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2022-12-24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一、复习“立定跳远”;二、游戏“击木柱”。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立定跳远动作的正确性,增强解决重点、难点的信心。

  2.培养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3.学做好游戏“击木柱”,发展力量素质和协调性、动作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汇报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人数、服装

  3.讲授本课内容:①复习立定跳远;②游戏“击木柱”。

  二、队列练习:1.复习向左、右转;2.齐步走、立定。

  三、复习广播操:1—9节动作做法

  四、复习两臂前后摆动,向上跳起的动作做法要领:两臂和起跳的协调配合。

  组织:四列横队(密集)

  教法:1.提示向左、右转的做法。

  2.口令指挥做转法练习。

  3.提示齐步走,立定的动作做法。

  4.横队变纵队口令指挥做齐步走,立定练习。

  要求:队伍整齐,口号、报数有力宏亮,动作认真正确,遵守纪律,认真听讲。

  (二)基本部分

  一、复习“立定跳远”

  重点:摆臂用力蹬地

  难点:展髋落地

  手段:1.讲解示范清楚,避免出现错误动作。2.学生做练习时要随时纠正。3.练习时要分三部分:①提踵摆臂;②蹬地展髋;③轻松落地。

  组织:体操队形站立。

  教法:1.讲解示范动作做法,强调重点的做法。

  2.找出学生做演示,指出动作的正确与错误,并讲解难点解决的方法。

  3.组织学生做三部分,分解练习,找出较好学生做演示,并让学生评判,讲解难点部分的练习方法,总结练习情况。

  要求:教师讲解示范清楚准确,学生认真模仿练习。

  二、游戏:“击木柱”

  规则:1.不得踏线投掷;2.拾沙包接口令进行。

  教法:1.讲述游戏方法规则。

  2.学生演示,其余人观摩。

  3.分四组做练习,以击中多的队获胜。

  要求:遵守规则,有秩序的练习。

  (三)结束部分

  一、放松整理活动。

  二、讲评本课情况。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1.两臂放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2.各种方式的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前脚掌蹬地的力量,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适当的发展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下肢力量。

  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各种方式跑的动作方法,发展自然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一、体育委员整队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内容:1.两臂放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2.各种方式的跑。

  四、队列练习:1.转法;2.齐步走、立定。

  五、广播操(音伴)

  1.伸展运动;2.头部运动;3.扩胸运动;4.体侧运动;5.体转运动;6.踢腿运动;7.全身运动;8.跳跃运动;9.整理运动。

  组织:四列横队(密集)

  要求:站队做到快、静、齐

  教法:1.简讲、统一口令;2.集体练习。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动作正确、掌握节拍、练习认真

  (二)基本部分

  一、两臂放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

  动作要领:上体正直、平视前方、脚尖向前、前脚掌着地。

  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领做

  2.学生原地模仿动作。

  3.慢步行进中做前脚走,并做换位。

  4.沿方形练习(音伴)

  二、各种方式的跑

  要领:上体稍前倾,屈肘前后自然摆臂,直线跑。

  重难点:前脚掌着地动作轻松、自然协调

  要求;动作正确、练习认真、听从指挥。

  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2.原地摆臂练习;3.追逐跑练习;4.换物跑练习;5.教学比赛;6.指导、纠正。

  要求:动作正确、协调、练习认真

  (三)结束部分:

  1.整队放松:《找朋友》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篇3

  教学内容:1.广播操5、6、7节2.游戏:单脚跳接力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儿童广播体操5、6、7节的动作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力量、协调性节奏感等身体素质。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提高机智和模仿能力。

  2.发展腿部力量和跳跃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1.学习广播操5、6、7节。2.游戏:单脚跳接力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

  组织:自由站立

  1.学生自由围在老师身边听讲。

  2.听到口令后迅速成四列横队站立。

  3.要求:动作迅速,精力集中。

  (二)准备部分:齐步走、立定

  动作:听动令后,左脚开始向前自然迈出,身体重心前移,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两脚交换前进;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组织:成二路纵队行进

  教法:

  1.复习踏步走、立定;

  2.示范和讲解齐步走,立定的动作要求;

  3.齐步走的摆臂练习。

  4.强调左脚踏在“1”的口令上,教师喊“l”的口令声音比“2”的声音大则重。

  5.让学生在行进中齐喊“左、右、左”。

  6.按“1、2”节拍做立定练习。

  要求:动作正确、听从口令

  (三)广播操

  第五节:体转运动(4X8拍)

