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第二课时)

2019-10-09

参考答案:
2.(1)又把拥有的遗弃     (2)是还没有拥有的东西(是还尚未拥有的东西)
3.生命的奉献中永恒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品读文中下面这段主。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1.谈谈你对文中作者的“快乐”“幸福”的理解。
2.写一段话描述作者一天的生活情形。
3.如何认识、评价作者的幸福观?请谈谈你的看法。
4.请谈谈你的“幸福观”,好吗?(或者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以“我的幸福观”为题的演讲活动)
提示:对第1题,可以有不同的认识,下面几种认识供参考。①可以认为作者每天出外时,是满怀希望,去开始新的一天生活,所以说“小屋”是“快乐的起点”;归来时,满载成功的收获,所以说“小屋”是“幸福的终点”。在文中,“山路”被看做是一种象征,是作者理想中的“生活之路”“幸福之路”的象征,所以说在这山路上往返,是“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的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②可以认为作者把一间交通不便的山脊陋室描绘得如此富有诗情画意,正是为了表现崇尚自然的纯净朴实,追求超然物外的独立安静的生活,在文末的“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暗示了他对尘世间追名逐利的浑浊和渲嚣的厌恶,向往淡泊宁静的境界和乐趣,作者只有独处于自然美景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③可以认为作者把小屋视为“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薄,远离闹市人境,在尘嚣中寻求闲静,从明丽质朴的自然中获得无限的意趣,是对人生的一种超然态度 ,但这种幸福观是与众不同的,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对社会现实的厌恶和失望,对名利社会的彻底否定;也有消极的一面,即超凡脱俗、清心寡欲的遁世思想。因此作者的这种“快乐”和“幸福”的人生追求,只是一种海市蜃楼式的幻景罢了,他所企望的境界实际上是镜中花水中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不过是人生的生活理想的寄托。
二、开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桐花与柿树
我怀念桐花。
春天,我漫步在林间山道中,最爱的是洁白的桐花。因为它不但显出大自然的美,而且还令我产生许多遐想,和对往昔的追念。
那是一丛丛洁白的桐花,过去常常开在公路的山道两旁,汽车在山谷中爬坡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的洁白,它比火还耀眼,我会突然从心中说:“又是春天了!”一年四季都在城市工作,忙得感觉不到季节变化的人,在这充满清新气息的山野,突然见到大片桐花,这种喜悦和感慨是难以形容的。所以,桐花常常令我产生许多遐想。但是,它更多的是勾起了我对往事的怀念。在十年动乱中,我被关在一间工厂做“牛鬼”,被强迫劳动,天未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扫净工厂厂区。这间工厂靠着一座山,四周有许多桐树,每天都落下许多桐花,它们散落在空旷地和道路中。朝阳未出,天还很暗,我就穿着一件厚衣裳,“沙沙”地从高处扫往低处。花沾着露水还是很美的,却白得令人悲伤,一堆堆地往洼地扫去。一天一天地扫到不见桐花落,第二年又是一天一天地扫到不见桐花落。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