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本纪》教案

2019-12-19
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上的秦始皇其人其事
       2.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
        3.初步了解《史记》叙事的体例,叙事方式和叙事的艺术特色
       4.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辨证的看待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硝烟四起,群雄逐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历史需要一个人来统一整个华夏大地,使社会稳定下来。于是,赢政出现了,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良,终于统一六国,建立起强大的秦王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虽然仅仅维持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在我国的历史上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是越来越走向进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史记》,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个集大毁大誉于一身的千古一帝。
2检查预习,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井陉(xíng) 王贲(bēn)雨(yù)雪  眇眇(miǎo)  谥(shì)
朕(zhèn) 辟(bì)禁  黥(qíng)
3学生自主梳理课文
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   通假字
彗星见东方                   “见”通“现”
寡人以眇眇之身               “眇”通“渺”          
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填”通“镇”
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抚拂   “拂”通“弼”
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       “取”通“趋”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臧”通“藏”
闭中羡,下外羡门             “羡”通“埏”
虽万世世不轶毁               “轶”通“迭”  
(2)古今异义
昔者王帝地方千里
古义: 土地方圆                今义:跟“中央”相对;地点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
古义:不超过                     今义:表示转折
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
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
百姓当家则力农工
古义:在家                       今义:主持家务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