  要点:转体时脚不能移动或离地,重心在两脚间,以上体带动摆臂转体,眼看手。

  组织:体操队形

  第六节:踢腿运动(4X8拍)

  要点:踢腿要快速有力、直膝,绷脚面;支撑腿伸直,上体正直。

  第七节:全身运动(4X8拍)

  要点:弓步幅度大,另一腿直,体前屈腿下击掌时含胸,低头,胸腹部尽量靠近大腿;全蹲时要充分团身,动作协调,起伏大,有弹性。

  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易体各部位协调、连贯配合

  教法:

  1.复习1一4节动作。(音伴)

  2.讲解示范5—7节动作。

  3.以分解练习的方法,学练5—7节。

  4.注意动作的部位及节拍。音伴练习

  (四)游戏:单脚跳接力

  规则:1.发令或击掌后才能起跑;2.中途不得换脚,绕过实心球后必须换脚。

  方法: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用单脚连续跳绕过标志物,换另一脚跳回本队。

  教法:1.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竞赛、讲评3.指导、纠正

  (五)结束部分:

  一、放松运动:小碎步练习

  二、总结本课情况,宣布下课。

  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1.师生同练2.用小碎步练习小鸟飞,小鱼游,开汽车等。

  要求:动作轻松、自然。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篇4

  可爱的小兔子

  教学内容:

  1、模仿动物走,跳;

  2、无窝的兔;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爱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2、技能目标:经过反复模仿、练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协

  调灵敏性;

  3、素质目标:提高写生跑跳能力,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协调发展;

  4、情感目标:提高团队凝聚力,发展团结友爱,互助,积极进取及爱护动物爱护

  大自然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下肢的力量的发展;

  教学难点:曲线跑技术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检查服装情况

  2、宣布教学内容:小朋友们,最近一段时间内你们表现不错,为了表扬你们,所

  以今天老师就准备带大家去动物园,特别要看看小兔子,它们好可爱,蹦蹦跳跳

  的……

  3、步入课堂

  韵律操:

  第一节:扩胸运动(要求尽量拉开上身的肌肉群)

  第二节:体侧运动(要求体侧时要到位,动作准确)

  第三节:体转运动(要求下身在转体时保持不动状态)

  教学方法:(1)复习上节课所教的伸展运动,头部运动以及上肢运动;(2)分

  节领做今天要新授的三个动作;(3)教师连续领做;

  组织(如图):学生自由散开在规定场地内,围绕在教师身边。

  二:主体部分

  1,模仿动物走、跳

  导语:小朋友,我们在动物园都可以看到什么动物,谁能模仿出一些小动物的动

  作,比一比,看谁模仿的最逼真?比如鸭子走路,左右摆动(加上模仿动作)。

  注: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

  要求:模仿出来的动物要尽量让大家容易叫出它的名字,即逼真性。

  组织:教师带领学生跑成一个圆圈,最后让学生慢慢走,边走边想象,自己站在

  圈内。

  教学方法:(1)导入;(2)学生开动脑经发挥创新精神创想动物的形象动作;

  (3)师生共同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

  2,动物走、跳比赛

  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或四队,教师发令后,学生按照教师要求的动

  物走、跳动作进行比赛,排头第一个小朋友先完成动作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自

  己排在排尾,游戏继续,看哪一组先完成规定的内容,而且不犯规为胜利队。

  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口令发出后,按照指令排起队伍(如图)。

  注:在上一个环节中选出较恰当的动作进行动物走、跳比赛,其中包括兔子跳(

  两只手竖放在耳朵旁当兔子的大耳朵,双脚并拢跳),这样才能体现这堂课的主

  题。

  三;结束部分

  1,游戏:无窝的兔

  导入:有一天,一只小兔子在森林里遇到一个猎人,那个猎人对它紧追不放,急

  中生智的兔子就跑进了别人的窝躲了起来,而另一只兔子只好过原先那只兔子的

  日子,谁叫它的窝被霸占了呢!

