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2021-03-233、油纸伞与这古老的江南小巷有着共同的特质:古老。文中没有更多地描写。我们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猜测他的用意了。我认为伞成了将作者和外边世界之间的隔网,忧愁还是从网的孔里透了过来。(我穿青叶子)
4、经查找资料可知,在中国台湾油纸伞有富贵团圆之意,但此诗中油纸伞明显不是上述之意,我认为油纸伞的含义需联系到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据调查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是写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当时他正避居于施蛰存的家乡松江,这一点信息给了我们一点启示,那就是这场雨暗示着“四•一二”政变,而油纸伞是当时诗人的避难所施蛰存的家乡松江。(胭脂泪)
5、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李璟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浣溪沙》)(小儍帽)
——在网络资源的帮助下,学生的思考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刻。
(二)、关于主题
“丁香一样的姑娘”实有其人吗?请搜集资料,谈谈你的理解。
[设计说明]这是诗歌理解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不同,直接造成了对诗歌主题的不同解读。
[师生讨论过程节录]
教师发言:对这首诗的主题,有这样一种说法:戴家北面是前清宰相府,姑娘是对于宰相府少女的身影的记忆,诗人不是为革命倒在力量镇压的血泊之中而哀伤,而是站在相府少女的立场,为这时代的残忍而迷茫。还有一种说法是:本诗是为戴望舒的初恋情人写的,你觉得呢?它是一首爱情诗吗?
学生发言:
1、我认为丁香一样的姑娘并不是真的存在于现实社会,她只存在于作者的心里,因为作者在诗中写到:“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因此,丁香姑娘只是一个虚构的角色,她被用来抒发作者心中的情感,她是一个线索,是诗中的灵魂人物,是一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所以作者“希望”逢着这样一个忧郁的丁香姑娘。(月之痕)
2、我想是有的,是因为本诗包含着作者深深的情感,没有这个人是不会有那么细腻的描写和那么深的感情!(八里香)
3、在作者的生活中是否真有丁香一样的女孩?我也说不清,或许这种女孩只是作者自我幻想出来慰籍自己.但是我认为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成为丁香一样的人,因为其实作者所说的丁香的人即结着忧怨的人,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时候是觉得自己很沉沦的,而每个人在这种时候都喜欢也碰到一个像自己一样的人,或许只有这种人才能明白自己心中的感受.(湮笼寒水)
4、我认为“丁香一般的姑娘”只是作者幻想中的人物形象。“雨巷”是作者所处社会的缩影,而“丁香一般的姑娘”是清丽、脱俗的,是作者内心所希望的能打破当时社会沉寂的理想化人物。(等待风的星辰)
5、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期待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