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2019-03-26

一、 课标与教学要求:
(1)课程标准:
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识记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后果,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健康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认识经济建设,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 教材梳理:

                
(1)知识结构:     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   协调发展
促进           可持续发展
小康
社会
经济
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续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2)知识要点:
1、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坚持                ,树立              、              、
                    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              的全面发展。
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               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        、        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           全面进步。
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           发展、统筹          发展、统筹         发展、统筹             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              。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        的和谐,实现       和        、             、
          相协调。
5、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进一步优化           ,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走               道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