  方法:一至三报数,一二数的人手握成一个小圆圈为“兔窝”,散站在场地各处

  。三数的人做“兔”,站在“兔窝”里年。选一人为无窝的“兔子”,一人为猎

  人。无窝的“兔子”被追急时,可钻入任一个“兔窝”内,原来在窝里的“兔子

  ”变成“无窝兔”立即跑出,猎人改追新的“无窝兔”,被追拍上交换角色继续

  游戏。“兔”和“兔窝”经常交换。

  组织:自由散开在规定的场地内

  教学方法:(1)导入;(2)教师讲解并做示范,学生示范练习;(3)领导学生

  进行游戏。

  2,本课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跑跳项目,通过模仿动物动作以及游戏“无

  窝的兔”来达到这个目的。

  3,宣布下课。

  场地;半个操场。

  预计练习密度:25-30%,预计心率150次\分。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篇5

  赶小猪

  教学内容:

  1、剪刀、石头、布。

  2、赶小猪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自我锻炼意识。

  2、技能目标:经过反复游戏练习,使学生形成正确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灵敏协

  调性。

  3、素质目标:提高奔跑以及地滚球的能力,灵敏协调性,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发展

  。

  4、情感目标:培养运动感情,团结友爱,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生奔跑能力以及体育素质好坏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5-7分)

  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检查学生服装问题,宣布本课教学内容,步入课堂。

  组织:成四路纵队集合(如图)

  要求:动作整齐,优美,活泼,轻松。

  1, 模仿操(音乐伴):

  (1)伸展运动; (2)头部运动; (3)上肢运动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分解领做,连续领做。

  二:主体部分(10-15分)

  小鸟飞行 导语:小朋友,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你们想成为一只小鸟

  和他们一样无忧无虑的飞翔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飞翔一番。

  组织(如图):队形变换用小鸟飞形式带到场地。

  安全线

  安全线

  1,场地布置:中间的两平行线的距离为1米,中间线到与自己相近的线的安全线

  距离10米。

  2,游戏方法:(1)把学生分成两组或四组,各组相距一米站立,“剪刀”动作

  伸右手两指,“石头”动作右手握拳,“布”的动作平伸右手,五指分开,各组

  先悄悄决定出什么动作后,站在平行线后面。(2)“剪刀剪布”剪刀胜,“布包

  石头”布胜,“石头砸剪刀”石头胜,令下,各组同时出动作,失败的组向本组

  安全线逃跑,胜组追拍,做完规定次数后,以追拍着人数多的组为胜。

  3,教学方法:(1)学生站在原地听取教师讲解动作以及示范动作;(2)示范,

  纠正;

  要求:认真听讲,练习,减少失误的次数。

  三;结束部分(15-20分)

  1, 游戏:赶小猪

  导语:在我们做“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时,有一群小猪很调皮,现在它们的

  主人很生气,为了小猪们能尽快进猪圈,他就邀请我们去帮忙赶小猪,他对我们

  说赶猪肚子,猪会进猪圈的,要不我们就去试试?

  教学方法:(1)导入;(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以及要求,并做示范;(3)指引

  学生进行比赛,评出优胜队,指出优缺点。

  游戏方法:把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或两组。教师发令后,游戏者从起点

  开始,手拿球拍,将一只球边赶边向前滚,赶到线末,把球赶回,交给第2位同学

  ,依次进行,比一比哪组先完成,最快最标准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球在滚动中离开路线要拿回离开路线的点继续进行滚动。

  注:先进行直线滚动,后可进行曲线赶小猪。

  组织(如图):

  本课小结: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了两个游戏,其中让我们认识到赶小猪的有趣

  ,以及小猪的调皮……

  2, 宣布下课。

  3, 回收器材。

  场地:一个排球场地;

  器材:篮球若干个;

  预计练习密度:30-35%

  预计心率:150次\分

  反思:学生在集合时速度比较慢,甚至有时找不到自己的站位,所以难免集合时

  要花去不少时间,纪律稍有进步。在教师宣布要做游戏时,学生总是体现很热爱

  的感情,使得教师还未讲解游戏方法时,学生已经激动成一片了。在赶小猪的游

  戏中,学生很难对圆形的东西进行自如的控制,所以,球拍在运球时很容易脱离

  规定的路线进行运行,但在耐心的鼓励以及学生毅力的坚持下,学生第2次玩时比

  第1次好很多,可能下次玩这个游戏时,让学生用手去滚动排球,提高学生的自豪

  感和成就感,能够在下次的练习中更加努力学习和练习。总之,这节课较前几节

  稍微看到了进步,至少学生从游戏中获得愉快等等。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篇6

  一切行动听指挥

  教学内容:

