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霍金》

2019-11-12

思路点拨
本文的教学也可以将标题理解作为切入口,以“ 邂逅之前”、 “邂逅之中”、“邂逅之后”来进行文章结构的梳理,对霍金展开多层面的理解:中国人对霍金的态度:争读;崇敬。 “我”看到霍金时的心情 :敬仰、震惊、凝视、沉思。 剑桥人对霍金的态度:平静。 我的思索:霍金的“幸”与“不幸”。 并进一步捕捉作者的感情变化:充满敬意——万绪千思——震撼——感慨。
练习举隅
史蒂芬•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为此,某班进行了关于如何才能取得成功的问题的讨论:
有人认为霍金的成功是因为生活在剑桥——一个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的地方,他可以专心治学,而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
而有人认为霍金在学生时代也并非是一个特别用功的人,也正是因为高度的残疾,才促使他努力工作,获得了非凡的成就。
另有同学则谈道是一次偶然的机遇,使得霍金从此走上超级科学明星的道路:在参加完伦敦一个学术会议返回剑桥的列车上,霍金的同事们正在热烈讨论会议中的一个数学问题。而沉默的霍金将视线离开车窗,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如果将会议中的奇点理论应用于整个宇宙,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这个故事似乎在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身上都发生过。
……
请以“走向成功”为话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