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 教学设计(三)
2019-12-19在两类指事字中,第一类因有象形作基础,较第二类容易创造,所以指事字绝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类。尽管指事比象形造字前进了一步,但字数仍比较少,因为靠简单的符号表示各种复杂的事物是困难的。
(三)会意
会意是合字表义的造字方法,即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造出的字叫会意字。例如(明),由“日”“月”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借日月的光明,来表示“明亮”的意思。(从)由两个“人”字组合而成,借两个人前后相随,表示“跟从”的意思。此外,如两手中加分为“掰”,不上不下为“卡”,则是后起的会意字。
会意以象形字为基础,但远比象形能产。为什么呢?因为会意是合体成字,新字的创造比较容易,采用自身复合法,就可以造出不同的会意字。如:二木为“林”,三木为“森”,三日为“晶”,三人为“众”,三水为“淼”,三火为“焱”,三直为“矗”,三石为“磊”等。会意造字法虽然有它的优点,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复杂抽象的语素义它无法表示,而且有些字让人去琢磨它所会之意,就难免见仁见智了。
(四)形声
形声是用意符和音符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造出的字叫形声字。因此,形声字总是分两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称为意符(也叫形旁、形符),表音部分称为音符(也叫声旁、声符)。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音符则表示形声字的读音。例如,“赏”这个字,“贝”是意符,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与钱财有关,“尚”是音符,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又如“恭”,从心,共声,恭敬义。“问”,从口,门声,询问义。
(五)转注
转注是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如“老”可以训“考”,“考”可以训“老”。转注只在于说明词义,并不能造出新字来,因此,有人认为转注只是用字的一种方法,不能算作造字的法则。
(六)假借
假借是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似的语素,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就是假借字。例如秦汉时设郡县,县的长官称“令”“长”(万户以上称令,不足万户称长)。“令之本义发号也,长之义久远也,县令县长本无字,而由发号、久远之义引申展转而为之,是为假借。”(段玉裁《说文解字•叙》)另外有一类假借字,与意义全然无关。例如“来”本是麦穗,借用往来的“来”;“朋”本来是货贝,借用朋友之“朋”。这被借用的字,实际被当作表音的符号来使用,它和原来的字义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人认为,“假借”是一种用字之法,不应算作造字的法则。
以上对“六书”作了简要的介绍,可以看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造字方法,因为这些方法能造出新字,转注和假借也可以说只是用字之法,因为它们并不能造出新字。在这四种造字法中,象形、指事、会意是纯粹表意的方法,形声则是兼有表意和表音的方法。
“六书”是隶书以前的古代汉字,主要是以篆书为对象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汉字造字法的理论。那么,“六书”原则是否仍适合于分析现代汉字?
我们知道,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体发生了多次变化,其中由小篆变为隶书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改篆书为隶书,由隶书再改为楷书,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形或简化。象形字已越来越不象形,指事字和会意字也看不出怎样指事、怎样会意了。“六书”原是汉字造字方法的理论,分析古代汉字的造字方法以便辨识古代文献中的字义、词义,但对现代汉字而言,这种造字法理论已无法概括了。只有对形声字的分析,在今天还有用。如果从“六书”看,可以说现代汉字基本上只剩下形声字这样一个造字类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