  1、看齐。

  2、沿直线走。

  3、小姐小姐你要什么水果?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看齐的重要性,以及沿直线走可以培养走路姿势。

  2、培养80-90%学生掌握走和看齐的基本技术。

  3、培养学生下肢一些小肌肉的发展。

  4、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团队凝聚力。

  教学重点:掌握看齐和沿直线走的基本技术。

  教学难点:在沿直线走中的德育方面的教育。

  课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组织与要求运动量

  8’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

  3、导入情境。

  二:徒手操:

  (1)腹背运动

  (2)踢腿运动

  (3)全身运动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宣布内容 导语:无论我们集体做什么事,都要听从指挥……

  (3)导入情境

  、二:徒手操:

  (1)导入:首先让我们来做徒手操吧

  (2)老师讲解具体方法

  (3)诱导学生进入练习

  (4)针对不足,加以纠正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了解本课学习的任务和目的。

  (3)步入课堂

  二:徒手操

  (1)复习扩胸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

  (2)教师进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进行动作分解教学;

  (4)连续动作进行教学。组织:成四路纵队集合

  要求:快、静、齐

  10’一、学习本领

  (一)看齐

  看齐分为向前看齐和向右(左)看齐;

  前者:当学生听到口令后,排头不动,其余学生都逐次看前面学生的后颈

  ,迅速将两臂向前平举,掌心相对,前后对齐。

  后者:当学生听到口令后,排头左(右)手迅速叉腰,头不动,目视前方

  。其余学生左(右)手迅速叉腰,向右(左)转头。眼看邻近学生的腮部,并瞄

  齐。一、学习本领

  (一)看齐

  (1)导入:同学们你们想像解放军叔叔那样把队伍排的整整齐齐吗,那样

  多好看……

  (2)老师讲解三种看齐的具体方法,并要求学生出来示范,引导学生观察

  。

  (3)诱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解。

  (4)引导学生进行看齐练习。

  (5)针对不足,加以纠正。一、学习本领

  (一)看齐

  (1)学生动脑经想象。

  (2)认真听老师讲解示范,有不明白的提出问题。

  (3)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4)学生自我检查自己是否做正确、规范。

  (5)对不到位的加以纠正组织(如图):成四路纵队集合

  组织(如图):成四列横队集合

  分

  14’二:沿直线走

  方法:沿直线走时上体正直,自然挺胸,眼向前看,两臂自然前后摆动或

  放在不同部位,两脚向前迈步,脚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着地。注意

  纠正内外八字脚。

  三:沿直线走比赛方法:在沿直线走的基础上加快步频,往前走,绕过标

  志物走回,排在排尾,游戏继续。二:沿直线走

  导入:小朋友们,在路上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人走路八字形,那样多难

  看,所以我们从小就得养成走正确的步子……

  (1)讲解具体的做法和示范正确动作。

  (2)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3)观察学生练习情况,针对比赛的突发事故和不足加以纠正。

  (4)评出优秀队伍。二:沿直线走

  (1)看教师进行讲解示范。

  (2)学生练习

  (3)针对不足加以纠正。

  (4)学生正确的动作和错误动作的示范,指出优缺点。

  (5)学生分组进行沿直线走的接力比赛。

  (6)针对比赛的不足加以纠正。

  (7)听取教师赛后小结。组织(如图)

  8’一:游戏

  “小姐,小姐你要什么水果”

  二:课后小结

  三:安排回收器材

  四;师生告别一:游戏

  “小姐,小姐你要什么水果”

  二;教师作小结

  三:安排回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一:游戏

  “小姐,小姐你要什么水果”

  二:教师作小结

  三:协助教师收回器材

  四:师生告别组织:学生围成一圈,中间站一人当小姐或先生。

  场地:一个排球场;

