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实录(含练习)
2019-05-26蔡元培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在文化教育上尤为巨大。他作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民主教育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杰出的先驱者。他投身教育事业后,即致力于打破封建专制教育,明确要为革新政治而培养人才。民国建立后,他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和北京政府的教育总长,虽然时间很短,但开始了施展改革中国教育制度的抱负。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废弃了前清教育宗旨中违背共和政体和不合信仰自由原则的“忠君”和“尊孔”的条文,小学废止读经,大学取消经科,改革学制,修订课程;在教育中首倡德、智、体、美四育,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并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这些改革,初步建立了中国新式的、与共和政治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从而揭开了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新的一页。蔡元培进步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措施,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培植了许多优秀人才,为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蔡元培在教育事业上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北京大学的革新。1917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允许和鼓励不同学派发展的办学方针,热心延聘像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这样的新派人物到北大执教,同时对思想守旧但在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也加以延揽,开创了学术自由的新风;大力扶植各种学术政治社团,培养了学术研究、思想争辩之风,使新思潮、新思想在这里应运而生;实行民主办学、教授治校,对学校领导体制、学制与课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率先招收女生,扫荡旧习,使北大成为人才辈出的最高学府。经过整顿与革新,把一个原来陈腐不堪的封建文化营垒,改造成为生机勃勃的新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蔡元培对北大的革新,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一个学校的范围,而影响到整个文化思想界。这是蔡元培一生事业中最辉煌的一个时期,从此以后,他的名字就和北京大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职虽十年有半,实际在校视事仅五年余,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产生如此广大而深远的影响,以致至今仍为人们所怀念所乐道,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罕见的。而他在丰富的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思想,留下大量的教育论著,也确有许多创见和卓识,有独具慧眼的精到的见解,这些都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1928年,蔡元培创设中央研究院,他辞去其他职务,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前后十三年,直至逝世。这是他继革新北京大学之后对我国文化科学事业的又一重要贡献。蔡元培极其重视科学事业,深刻理解发展科学事业对强国富民的特殊重要作用,积极倡导科学精神,推动科学研究,普及科学方法。他在中央研究院实行学术自由和学者治院的原则,发扬民主,知人善任,延揽了一批如李四光、丁文江、竺可桢、翁文灏、赵元任、陈寅恪、任长恭、周仁、王家楫、陶孟和、陈翰笙、余青松、李济这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热心提掖后进新秀,培养了许多科学研究人才,使他们在一些学科的研究中取得了成绩。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在论及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对我国学术的贡献时曾指出:“元培先生一生提倡学术研究,他担任教育总长,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都有非常卓越的表现。在这些表现之外,擘划创建中央研究院,更花了他无数的心血,一直到去世为止,他仍未与中央研究院脱离过关系。因此,中央研究院同仁,大家都感念这位伟大、崇高的学术大师,在他的惨淡经营下,中研院才能萌芽、茁壮,才能开出美丽的学术之花。在民国十八年,中央研究院已有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心理、社会科学等研究所,网罗全国最优异的研究人才,又有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学术领域中,分别居于领导的地位。这些成绩,都是元培先生创造出来的。”(据孙常炜编《蔡元培全集》第1507页、1508页)对于我国科学研究事业,蔡元培确实做了重要的奠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