。

  二、介绍并学习秧歌舞。

  1.秧歌舞的特点:喜庆、欢快、热闹。

  2.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舞步:十字步。

  3.带领幼儿学习秧歌舞。

  三、举行大秧歌舞会。

  1.请幼儿分组表演,让幼儿在表演中体会秧歌舞的快乐气氛。

  2.对表演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弱幼儿进行鼓励。

  四、结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大头娃娃秧歌舞,现在我们去给别的班小朋友表演秧歌舞。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篇10

  【活动目标】

  1、在欢快的音乐中模仿鸵鸟,创造出多种舞步。(重点)

  2、能看懂图谱,具有初步用符号记录的意识。(难点)

  3、在音乐游戏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活动准备】

  鸵鸟图片、音乐《玛卡丽娜》《动物世界片头曲》、记录单、装饰物。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引起幼儿兴趣。“今天,我带来了一段音乐,大家来听听音乐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幼儿回答。

  (2)欣赏图片,鼓励幼儿模仿鸵鸟的姿态。

  (3)尝试创编舞步并用符号进行记录。“鸵鸟们想用这段音乐来开一场舞会。

  朋友们来帮帮它们,你们来随音乐跳一跳。”幼儿随乐进行表演。请个别幼儿说说他跳的舞步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其余幼儿学习。

  (4)集体随乐看图谱进行表演。(左右交替舞步、踢踏步、小碎步、十字步)

  (5)听音乐,引出舞会第二部分《狮子来了》引导幼儿学习躲避狮子的办法。提示幼儿在逃跑过程中鸵鸟仍要保持它的姿态。

  (6)幼儿自己装饰成鸵鸟,随音乐游戏两遍。(教师当狮子)游戏之后总结注意的事项。

  (7)请幼儿自己进行游戏。(幼儿当狮子)

  【活动反思】

  《鸵鸟的舞会》这节音乐活动是将之前观摩的一节音乐活动稍稍改动得来。虽在原有基础改动了一些地方,但操做起来有些地方还需要思考,游戏中孩子在躲避狮子时候对情绪和动作的控制问题应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