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同步练习

2019-03-08
原来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一年好景,一岁繁华,本无须远求,只要以不沾不染之心,巨细无遗的眼,真正去领略,就是福气。1.“不毛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                   。2.“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的“风情”是指                      (可用文中词语稍加组织概括作答)3.第二节引姜白石词句,意在表达                               。4.作者“预备败兴而返”的原因是什么?(概括作答,不要照抄原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的主旨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b.作者对荷池感情的变化可以这样概括:向往荷池——叹气败兴——观赏得乐。c.作者写如织游人怡然自得衬托了荷塘夕照之美和自己的心中之乐。d.作者用华美的词藻和大致整齐的文句描写荷塘夕照,流露出愉悦之情。e.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现出对水污染的不满。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b(a颤chàn   c梵婀玲fàn   d踱duó)    2.c (乍看:刚一看去,初看)     3.d(前三句都是通感)    4.b    5.c    6.c 

(二)课内阅读(一)1.c(a弥留:病重快要死了;  b更加  c满    d填满)   2.c   3.b   (并没有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4.叶—花—香—波       (二)1.c(颜色深浅不一)2.d(a项,内心有淡淡的喜悦;b项c项明显不当)3.b

(三)课外阅读(一)1.《爱莲说》      2.c      3.c    4.表现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    (二)1.池中大块空白,片叶俱无。     2.荷塘夕照,确也可乐。       3.去荷池路上的喜悦之情(或对荷池的向往之情)。     4.①荷叶太挤,难有“田田”之感;  ②闻不到荷香;  ③因污染而致池中大块空白,大煞风景。     5.a、e(本文主旨倘用文中语句说,应是“一年好景,一岁繁华”以下文句。文中未用对比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只是转换观赏、描写的角度。

4/4