  器材:标志物四个

  预计练习密度:25-30%

  预计心率:130-135次\分

  反思:我觉得看齐和沿直线走这两个教材相结合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在游戏沿直

  线走发展学生向前看齐的动作要领,学以致用,不会让学生觉得教材枯燥乏味。

  我在沿直线走这个游戏中解决了看齐这个动作的重难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低

  年级的学生对一切行动听指挥这些类型的游戏非常感兴趣,他们很难完成单个完

  整的动作,而在整体的配合上体现出很默契,而且在这些游戏中,能够提高班级

  凝聚力,以及发扬团结友爱,互助的优良品质。在结尾安排了“小姐,小姐你要

  什么水果”,使学生这堂课的气氛达到高潮,体会到体育课与文化课的根本区别

  之处。不过在玩最后一个游戏中,学生由于太过兴奋,有时很容易在游戏中产生

  碰撞,应在以后的课堂中引以为戒。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篇7

  《我的身体》

  教学目的:

  整体地认识人体。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几个部分,人体表面覆盖着皮肤。进行皮肤保洁及加强运动器官锻炼的教育。

  认识头部的主要器官和功能。

  教材重点、难点:

  1、人体的一般结构和头部的器官极其功能。

  2、认识人体内部的器官以及功能,保持人体清洁,加强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教具和学具:

  挂图、模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从外表上看,样子都差不多。

  (出示人体结构模型或人体结构挂图)

  二、学习新课

  1、认识人体结构的四个部分。

  师:(指着模型的头部)这是人体的哪一部分?

  生:这是人的头部。

  师:(指着模型的躯干)这又是人体的哪一部分呢?

  生:这是人的身体。

  师:对了,这是人的身体,我们又把它叫做“躯干”。同学们跟着说一说:躯干。

  生:躯干。

  师:人的头和躯干是*什么部分连接起来的呢?

  生:是*颈子。

  师:对了,是*颈子(可向学生说明"颈子"的俗称是"脖子"),谁能在自己的身上指颈子是哪个部分?请告诉大家。

  (学生指出颈子的部分)

  师:很好,这部分就是颈子。大家指一指颈子。不错,大家都指对了,你们知道颈子有什么作用?

  (让学生讨论,知道颈子可以让头向上下左右动)

  师:(小结颈的功能)我们知道了人的颈子作用很大。如果没有颈子,头就不能动了。

  2、你们看这个人体模型,我们已认识了头、颈、躯干,还有什么没有讲到?

  生:还有膀子和腿。

  (注意纠正学生说法上的不准确性,使其分清手与膀子、脚与腿的区别)

  (指着四肢的各个部分分别指导学生)

  师:我们把膀子又叫做臂膀,大家跟着说一说:臂膀。

  生:臂膀。

  师:我们还把臂膀与手合起来叫做上肢,大家说一说:上肢。

  生:上肢。

  师:我们把腿和脚合起来叫做下肢,大家跟着说一说:下肢。

  生:下肢。

  3、师:你们看,人体的上肢有两个,下肢也有两个。我们又把上肢和下肢合起来叫做四肢。大家跟着说一说,四肢。

  生:四肢。

  4、小结:(指着模型或图加以说明)

  三、总结下课。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篇8

  《坐、立、行》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坐、立、行的正确姿势,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教材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具和学具: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每天都要坐在教室里上课,哪个同学来讲讲,你们在幼儿园是怎样坐着上课的?到讲台上来表演一下好吗?下面的同学想一想,你们在幼儿园时也是这样坐的吗?

  (指定一个学生到讲台上示范坐姿,再组织学生汇报自己在幼儿园时是怎样坐的)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坐姿。

  (1)师:刚才你们都说了在幼儿园里坐的样子,很好。今天,你们是小学生了,除了有椅子,还有供你们写字、放书包的桌子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坐呢?刚才几个同学说的都很好,坐的时候身子要正直。我们小学生上课时间长,还要听讲,坐时除了身子正直,不要趴在桌上外,两只臂膀可以自由下垂,双手放在腿上,双臂也可以放在桌上,但这时要注意抬头,挺胸。你们哪个同学会做?(教师请一学生上台示范)

  (2)师:你们看到坐的样子了吗?知道怎么做了吧?现在我来看看你们坐得怎样?(巡视学生坐姿,并随时纠正不当的姿势。接着出示坐姿图。请讲台上的学生回座位)

  2、小结:

  师:我们坐时就应该像刚才那个学生那样,身体要正直,抬头,挺胸,两臂下垂,手放腿上,或双臂抱住,平放桌上。这种姿势,就像一口钟一样纹丝不动,所以古人称“坐如钟”,意思是坐要正。

  三、游戏

  1、师出示游戏规则:请6个人上台,5把椅子,听音乐抢座位,谁先抢到,并且坐姿正确的为获胜者,没座位的被淘汰出去。

  2、学生开始游戏。

  3、评价。(集体评价)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人的坐姿,看看谁坐姿。

  五、总结下课。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篇9

  教 材:体育课堂常识教育,编排队列。

  任 务:

  1、通过讲述体育的目的任务和介绍室外体育课的环境特点,使儿童理解必须遵守常规要求的简单道理。 2、结合上课、下课要求进行站队、解散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熟悉队形;为今后的体育课及各类活动的组织打好基础。 3、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知道路上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述体育的目的、任务及意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目的: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学校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

  任务: (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 (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独立锻俯身体的习惯和能力: (3)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发展智力,培养文明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4)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人才。 意义:体育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兴旺,人民的素质,政治面貌以及经济地位,是不可缺少的一项运动;体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体育课常规意识的建立和习惯的养成(体育课上要求)

  1、上课站队要到指定位臵站队,动作要快,队伍要安静整齐。 2.体育课要穿适合体育课的服装、鞋,小组长应负责本组同学的检查。 3、课上不允许携带危险性小物品(如小刀、钉子等) 4、坚持有病或有事请假制度。(体育课出勤和纪律表现是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5、上课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四、讲述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和考核项目:

  本学期开始首先学习广播操,然后学习简单的走、跑、跳跃、攀登、爬越、平衡以及技巧和基本体操的正确的动作方法,以便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为以后学习和各种动作技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本学期考核项目是: (1)立定跳远(2)跳短绳。

  五、讲述我校历年来在各级各项体育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六、结合实例讲述上、放学的四项要求: “人行道上右边行”、“过马路时走横道”、“路日要看信号灯”、“路上行走不贪玩”。

  七、编排小组,指定组长,按号造册。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篇10

  欢乐的一天

  教学内容:

  1、沿直线跑

  2、快来接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沿直线跑使学生明白沿直线跑可以省力,省时。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0%左右学生掌握跑和接球的基本技术。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以及接球能力。

  4、情感目标:培养运动感情,勇敢顽强,努力拼搏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跑步和接球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在沿直线跑中培养运动感情;

  教学过程:

  一:收心热身、导入情节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检查服装情况。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导入:“小朋友们,平时排队如果不听指挥的话,会出现什

  么状况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听指挥,事情才能做到有序、更好。”

  4,步入课堂

  组织:成四路纵队集合(如图)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学生学法:体育委员整队,了解本课学习的任务和目的,步入课堂。

  (二)徒手操

  1,跳跃运动(要求动作到位,轻快,姿势正确,优美)

  2,整理运动(要求尽量放松,收心愉快)

  教学方法:

  (1)复习上节课的腹背运动,踢腿运动和全身运动。

  (2)教师先做完整的示范,讲解;

  (3)教师分解动作对学生进行教学;

  (4)连续进行练习,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加以纠正。

  学生学法:

  (1)复习上节课的腹背运动,踢腿运动和全身运动。

  (2)了解观察具体示范动作。

  (3)集体练习,对不到位的动作加以纠正。

  二:愉悦身心,提高兴趣

  (一)沿直线跑

  方法:跑时上体正直稍前倾,头要正,眼视前方,前脚掌着地,脚尖向前,自然

  迈开步子向前快跑;两臂屈肘,自然前后摆动。

  要求:跑的姿势正确,跑得直,轻松自然。速度一开始不宜太快。随着正确动作

  的掌握,逐渐加速。

  学习本领:跑的技术

  (1)导入: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跑步,那你们知道怎样跑才能跑的快吗?为了

  跑的快,所以小朋友们必须得认真学习和练习……

  (2)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观察,组织学生进行练习。(3)评出胜队。(4)

  听取教师的赛后小结。

  学生学习的方法:(1)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试着去练习。

  (2)让学生示范比赛,评出优缺点。(3)学生进行沿直线跑比赛。

  组织(如图):

  三:尾声恢复身心

  (一)快来接球

  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按序号报数,记住自己的号数。教师(或学生)任意

  叫号,叫到号者上前接球,接到球者就得分,最后比谁的得分最多为胜。

  规则:听错号去接球或者报到数的同学没抱住球的要扣分。

  要求:抛球要有一定高度。

  教学方法:(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在沿直线跑中表现得很好,我们也很

  开心,为了庆祝一下,我们来做“接欢乐球”比赛,看谁接的准且对,说明获得

  的开心多。(2)教师讲解接球的方法并做示范。(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游戏。

  (4)评出胜利的队。

  组织(如图):学生围绕在组织者身旁,准备听号接球。

  (二)课后小结

  (三)安排回收器材(学生协助教师回收器材)

  (四)师生告别

  组织:成四路纵队集合。

  场地:一个排球场

  器材:排球一个

  预计练习密度:30%

  预计心率:130次\分

  准备:在场地上画四条横线。

  反思:在前面上课的基础上,学生集合的速度较以前快,静,齐。复习前节课的

  操时,由于学生觉得自己会了,所以有点不想再做,但做起来后,效果不错。在

  学生跑步的时候,由于不懂得距离的长短把握,跑步时容易跑弯道,在沿直线跑

  时,纠正了这个缺点,但离开线后,学生还是跑的不是很好,所以应尽量让学生

  知道跑直线对距离跑速度的影响。一年级学生报数水平很差还有待提高,在玩快

  来接球时学生由于记数字以及反应能力有限,对游戏也产生一定的反作用。这堂

  课的练习密度很适当,学生课后也不觉得劳累。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篇11

  一、教学内容:兔子舞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本课教、学、练的过程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认真

  学练本课内容。基本掌握兔子舞的节奏。

  2、身体健康:学生通过本课认真的学练和在课中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

  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

  3、心理健康:通过本课的教、学、练,培养学生活泼向上、健康愉悦的

  心理品质,使学生乐于学习,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达到

  心理的十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

  4、社会适应:通过本课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培养学生自主学练、合

  作学练、探究学练、评价学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潜能和

  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跳兔子舞中的节奏协调。

  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合作学练、探究学练、评价学练的能力。

  三、 教、学、练的流程:

  (一)、课的开始:(1——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检查学生服装。

  2、师生问好,宣布课堂内容。

  教学队形:

  OOOOOOOOOOOO

  ▲

  教学要求:学生精神饱满。

  (二)、学习兔子舞节奏“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4分钟)

  right right left left go shift gogo go

  教学队形:

  OOOOOOOOOOOO

  ▲

  1、教师出示节奏卡,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节奏。

  2、教师与学生边念节奏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打节奏。

  3、教师边说节奏边用脚打兔子舞的节奏,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

  (三)、学跳兔子舞(7——8分钟)

  1、教师出示音乐,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音乐。(兔子舞音乐)

  2、教师与学生一起戴上一个兔子头饰。

  3、教师示范兔子舞的动作,学生原地跟着教师一起进行学、练。

  4、学生在单独基本掌握动作的基础上,进行二人一组的练习。两个人前后站立,后面的一个小朋友将两手搭在前面一个小朋友的肩膀上,当音乐响起时,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

  队形: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

  5、教师请4个小朋友前后站立,按照前面的方法尝试练习。

  6、全体同学跟随这4个小朋友一起练习。

  队形: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

  7、师提议让学生分四组,跟着音乐一起跳兔子舞。

  队形:

  

  OOOOOO

  OOOOOO

  ▲

  教学要求:学生要有欢快、活泼的精神面貌,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

  性、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四) 、小组合作练习兔子舞(4——5分钟)

  A:学生跟随音乐1人正面其他人反面进行练习。(12人小组)

  B:学生跟随音乐6人正面6人反面进行练习。(12人小组)

  队形:A:XOOOO

  XOOOO

  XOOOO

  XOOOO

  B:XXXOOO

  XXXOOO

  XXXOOO

  XXXOOO

  注:X代表正面跳的学生,O代表反面跳的学生。

  教学要求:学生要有欢快、活泼的精神面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五) 、小组合作跳队形(7——8分钟)

  A:学生根据教师在地上所画的圆形(见图示一)、三角形(见图示二)、正方形(见图示三)图形在规定的音乐声中依次进行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完成动作完整、节奏合理的小组予以OK章的奖励。

  队形:

  图示一 图示二 图示三

  B:教师出示音乐,让学生在规定的音乐声中完成队形的创编,对表现突出的

  小组予以OK章的奖励。

  队形:学生讨论、自主、合作完成理想队形,如梯形、菱形、椭圆形等。

  教学要求:学生要积极动脑、能与小伙伴合作愉快完成练习任务。

  (六)、探究性学习

  1、学生创编节奏(5——6分钟)

  学生根据平时在英语课中所学的单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英语单词,编成节奏,再结合在练习中完成最出色的队形,以小队的形式将自己的创编进行展示,教师进行评比。

  队形:学生讨论、自主、合作完成理想队形。

  教学要求:学生要积极合作,善于动脑,完成创编节奏的任务。

  2、根据音乐创编动作(5——6分钟)

  教师出示一组节奏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创编动作,教师进行评判。(七)、评价小结阶段(1——2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情况,对学生提出要求,师生道别。

  四、需要场地器材:

  2个篮球场大的场地,录音机1台,磁带2盘,兔子头饰28个,OK章若干个。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篇12

  袋鼠搬家

  教学内容:

  1、双脚连续向前跳。

  2、你搬我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明白弹跳力对弹跳远近能力的影响。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0%左右的学生掌握跳的基本技术。

  素质目标:发展学生下肢弹跳能力以及韧带的协调发展。

  情感目标:培养勇敢顽强,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学生本身的弹跳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组织与要求运动量

  8’一、课堂常规

  1、整队,检查服装情况;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导入情境教学

  二、模仿操

  (1)挑担

  (2)打气

  (3)投手榴弹

  (4)摇辘轳一、课堂常规1、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

  导语:袋鼠今天搬家,所以他们现在很忙,我们去帮帮它们去吧。 3、导

  入情境

  二、模仿操

  (1)导入:首先让我们一起做热身运动吧。

  (2)老师进行完整示范,分解示范,学生听口令连续练习。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了解本课学习的任务和目的

  3、步入课堂

  二、模仿操

  (1)紧跟教师的思路

  (2)了解观察具体示范动作

  (3)集体听口令练习

  (4)对不到位的动作加以纠正组织:

  要求:快、静、

  齐。

  组织:成四路纵队集合(如上图)

  要求:发挥想象,动作优美,姿势正确。

  18’一、学习本领:

  1、连续向前跳

  方法:站在起跳线后,两脚稍分开自然站立,上体稍前倾,起跳时,两脚

  用力蹬地,迅速向前跳出,落地时前脚掌轻巧着地,然后继续向前跳。(袋鼠跳

  :两脚并拢屈膝,两手在胸前屈肘,往前跳)

  2、袋鼠跳比赛一、学习本领:

  双脚连续向前跳

  (1)导入: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袋鼠是怎么跳的,如果掌握了,对我们弹

  跳能力很有帮助的。

  (2)教师讲解具体方法,并示范。

  (3)诱导学生对袋鼠跳动作的想象。

  (4)观察学生练习模仿。

  (5)织学生进行比赛一、学习本领:

  双脚连续向前跳

  (1)学生动脑经想象。

  (2)了解观察具体示范动作。

  (3)原地跳跃练习和连续向前跳练习。

  (4)集体练习

  (5)同学间互相纠正指导。

  (6)进行袋鼠跳比赛组织

  14’一、你搬我运

  方法: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又分成甲乙组,哨响,每队甲组排头先

  跑到自己组前的圈内,一次把2个小球搬到本队乙组前面的圈内,然后跑上前同乙

  组排头拍手。每队甲乙二组依次往返进行,快的队为胜。

  规则:如途中掉球,要捡起继续搬运。球滚出圈,要捡回重放.。

  二、课后小结

  三、安排收回器材

  四、师生告别一、你搬我运

  (1)导入:袋鼠因为要搬家,所以他们分工你搬我运,看谁搬得最快,功

  劳。

  (2)讲解示范具体接力的过程和方法、规则。

  (3)组织学生练习比赛。

  (4)观察学生练习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5)教师评出胜利的队,并做赛后小结。

  二、教师作小结

  三、安排收回器材

  四、宣布下课一、你搬我运

  (1)了解具体故事情节。

  (2)了解观看教师讲解的具体的游戏方法与规则。

  (3)学生分组接力比赛。

  (4)针对比赛的不足加以纠正。

  (5)听取教师的赛后小结。

  二、教师作小结

  三、协助教师收回器材

  四、师生告别组织(如图)

  组织:成四路纵队集合。

  场地:一个排球场地;器材:呼啦圈4个,排球若干个;

  预 计 生 理 负 荷 曲 线

  160

  140

  120

  100

  8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练习密度:30-35%

  心率:15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